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亲亲姊妹坡
本书标签: 短篇  伍美珍  短篇     

爸爸带着惠珊离开了我的生活

亲亲姊妹坡

姑姑时常到我家来。

妈妈和外婆都不喜欢姑姑,我能感觉到。表面上看,每次姑姑来我们家的时候,外婆和妈妈都对她很客气,甚至有点巴结地说一些废话,但姑姑一走,妈妈就和外婆立刻很起劲地说起姑姑的坏话来。

“老姑娘,脾气又这么臭,嫁不掉的!”外婆幸灾乐祸地对妈妈说。

妈妈则冷笑着说:“打扮得这么精心,给谁看?有什么用?”

我觉得外婆和妈妈有点虚伪。而且,她们也有点奇怪,因为她们说姑姑坏话的时候,一定会避开爸爸和惠珊,却一点也不避我。

我知道姑姑是爸爸的亲妹妹,所以,不让爸爸听见她们说姑姑坏话,我可以理解。可是惠珊呢?为什么她们也不肯让惠珊听见?

我有点搞不懂。

姑姑每次来我们家,其实都是为了找一个人,那个人不是爸爸,而是惠珊!

如果姑姑来的那天,惠珊恰巧在学校里搞活动,或是去了同学家,姑姑的眼睛立即就会变得很暗淡,像是被风吹灭掉的火焰。她无心地坐一小会儿,就要走。

而我就站在她旁边,她却就像没有看见我似的。

记得小时候,我是那么崇拜姑姑。她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人,我想我都爱上她了!可是,姑姑很快就用她冷漠甚至厌恶的眼神,无情地浇灭了我对她的满腔热情。她对惠珊和对我截然相反的态度,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一个孩子,心灵受伤的感觉,是很难愈合的。

从此,我每次见到姑姑,心里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既畏惧又厌恶。

而且,本能地,我觉得姑姑和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是一类人。尽管姑姑是爸爸的妹妹,她和爸爸也是不一样。

姑姑有时还跟爸爸吵架。

姑姑吵架时,音量总是放得很柔和,和她平时讲话时的腔调一个样。

我小时候,最着迷的就是听姑姑说话。标准的国语,带着一点点沙沙的嗓音,柔柔地吐出来,让我想到绵软香甜的高粱饴糖。

爸爸却经常在姑姑面前跳脚。

我爸爸这个人很奇怪,我发现他和妈妈吵架时,一直都很酷,但和姑姑吵架,就爱跳脚。

姑姑喜欢教训爸爸,说他没出息,一事无成。

爸爸就是听不得这句话,一听就要跳起来,大声对姑姑说:“你有出息,你有出息!我们唐家有你,就行了,就行了!”

姑姑和爸爸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我们唐家”挂在嘴上。

我爷爷叫唐和耀,我奶奶叫许至平,他们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都是著名的科学家。爷爷奶奶都八十多高龄了,身体不太好,我只记得小时候见过他们一面。

但姑姑每年暑假都带惠珊去北京见爷爷和奶奶。

我听妈妈和外婆在背后议论说,其实爸爸和姑姑都不是爷爷奶奶亲生的,我的亲奶奶很早就去世了,而我的亲爷爷和北京的唐爷爷曾经在一起念过书,后来亲爷爷出了车祸,留下爸爸和姑姑这两个孩子,唐爷爷知道后,就每年寄来生活费接济爸爸和姑姑,直到他们都工作。

其间,姑姑还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又回来工作,在本地的一所大学里教书。

至于姓唐,很简单,我的亲爷爷就是姓唐呀。

不过,姑姑口口声声挂在嘴上的“唐家”,指的却是北京爷爷的“唐”家吧。

但爷爷奶奶在北京,有自己亲生的儿女,以及很多孙子、孙女。

说到这里,妈妈总是冲外婆一撇嘴,然后学着姑姑说话的腔调:“我们唐家!哼——”妈妈还说,爷爷奶奶在北京的那些儿女和孙子们,都不愿承认姑姑和爸爸是他们唐家的人呢!

“神气什么?哼——”妈妈这样对外婆说。

不过姑姑对惠珊好,外婆和妈妈一点都不会反对。惠珊很小的时候,姑姑就每周接送惠珊去学舞蹈,还请人来教惠珊弹钢琴。姑姑亲自教惠珊学外语。

我曾经是那么羡慕惠珊。

但我后来也从妈妈和外婆那里,学会了对姑姑的轻蔑。

有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不知怎么,大人说到了姑姑,我脱口而出:“老姑娘!”

