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陈情令之温若寒之女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同人  明星同人文     

。。

陈情令之温若寒之女

作者大大:再次番外。

旁白君:有毒!

作者大大:旁白君。。开始吧。。

旁白君:行!………………开始番外………………

滇南,江城。

    没来过这里的人,大概无法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从京城启程出发,路途行了三个多月,才进了滇南。路途遥远得令人无法想象。一进滇南,一眼看去俱是深山树林,官道两旁几乎杳无人烟,没有什么行人。驿馆里的驿丞,张口说的官话发音古怪,饶舌难懂。

    江城位于滇南的最南端,进了滇南,又行了数日,才到了江城。

    进了江城,也有些低等官员前来相迎。这些官员多是面有菜色,或精神不济。一眼看去,简直没一个能入眼的。

    齐季虽有心理准备,一见这稀稀拉拉的几个官员,也觉心凉。

    为首的江城知县,年约五旬,一脸的皱纹,满脸的愁苦模样。头顶秃了一圈,全仗着带着官帽,才不惹人笑。

    江城知县倒也坦诚,没等齐季追问,便说道:“江城这里多是蛮夷,汉人少之又少。蛮夷们言语不通,不识汉字,也不怎么服官府管教约束。政令往往难以通行。每年收来的税赋,连养活衙役们都不够。”

    “不敢瞒世子殿下,卑职当年是犯了错,被贬黜到了江城来。这一呆就是十几年。每年的吏部考评皆是下等。只因江城实在没人肯来,卑职就凑合着继续被留任了。”

    齐季:“……”

    出身尊贵自小在宫中长大见惯京城繁华富庶的齐季,从未想过,大齐竟有这等偏僻荒凉之地。

    现在,他知道了。

    江城知县又叨叨说了下去:“还有,江城多山,山匪格外多。且临近外朝蛮族,每年那些蛮族都会进犯江城,烧杀抢掠一番才走。上一任的驻军指挥使,就死在蛮族人的手里。诶,死得也挺惨的,连个全尸都落下。”

    齐季:“……”

    江城知县也没个眼色,才见齐季第一面,就将上一任指挥使死无全尸的事抖落了出来。

    一旁的县丞眼见着齐季面色难看,忙陪笑着抢过话头:“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鲁王世子前来,定能重新招募驻军,训出一支精兵来。”

    齐季抽了抽嘴角,已经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来了:“江城原来不是有驻军吗为何要重新招募士兵”

    长相略有几分丑陋的低等武将终于有了张口的机会,苦着脸叹气:“原本江城倒是有两千驻军。这几年零零总总地打了不少仗,这一千驻军死得死伤得伤,如今能抵得上用场的不足四百人了。”

    不足四百。

    这点驻军能顶什么用。

    他此来滇南,自知再回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了留下必要的亲兵守护鲁王府,其余的五百亲兵他全都带来了。

    万万没想到,江城的驻军还不及他带来的亲兵多。

   齐季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我来之前,为何不招募士兵”

    那个武将羞愧地低下头:“请世子息怒。卑职也想招募新兵,只是驻军里折损的人手太多,声名在外。人人都说进了驻军就是来送死的。想招募士兵,也没人肯来啊”

然后,又高兴地说道:“卑职一直盼着新任指挥使来,如今盼来了世子殿下。听闻世子殿下带了五百亲兵前来,一旦江城闹了山匪,世子殿下也不至于无人可用了。”

    齐季:“……”

    亏得齐季在朝中历练几年,颇有些城府。神色僵硬了片刻,竟还能挤出笑容来:“我明日先去军营看看。”

    江城既偏僻又穷,整个县城的人加起来不足两万之数。像样的平整路面是别想了,坑坑洼洼,四处尘土。

    县城里唯一还算整齐的街道,便是县衙前面的那一条路。知县住在县衙里,县丞等一众小官也住在这条街道上。指挥使府也位于县衙不远处。

    用府邸来形容,着实委屈了府邸两个字。

    就是一处三进的院子,正门还有点模样,进了正门一看,也就比京城百姓住的地方强一点。一应陈设不知有多少年头了,破破烂烂,陈旧不堪。

    硬撑着几个月路途的赵长卿,被迎头这一重击震得回不过神来,当夜就病倒了。

    可怜鲁王世子妃赵氏,一边忙着安顿,一边还得忙着给婆婆伺疾。

    万幸离京的时候,随行带了两位大夫。不然,想在江城请个医术高明的大夫都不是容易的事。

    齐季白日去军营,晚上一回府,便去亲娘的病榻前待着。

    不出半个月,齐季夫妻便都熬得心力交瘁,瘦了一圈。

    赵长卿的病症却毫无好转的迹象,每日精神恹恹,饭食难以下咽,背着人总落泪。当着儿子儿媳的面,倒是强颜欢笑:“你们别总守在我身边了。桐哥儿还小,你们有了空闲多陪一陪孩子。”

