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吹寄奴不留草》
本书标签: 古代  儿女情长  原创     

第四十一章 博野县初示警 壹

《风吹寄奴不留草》

寄奴架着马车,行驶在东西方向的大路上,经过了刘陀营村的经历之后,他对对未来既抱有憧憬同时也很恐惧。憧憬的是他会在祁州找到不留姑娘,这让寄奴吃了一副定心丸;但是同时,樵夫也清清楚楚的告诉了他,瘟疫也一定会发生,而且时间并不确定,这又让寄奴的心里泛起了一阵阵的恐惧。也许,世道无常,他和这大明的万万千千的子民一样,都是这场浪潮里无根的浮萍罢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寄奴出了刘陀营村,继续朝着前面走。下一站就是博野了,估计走上一天就可以到达,晚上应该可以进入到博野城里。到了博野城,也许视线里就远远的有祁州的轮廓了。

  一路之上,寄奴看到的风景和原来不一样了。从沧州出来,麦苗蒸蒸日上,看着是那么的给人希望的感觉。哪怕是一直走到河间府,那里的庄稼长势也十分的良好。可是一进入保定地界,从蠡县开始,到这里,庄稼却在慢慢的枯萎,特别是南北忠卫村,那里去年经历了旱灾,今年年初还受到了一场洪水的袭击,这才导致了猫把病害传给村民的事情。直到现在来到了博野县城外,这里的庄稼已经完全受害了,所有的庄稼成片的倒伏。寄奴来到半路的一个茶馆,想要喝一点茶水解解渴,顺便了解了解这里灾害的具体情况如何。

  寄奴说到,小二哥,请您给我来一碗茉莉花吧。没有了,客官。那,毛尖有吗?也没了客官。嗯?那绿茶总该有吧?也没有了客官。您有所不知,今年咱们北方产粮区大旱,南方产粮区和产茶区被洪水都淹了,这个茶馆哪里还有茶叶,只剩下白开水了啊……

  寄奴沉默着,喝下了眼前的白水,也没有问外面庄稼的灾情,怕小二哥更难过。

  寄奴重新上了马,和太阳奔跑着,终于,天快要黑的时候,寄奴进入了博野城。寄奴紧了紧缰绳,让马的速度往下降一降。到了一家旅店跟前,寄奴停住了马车。小二见到来了客人,急忙上前接应寄奴,从寄奴的手里接过缰绳,把老马带到了后院。

  寄奴和小二商量妥当之后,订下了一间房间,寄奴正想去到房间里面休息,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的声音,听这声音,是朝这个方向过来的,而且越来越近了。

  寄奴也就没有进屋,索性出来,站在客店门口,看着四周的街景,看起来还是挺祥和……那声音越来越近了,寄奴听清楚了,是敲锣打鼓的声音,难不成有结婚的,不能啊,这日头都快已经下去了。而且寄奴提起鼻子闻了闻,空气里这是股什么味道啊……

  眼前的拐角忽然闪现出了一众队伍。寄奴看了看,并不是什么结婚的队伍,而是一群农民的打扮,他们的手里都拿着香,前后都有锣鼓开路,这时候店小二也从店里出来,寄奴靠近了一点问到。

  小二哥,这些人是要做什么啊?怎么还带着这么大的阵仗,这是去祭祀什么吗?

  诶,客官您说对了,他们都是我博野县的农户,唉,这些年,大概连着四年了,老天爷就没有赏给我们这儿一次好脸色,两年旱来两年涝,米面的价格都快成了珠宝的价格了。

  那,朝廷不管吗?寄奴问到。

  嘿,朝廷,皇上在紫禁城,哪里看得到这里的情况啊,他上有政策,这里本地的官府就下有对策,朝廷发下十两银子来赈灾,层层剥扣,到了百姓的手里能有十个大钱就烧高香了……

  寄奴的心里七上八下,不是滋味。人常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是如今看来,这三样都不占据啊。天时不得,连年旱灾,地利不得,关外满洲人虎视眈眈,关内农民军也已经造反,人和也不得,赈灾粮款被层层克扣,最终那些地主们不会收到惩罚,说到底,苦的还是老百姓啊。

  店小二忽然叹息到,诶,要不是还要看着这店铺,我也就加入他们去先农观了。

  嗯?先农观。寄奴问到。小二哥,这些百姓为何要去到先农观啊?

  啊,客官您第一次来,不知道这博野城的建制。先农观是博野城里祭祀五谷神的地方,所以百姓们祈求五谷神能够多产粮食,解决现在的这种危险情况啊。

  我虽然是本地人,也是听说的,这先农坛听说的的确确很灵验的。客官,要我说您回屋也是待着,倒不如跟着这些百姓一起去先农观,您也给自己还个愿望什么的也不是不成啊。

  寄奴想了想,也是,就算回到屋子里也是坐着,想一些烦闷的事情,还不如跟着这些百姓一起去先农观,也顺便逛逛这博野城。

  好吧,小二哥,我的房间您帮忙锁好,我应该晚一些回来。

  诶,客官您一路平安啊。

  寄奴点了点头,涌入了人群之中,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朝向先农观慢慢的走去。

  寄奴看了看旁边的一个人,这个人五十多岁的样子,胡子已经全部都白了。寄奴轻声咳嗦了一下,咳……咳……老人家,我是外乡人,想问问您一些这儿的情况,可以吗?

  啊?外乡人,哪儿来的啊?

  沧州来的,寄奴答到。

  哦,沧州啊,离着不远,怎么,你也要去先农观吗?

  是啊,虽然我们那儿庄稼受没受灾我不清楚,可是我也想去先农观祷告祷告,以求能够风调雨顺一些吧。

  害,看你的模样也就是十六七的样子。孩子啊,你不知道啊,我们这儿的百姓太苦了。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啊。这老天爷也不开眼,除了旱灾就是涝灾,你从沧州来一定也看到了路上的样子,道两旁的庄稼全都倒了,今年剩下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了,地主的租子也还没有交上去,朝廷的税却是越来越多,收的越来越离谱啊。你说,要不是和现在这样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人们就疯了啊……

  寄奴听了也是心里一阵唏嘘,诶,受着最大的劳累,他们种植庄稼,可是自己却没有庄稼吃,这可以算是一种悲哀啊。

  寄奴又问,老人家,您手里拿的香,一会儿是要祭祀五谷神的吗?

  是啊,孩子,今年我们是不抱希望了,只能希望明年老天爷开开嗯,五谷神大发慈悲,让庄稼结的粮食多一点,我们也能吃饱饭,不用挖野菜,吃树皮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寄奴的心里升起了一种凄凉的感觉,那种感觉无法说出来,就像农民痛哭自己的庄稼一样。

  寄奴顺着人潮,眼前闪现出一座建筑,门前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三个颜体大字先农观。这正是:

  寄奴出了刘陀营,前方来到博野城。

  回想级沧多日事,不由恐惧心头生。

  日落入了博野地,望见人潮涌动明。

  前方城南先农观,祈求五谷能通情。

上一章 第四十章 梦中复见 陆 《风吹寄奴不留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博野县初示警 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