口气和外婆是一模一样的。

爸爸刮了我一记耳光。

我呜呜地哭起来。妈妈则一反常态地护着我,她责问爸爸:“惠美说得有错吗?你妹妹难道不是老姑娘吗?”

爸爸拍着桌子大声和妈妈吵。

我吓得连哭都忘记了,开始后悔。但我只能呆呆地看着爸爸和妈妈开战,心里很害怕。

外婆也在帮妈妈的腔。

妈妈哭着骂爸爸没良心、白眼狼,帮别人。爸爸拍着桌子像屈原一样样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排比句式来。

他说,对,他就是帮自己的妹妹;对,自己的妹妹就是比自己的老婆要亲;对,他们唐家就是看不起雷家;对,……

“怎么样?”最后,爸爸洋洋得意地以反问句作为总结。

外公姓雷,妈妈也姓雷。

外婆一看爸爸骂了雷家,就跳起来用更狠的话来骂爸爸。

我真害怕大人会打起来,不禁浑身打起了哆嗦。

这时,有人在背后拉我的衣袖,我转头一看,是惠珊。

“走!”惠珊冲我说。

我毫不犹豫地跟在惠珊后面跑出了家门。我们跑出大院,又跑上马路的人行道。我一边跟在惠珊身边跑,一边偷眼看她。我看见她额头上有亮晶晶的汗珠,看她严肃地看着前方,胸脯一起一伏……

胸脯?

啊!这才发现,惠珊的胸脯已经……已经很大了!不像我,只是像花苞一样,才刚刚开始发芽了一点点……

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弯下腰,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惠珊回头来找我。

我就嬉皮笑脸地说:“惠珊,你有波咯,而且……好大!嘻嘻——”

我从来没喊过惠珊“姐姐”,我只喊她名字。从小就这样,现在也改不过来了。

想不到惠珊把脸一沉,生气地教训我:“别乱讲!”

我被惠珊这种气势压制惯了的,就小声嘀咕了一句:“人家开玩笑都不行吗……”

“不行!”惠珊坐在花坛边上,语气坚定地告诉我。

我没敢吱声,但忽然有了一个发现——惠珊和姑姑的确很相像哎,连脾气都好像!

我也坐在花坛边上,心里恨恨地想:唐惠珊,别人都当你是温柔贤淑的女孩,那只是因为你善于伪装而已!

我最生气的是,惠珊在每个人面前都装成乖乖女,唯独对我很凶!

想到这里,我“啪”地吐出一口唾沫。

惠珊皱起眉头看着我:“惠美,你在干什么?好恶心!”

我站起来,这样我就比惠珊高出一头了。我居高临下地对惠珊说:“你才恶心!你长大就和姑姑一样,是个老姑娘!”

说完,在惠珊目瞪口呆的注视中,我扬长而去。

家里的战争在日益升级。不仅是爸爸和妈妈在吵,外婆也加入了进来。

姑姑来的时候,只是冷眼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然后拉起惠珊的手,说:“惠珊,姑姑带你走!”

脸色苍白的惠珊,像个木偶一样,被姑姑牵在手里,机械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我站在墙角发抖,耳朵里灌满了妈妈和外婆那声嘶力竭的叫喊,以及爸爸不停的冷笑。他们一方像熊熊燃烧的火,一方像冷冷的冰,让我忽冷忽热,仿佛遭遇地震和火山爆发一般地恐惧。

每次都是以爸爸摔门拂袖而去作为告一段落的结局。

家里剩下的只是我们三个人:妈妈、外婆还有我。

这时候,妈妈就和外婆又开始骂姑姑。她们都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姑姑在爸爸面前挑拨离间的结果。

我恨姑姑!在我眼里,姑姑越来越像一个阴险的巫婆。

爸爸妈妈开始说到了离婚。

他们每件事都是大叫大嚷地说出来的,就是商量离婚这种事也是如此。

那天早晨,我和惠珊正在卧房里玩。她比照着一本杂志,用火柴棒仔仔细细地搭着一个很复杂的图案。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不耐烦起来,便拿了一本惠珊的书坐在地板上看。

爸爸妈妈很少给我和惠珊买书,但惠珊有很多好看的书,都是姑姑买给她的。

我对那些童话不要命地着了迷!