    桐哥儿是鲁王世子的长子,今年三岁。

    鲁王世子妃赵氏红着眼圈道:“母妃总不肯吃饭,汤药也嫌苦涩,不肯入口。这样下去,病症何时能好”

    赵氏是赵长卿嫡亲的侄女,婆媳两个还算融洽和睦。

    赵长卿无力地笑了笑:“我没什么大碍,多养些日子就好了,你们不必担心。”

    齐季眼见着亲娘日复一日的孱弱,心痛如油煎一般:“都是儿子没用,连累得母妃也离京数千里,到了这等荒凉偏远之地来。”

    说到这儿,齐季声音哽咽,眼睛也红了。

    赵长卿心中酸楚之极,低声道:“是母妃的不是。这些年,母妃一直盼着你有出息,总怂恿着你做些不该做的事,令你生出了不该有的指望”

    如果不是因为她,齐季如何会落到这步田地

    是她心有不甘,是她给霁哥儿灌输了夺储的念头,是她怂恿着纵容着儿子生出了野心

    都怪她啊。

    同样离京,齐季和霆哥儿去的泉州福州,都是靠海的富足地方。霁哥儿却形同发配,到了江城。偏僻穷困也就罢了,且时有山匪之祸和蛮夷进犯。上一任指挥使就是死在蛮族人的手里

    一阵巨大的悲痛和悔意席卷上心头,赵长卿喉头一甜,张口吐出了一口血。

赵长卿昏迷了两日两夜,才醒来。

    一睁眼,齐季憔悴清瘦黯淡的脸孔映入眼帘。赵氏哭的双眼红肿,小小的桐哥儿也守在床榻边,怯生生地张口喊祖母。

    赵长卿张了张嘴,声音虚弱沙哑:“桐哥儿别怕。”

    桐哥儿还小,不懂什么生离死别。他只知道,这两天娘哭了好多回,爹也在床榻边落过泪。祖母一直躺在床榻上,怎么叫喊都不醒。

    现在祖母醒了,应该就好了吧

    桐哥儿声音稚嫩地问道:“祖母,你不会死了吧”

    赵氏和霁哥儿一起变色,齐声呵斥:“桐哥儿,不得胡言乱语。”

    赵长卿将口中的苦涩咽下去,挤出笑容道:“祖母不会死,祖母要好好活着,看桐哥儿长大成人,娶妻成家呢”

    齐季低声对妻子说道:“我和母妃单独待会儿。”

    赵氏点点头,擦了眼泪,将桐哥儿带了出去。

    母子两个四目对视。看着消瘦苍老的赵长卿,霁哥儿红了眼睛,哽咽着喊了一声:“母妃,你别再自责内疚,也别再这般折腾自己的身体了。”

    这两日两夜,赵长卿昏迷不醒。齐季一直守在床榻边,曾经的雄图壮志和野心勃勃都被抛诸脑后,被流放至江城的痛苦和彷徨也顾不上了,满心祈求亲娘能熬过这一劫。

    赵长卿得的是心病。

    母子两个都很清楚。

    赵长卿勉力冲霁哥儿笑了笑:“好,我一定好好将养,尽快好起来。”

    齐季用袖子擦了眼泪,命人将熬好的药端来,亲自喂赵长卿一口一口喝下。

    苦涩的汤药一入口,赵长卿便觉反胃作呕,强忍着没吭声,将汤药尽数喝了下去。齐季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夫说了,只要母妃还能喝进汤药,便还有好转的希望。否则,就得准备后事了

    这口气还没松完,就见赵长卿面色一白,神色扭曲,哇啦一声,汤药吐了个干干净净。被褥上一片片褐色的药汁,其中还有触目惊心的一抹鲜红色。

    齐季心里倏忽一沉,脸色惨白,仿佛跌落了万丈深渊。

    守在一旁的两个大夫,各自拧紧眉头,神色凝重地对视一眼。不敢在此时多说什么,忙抢到床榻边来,为鲁王妃施针救治。

    赵氏惊闻婆婆再次昏迷的噩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她抱着桐哥儿进了屋子里,在床榻边哭了起来。

    齐季木然地坐着,面色比昏迷的亲娘还要难看。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就在此时,一个亲兵神色匆忙地进来禀报:“启禀殿下,军营里送来急报。一伙山匪下山了,正冲着江城县而来。”

    齐季再悲痛,也得打起精神来:“传我命令,府里留下一百亲兵,其余人等随我去军营。”

    赵氏六神无主,满目热泪。

    桐哥儿被紧张凝滞的气氛吓到了,扭着身子哭闹起来:“爹,你别走,我要爹”

作者大大:就这样结束。没错,就这样草率的结束了。看一下多少字

上一章 番外 陈情令之温若寒之女最新章节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