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枕头里的菠萝油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今天你读书了吗  日常记录册     

畅销书不错啊

枕头里的菠萝油

最近看了一本哲学入门书,《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哈哈哈哈其实说出来挺不好意思的,这是美国情景喜剧编剧写的(他做过《生活大爆炸》、《飞出个未来》的编剧),他同时还是哲学博士……说实话,一开始我就是带着成见看这本的,因为…这书名儿的营销味儿太重,完全无好感!再加上作者的身份,美国情景喜剧编剧,听上去觉得此人嬉皮笑脸的,也无好感!😂

关键是,我看了开头第一章之后,发现这作者真跟我想象的一样,拿“圣诞老人存在吗?”的问题当噱头,引出他颠三倒四的浅近哲学观点,语言风格很美式幽默(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里,他的所谓幽默,会让你这么想:“这傻小伙子,现在肯定觉得自己还挺幽默呢!”)🤷

我本来是要弃书的,可是我这人有个执念,就是不把书读完就不能在豆瓣里评价,标记“看过”=标记“看完”。

这个憨念头帮了我,这本书不错,作者虽然爱说俏皮话,但他是个实在人,他会以一种有意思的方式,用各路哲学理论来解释“圣诞老人存在吗?”的问题。其实就是围绕着“人应该相信那些不可证伪的东西吗?”这个大命题展开讨论。

看到短评里,很多人说此书思维跳跃,不系统,不专业(或者说作为一个科普读物,太专业,看不懂),行文无逻辑。

好吧,我喜欢看思维跳跃的东西,这不正是阅读的乐趣之一吗?要想看推证严密的东西,为什么不去买期刊、哲学专著看呢?🤷

说不专业的,原书名《does Santa exist?》人家只是想研究这个小问题啊。🤷

说太专业看不懂的…….好吧,确实有点,一点点,作者10%-15%的篇幅里在玩哲学梗,但并不影响整体阅读,识别不出来的话,顶多了少get了几个内行笑点而已。

比如说,原文里有这么一句,“正如弗兰克拉姆齐对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如果你说不出来,那就是说不出来,吹口哨也不行”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知道维特根斯坦是搞语言哲学的,他有一句令人费解的名言是,“不可言说之事,必将无言以对”……类似于“道可道,非常道”,但他在用逻辑的语言来解释“道可道,非常道”!这不是胡来吗?

然后拉姆齐出现了,这是一个天才人物,二十岁的时候(!)就受邀把维特根斯坦(据说是不可译)的《逻辑哲学论》翻译成英文。

然而尽管年纪小,但拉姆齐是个有实用性头脑的哲学家,他跟维特根斯坦讨论维氏语言哲学时,批评了他哲学里故弄玄虚的部分,维特根斯坦虚心改正。

知道了这些背景,咱们再看这句话,“正如弗兰克拉姆齐对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如果你说不出来,那就是说不出来,吹口哨也不行。” 就能明白这个哲学梗了,但也笑不出来了,因为幽默的精髓,就在于不言而喻啊!🤭

所以这可能是这本书比较劝退的地方,作者有时候玩梗不解释,让人一头雾水。

但这无损于这本书行文的逻辑啊,这本书主要的逻辑是,在思考圣诞老人这类无可证伪的事物时(包括上帝),我们负责逻辑推论的左脑,告诉我们那些都是无法用理性解释的,所以放弃信仰吧;然而我们负责负责整体感知事物、有时候有点神秘主义倾向的右脑,又愿意相信那些。

这就导致了我们信仰的分裂,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平衡逻辑分析和神秘主义呢,答案是幽默。😎

《幽默》这一章的讨论我特别喜欢啊,尤其是作者拿了好多例子,来给你解构幽默,告诉你幽默是怎么来平衡左右脑的矛盾的。

包括后面,作者介绍了犹太教奠基人阿里,用他的思想,对“既然我们能在报纸上看到大蟒蛇吞噬婴儿的新闻,那么凭什么说上帝是存在的?”这一问题做了回答。

我一直很迷这个问题,就是上帝如果存在,他怎么会允许类似的,无罪的人被惩罚的事情发生?

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个我可以接受的解释。也许我再多读读别的正经哲学或者神学专著之后,想法还会有变化,但看到几百年前的人能这样来思考这个问题,很受鼓舞!

包括作者后来掏心窝子地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他的经验,他是怎么用哲学来平衡左右脑的矛盾,怎么让自己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相处的……😌😌😌

btw这本书的作者看上去大大咧咧,其实是个敏感、有过创伤、失意过的人。为了做到对读者坦诚,自爆核心焦虑的做法……太让人想摸头了啊!

总之吧,虽然这本书有它的缺点,但豆瓣一帮打一星两星的,也太不够意思了!而且这本书的中文翻译和营销都很……劝退,这对它不公平啊,它本来不是只为捞钱的畅销书啊,我看完之后还挺高兴的😃

包括之前看了另外一本哲学入门书,也是美国人写的,叫《存在主义救了我》

这书名……我险些差点没敢拿起它来!但此书还是很感动的!文如其名,作者原来是个美国国家级的摔跤选手,你可以想象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身上刺着“冷血无情”四个大字,代步工具为一台1500cc摩托车、闲暇时光陪女友在肮脏酒吧门口吵一场谁见了都会躲着走的架的哥特运动大汉。虽然有点夸张(因为我记不清他是怎么回忆自己之前的经历了),但差不多就这样。

他之前的生活就是一团呕吐物,就是亲情事业爱情都不顺心,就当他要go fnck himself的时候,他在大学课堂里遇到了加缪、萨特、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存在主义救了他”!(他现在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哲学教授)🤓🤓🤓

老天爷,他书里很多描述,我看着真的特别感动!

这两本书豆瓣评分都不高,因为这种夹叙夹议夹私货夹俏皮话的半吊子哲学书,很容易被人诟病它们不够“哲学”,甚至有一些伙计认为“大众哲学”“哲学科普读物”这种分类,就是笑话。😟

当然这部分伙计(估计是哲学院的部分高冷内行伙计们?也许是想找本趁手的参考书写论文?)他们是永远没有体会过用哲学自救的人的心情的。😒

嗯,就是这样的书的作者,能把哲学动人的部分(而不是晦涩然而看上去酷毙了的部分),用他自己的话(而不是他从别的地方看来的酷毙了的话)传达给你。

夫复何求啊?嗯?似乎中国很少这样的书,有也是为了捞钱的、浮皮潦草的心灵鸡汤。有些人写东西,就是不得不写、搜肠索肚地写。

但有些人写东西,你能看到他的表达欲,他有话想说,你看完他的之后,特别想给他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你也可以问候自己一下,因为他的一些温暖的思想,已经内化为你的一部分了,你会带着它们继续生活😉

哈哈哈哈如果说,你看完了我打下的这些字儿,有那么一时半刻,感觉到了something different,那就说明我的一部分(也许是很小的一部分),已经内化为你的一部分了,哈喽!怕不怕~👻

上一章 《大都会》《尼乌尔克》 枕头里的菠萝油最新章节 下一章 《咖啡与香烟》创作谈 (构思、题材、篇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