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星球变迁规律
本书标签: 短篇  上学常识  更新     

恒星照耀下行星的热能活动

星球变迁规律

和人探讨了很长时间有关于化石的意义,在我的观点中,化石对于生物进化的论证意义其实不大,就像我们所在星球这些年发生的变化一样,城市改造,亲友聚散,很多事情在我们没有意识的过程中就已经再也找不到踪迹了。而对方却是坚持,只要存在过,就一定会有痕迹存在,就算是经历再久的时间也可能会有痕迹留存下来。

我们争论了很久,但最终谁也没能说服对方,他坚持地球从古到今的温度变化不大,而我则是坚持地球是一直在升温,只是这种温度变化非常缓慢,平均温度升高一度可能要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年的时间,因为这种升温的状态,很多物质,生物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物态变化的界限,因而产生了已有生物的大灭绝现象。而对方却是坚持地球从古到今的温度没有变化,在我提出科学家提出的冰川活动和近些年地球在升温的现实现象的时候,他却说这是特例,并不能算在其中……

其实我的观点也好,大多数科学家讲述过地球的变化也好,都坚持从古到今环境都是在变化的,坚持地球从古到今都没什么变化的人是用不着去说服的。道理很简单,孔子的弟子和三季人争论一年有四季的事情,最终孔子批评自己的弟子不懂事。

在我撰写《星球变动规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过大家对于里边归纳的理论有些不理解,所以我选用的都是在大家身边能够看到,或者已经被大家公认,只是没有想到的事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并且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组成生物的物质来源于大地,最终也将回归大地……在食物链关系中这些生物的身体都是互相转化的,而深层思考这个理论则是生物是很难存在化石的,那些化石的形成纯属偶然。

在科普视频中很多人讨论过古人防腐的技术,称古人墓葬中千年不腐的尸体堪称是奇迹,而那些化石存在的时间则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亿年之前的尸体,在自然地环境下,这些动物的尸体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呢?这堪称是偶然中的偶然,他们不存在才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在正常的秩序之中这些生物的尸体早就应该已经转化为其他生物的身体重新活跃在这个世界上了。

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遭到了对方的否定,他说只要生物存在就一定会有痕迹,就算我说原始的生物结构和材质非常简单,说在星球升温的过程中有些生物身体的构成物质会被转化物态而消失,就算我说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很多房屋都会被改造留不下痕迹他也仍然坚持那些东西只要存在过就一定留下了痕迹,找不到那些痕迹就说明不了那些东西真正存在过。

感觉中对方是在无理取闹,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近几十年的变化比之前几百年还要大,十几年前的东西现在都可能完全找不到踪迹了,更不要说几百年,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亿年前的东西了。我不认为《地球消融史》篇章中星球升温的事情属于无稽之谈,从科学家测定的地球诞生到现在有四十六亿年,而从绝对零度到达我们现在生存的温度也超不过三百度,如果开始的时候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那么提升一度的时间很可能要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年,这么长时间仅仅提升一两度对于生物来说根本影响不大。

在我提出这个理论的同时,对方又提出了一个极其白痴的问题,那就是说我只考虑了吸热,却没有考虑散热。但是如果真的不考虑散热的问题的话,地球不可能几十亿年才提升不到三百度。问出这个问题显出了他的白痴,但是却也显出了另外一个现实现象,那就是在大家的意识中,似乎地球每天吸收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是平衡的,或者说地球每天吸收的热量都会完全散去,这样才会使得星球的温度永远是现在的状态。

但是星球接受热量的系统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星球表面吸收的热量并没有散去。以我对星球初始状态的描述,原始的星球是不同物质混合在一起的,在接受到阳光传来的热能之后,因为有着温差的关系,所以这些物质之间的能量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物态时吸收热能的速度都不一样,更不要说不同种的物质了。原始的地表因为物质分布没有规律,所以在热量传导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的热能散发,这种热能差异使得物质有了三种变化,第一种变化是物质吸收热能之后开始了高速的运动,就像是铁板上撒了一层沙子,在铁板加热的过程中这些沙子就会在铁板上跳动;第二种变化则是铁板上的冰块,在热能的影响下,这些冰块会转化成液体;第三种变化则是前两者的结合因为有物态变化,所以活跃的物质会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因为液体将其他不太活跃的物质粘连上,这就构成了最初的物质组合,有些组合能够将吸收的热量在物质组合内部长时间的运行,而有些组合则是因为不稳定的关系,在活动一次,或者几次之后就散架,然后其中的物质重新被其他物质粘连,形成新的组合,这是从微观角度上形成生命的过程。

而在宏观的角度上,地表因为物质不同的活动,而开始了有液体冲刷固体的痕迹,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很多物质都能保持固态,而当温度升高到出现物态变化的时候,液态物质就会因为水往低处流这样的自然规律将因为它而附着到物体上物质带向低处。这就使得地表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有些物质溶于液体,然后在并没有到达融化点之前就被带入了海洋之中,这种变动随着星球温度的升高而表面越接近圆形。

大家认为阳光的热能传导不到地心,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家都知道热能是从高处向低处传播的,这就意味着有一个地方的温度高的情况下这些热能会向四周散发,而不是单纯的反向散发。选定一个区域来做例子的话就是接受阳光照射的时候这些热量开始累积,这种热量的累积直到太阳完全照射不到的时候,接下来温度较高的地面还是会向地下和空中散发热量,因为地表的热量在太阳落山的时候仍旧是最炎热的点,他向低温的地下传导热量完全合理。而在地下传导热量的过程中,地下的物质同样因为种类的不同而有了和地表相似的无规律传热,这种无规律传热将热量逐层传递到地心,地球是旋转的,所以这些热量最终汇集的地方是地球最核心的位置。在地心热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照射到星球表面的热量仍旧在不断向内部汇集,因为物质之间承受热量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地下有着虽然热量低,但是温度却高的物质将热能继续传导到下一层。传导到地球的热能就这么开始影响了地球的地质,受到重力的影响,这些物质压向地心,但是在热力的影响下这些物质又因为压力而开始冲击地表,脆弱的部分会最先承受不住,然后就引发类似于火山喷发,或者地震这样的地质活动,无论是火山喷发还是地震,都是将地心的压力平衡下来,这种平衡不是地心的压力和地表相同,而是在重力的影响下,气压和地层物质能够将地下产生压力的物质压制起来,而等到压力再次失衡的时候这些类似于火山地震的灾害则会再次产生。

上一章 智慧生物思维变迁 星球变迁规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智慧生物的文明建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