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吹寄奴不留草》
本书标签: 古代  儿女情长  原创     

第五十七章 祁州高义伯 陆

《风吹寄奴不留草》

寄奴回到了屋子内,简简单单的洗漱了一下,在院子里做了一遍五禽戏,准备一会儿就从后院出去去堂屋吃早饭。刚刚练完五禽戏,寄奴的身上起了一层薄薄的汗,寄奴正想去里屋那个手帕擦一擦的时候,忽然旁边响起了一阵悦耳的声音。

  寄奴哥,你出汗了,给你用这条手帕吧。

  寄奴闻声而望,果不其然,说话的是颖儿姑娘。

  寄奴连忙摆了摆手,诶……不不不,颖儿妹妹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是男女授受不亲,我没关系,我自己随身携带者手帕呢,只是因为练习五禽戏所以把外衣脱掉了,我自己去里屋拿一下,用我自己的就可以了。谢谢你了啊,颖儿妹妹。

  那好吧,颖儿的声音似乎有了一丝丝的失落,但是她的画风一转,声音又变得快乐了起来。那寄奴哥,我等你简单收拾一下,我们一起去堂屋吃早点吧,我家一家人都在的。

  这……合适吗?要不你先去,我随后就到。寄奴说到。

  害,那有什么不合适的寄奴哥,原来你的父亲刘公来我家拿药材的时候他还见过我了,一直夸我很好,他也说过自己家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寄奴哥,不瞒你说,从我看见你的时候,我就感觉你特别的温柔,我们一家人对你的印象都是很好的寄奴哥,你不用过多的乱想了,我一个姑娘都不在意这个,你堂堂一个男子汉,又有什么可怵头的呢?没关系的寄奴哥。

  寄奴还想说些什么,可是看到颖儿姑娘真挚灵动的眼神,也就止住了说下去的欲望。那……好吧,颖儿妹妹,我就劳烦你等一下,我进去擦擦汗马上就出来。

  好,颖儿姑娘答应了一声。寄奴进到里屋开始擦干收拾自己,颖儿一个人在院子里慢慢的踱步,就像一只蝴蝶一样。

  不一会儿,寄奴从屋子里出来了。颖儿妹妹,让你久等了,不好意思。咱们去堂屋吧。

  好,颖儿在前面,寄奴在后面,二人一前一后走在高家宅院里。迎面正好看到管家老冯。老冯看到连忙打招呼,大小姐,刘公子,东家和夫人已经在堂屋等候了,你们快去吃早饭吧。

  好,二人回应了一声冯管家,一前一后来到了堂屋。

  进门之后,高义伯夫妻二人已经坐在了椅子上了,寄奴和颖儿进到了屋子里,为二位长辈行礼。颖儿行了礼之后去到了母亲的后面站着,寄奴还站在原地。

  高义伯看到寄奴还站在那里,连忙说,寄奴啊,不要客气,把这里完全可以当成你的家,不用拘谨的。坐下吧,坐下吧。

  寄奴说了一声谢谢,坐在了椅子上。

  高义伯为夫人介绍。夫人啊,你来看,这个后生就是在咱们家采买药材的沧州刘公刘重之子,名叫刘寄奴啊。比颖儿大了一岁。别看他很年轻,这一次从沧州来祁州采买药材,从河间府以后,一直都是寄奴自己一个人过来的,这一路上的不容易你我可是清清楚楚知道的啊。

  寄奴赶忙为高夫人行了一个礼,高夫人笑着说,寄奴啊,不必了,不必了,你父亲和我家先生乃是多年的好友,刘公先前来我家里采买药材之时就说过你的名字啊。今日看到,果然如你父亲所说的一般无二,你果真是宅心仁厚啊。

  啊,高伯伯,高夫人。您言过了。寄奴明白,虽然寄奴宅心仁厚,但是过于的优柔寡断,所以我会慢慢改正自己这个毛病的。

  高义伯说,寄奴啊,其实你大可不必,俗话说“慈不长权,义不掌兵”。可是你以后我估计不会涉足这两个行业,所以作为我们这些医者,就必须怀着一颗包容天下的心肠。热爱世间的一草一木,所以世间的百姓才会给了医者一个仁心的称呼啊。

  是,寄奴谨遵高伯伯高夫人的教诲。

  好了好了,先不说那些了,这个时间估计饿了吧。来吧寄奴,放松吃,不用拘谨的。

  紧接着高义伯转回头对着门外说,老冯,老冯啊,你去后院库房把那把古筝拿出来,我看颖儿恢复的不错了,一会儿让颖儿弹奏一曲,助助兴也未尝不可啊。

  好嘞,东家。冯管家答应了一声,听脚步是朝着后院去了,脚步声越来越小,慢慢的走远了。

  寄奴和高义伯高夫人一起吃饭,而颖儿在一边等待着冯管家把古琴拿来。寄奴有一些不好意思,喝了一口茶对高义伯说到。高伯伯,我看不必了,颖儿妹妹也没有吃饭,还要在这里等待着琴来,不如就让颖儿妹妹也吃吧,以后会有机会聆听颖儿妹妹弹琴的。

  高义伯刚想说什么,颖儿已经开口了。寄奴哥,不用担心,我不饿的,放心,估摸着冯管家一会儿就回来了,我弹琴的时候不会妨碍到寄奴哥你们吃饭的,不用为我担心了。

  高颖自己都这样说了,寄奴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过了几分钟,冯管家指挥着几个人把古琴搬来了。那古筝看起来十分的高贵,远远的望着,就让人有了一种庄重的感觉。

  就放在这里吧,高颖指了指堂屋前面一片空旷的地方。

  好嘞大小姐,几个人按着高颖的吩咐把古琴摆放好。然后自己开始调试琴弦。

  高义伯说,寄奴啊,怎么样,吃的还可以吗?

  寄奴回答到,高伯伯,您这家宴实在是美味的很,不瞒您说,寄奴早已经吃饱了。

  好啊,寄奴,你仔细看看这把古琴,你可知道它是什么人曾经用过的吗?

  寄奴远远的看过去,只是觉得那把古琴十分的名贵,但是因为自己并不精通,所以不敢妄加定论。

  哈哈哈哈,寄奴啊,这把琴是南直隶的古琴大师杨表正曾经使用过的,我父亲年轻之时曾经去南直隶和此人有过一面之缘,诶。想来这件事也有四十多年了啊。

  这把古琴的音色,是杨大师亲自调试过的,有人曾经形容过这把琴的音色是“其音之清,如月之秋,如江之澄,如潭之寒,千里一碧,冷然内彻也。”琴声“如金石相宜,丝竹并奏,而听之者糜糜忘倦也”。一会儿我会让颖儿为你演奏一曲的。

  寄奴说,啊,杨表正大师我也曾经听过父亲说过,他是南直隶福建人,对琴艺的造诣很深,没想到今日在祁州您的家里可以欣赏到有如杨大师一样的琴声。

  哈哈哈哈,寄奴啊,咱们就心平气和的欣赏吧。高义伯对旁边的高夫人说,夫人啊,你去告诉颖儿可以让她进行演奏了。

  高夫人答应了一声,走过去告诉女儿,示意她开始演奏。只见颖儿姑娘手指轻轻一动。那美妙的音符遍如仙乐随风飘扬一样充斥在了整个宅院里。一声长,一声短,五音不乱,六律和鸣。

  高义伯闭上了眼睛,寄奴也闭上了眼睛静静的欣赏着,这正是:

  寄奴练习五禽戏,颖儿执帕于墙壁。

  忽见寄奴功已毕,转身出现帕欲给。

  寄奴慌忙拒绝意,自己里屋也有沏。

  堂屋静坐人众数,听杨表正颖赋琴。

上一章 第五十六章 祁州高义伯 伍 《风吹寄奴不留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祁州高义伯 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