其实我想看的书,惠珊都给我看了,只是过程让我极不舒服。

比如我喜欢一边吃零食一边看书,当我看完《长袜子皮皮》,兴高采烈地和惠珊谈论着皮皮的时候,她却拿着书,皱起眉头责问我:

“你怎么这么邋遢?你看!你把玉米汁都溅在书上了!”

惠珊和我说话的时候,每个字都像石头那么硬,我的好兴致立刻被她击溃了。

从此,惠珊在借给我看她的书之前,总要拿报纸把书仔细地包起来。我心里虽然很不服气,可是,为了看到这些好看的书,就只好忍气吞声。

我正在看《两个小意达》的时候,忽然从外面大人的吵架声中听到了“惠美”这两个字。

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是很敏感的吧,总之我立刻放下了书,竖起耳朵仔细听。

接着,我又听到了惠珊的名字。

我不由得转头去看惠珊。她停止了搭图案的动作,正抬起头,愣愣地望着房门,好像也在仔细听大人们在说着什么。

惠珊的脸色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苍白。

我听到外面的三个大人,在不停地把我和惠珊的名字当皮球一样踢过来又踢过去。

“惠珊长得像唐家人,应该给我!”

“哼——你别想带走惠珊,她是我生的女儿!”

“你有惠美,不也一样吗?”

“那你带惠美走好了!”

“惠美很像你们雷家人哎……”

“那也是你的女儿,不是吗?”

“反正我要惠珊!”

“想得倒美!告诉你,惠珊我是坚决不会给你们唐家的……”

接着,又是一阵东西被砸碎的声音……

我听得手脚都发麻——原来,爸爸妈妈双方都不想要我,他们要的孩子都是惠珊!

我站起身来,茫然地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我看到惠珊依然像个苍白的木偶,呆呆地坐在那里。我心里忽然升起一阵怒火,于是悄悄伸出手去,抽去了惠珊正在搭的图案中的一根火柴棒。

图案立刻就无声无息地塌陷了下来。

精美的图案瞬间就变成了一堆七零八落的火柴棒。

两个星期后,爸爸带走了惠珊。

他和妈妈离婚了。

家里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再也听不到吵架的喧闹声,有时我都觉得安静得可怕。

我发疯一般地看童话。

《巫婆》《烟囱街的孩子》《窗边的女孩》……

第二章
爸爸带着惠珊离开了我的生活

姑姑时常到我家来。

妈妈和外婆都不喜欢姑姑,我能感觉到。表面上看,每次姑姑来我们家的时候,外婆和妈妈都对她很客气,甚至有点巴结地说一些废话,但姑姑一走,妈妈就和外婆立刻很起劲地说起姑姑的坏话来。

“老姑娘,脾气又这么臭,嫁不掉的!”外婆幸灾乐祸地对妈妈说。

妈妈则冷笑着说:“打扮得这么精心,给谁看?有什么用?”

我觉得外婆和妈妈有点虚伪。而且,她们也有点奇怪,因为她们说姑姑坏话的时候,一定会避开爸爸和惠珊,却一点也不避我。

我知道姑姑是爸爸的亲妹妹,所以,不让爸爸听见她们说姑姑坏话,我可以理解。可是惠珊呢?为什么她们也不肯让惠珊听见?

我有点搞不懂。

姑姑每次来我们家,其实都是为了找一个人,那个人不是爸爸,而是惠珊!

如果姑姑来的那天,惠珊恰巧在学校里搞活动,或是去了同学家,姑姑的眼睛立即就会变得很暗淡,像是被风吹灭掉的火焰。她无心地坐一小会儿,就要走。

而我就站在她旁边,她却就像没有看见我似的。

记得小时候,我是那么崇拜姑姑。她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人,我想我都爱上她了!可是,姑姑很快就用她冷漠甚至厌恶的眼神,无情地浇灭了我对她的满腔热情。她对惠珊和对我截然相反的态度,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一个孩子,心灵受伤的感觉,是很难愈合的。

从此,我每次见到姑姑,心里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既畏惧又厌恶。

而且,本能地,我觉得姑姑和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是一类人。尽管姑姑是爸爸的妹妹,她和爸爸也是不一样。

姑姑有时还跟爸爸吵架。

姑姑吵架时,音量总是放得很柔和,和她平时讲话时的腔调一个样。

我小时候,最着迷的就是听姑姑说话。标准的国语,带着一点点沙沙的嗓音,柔柔地吐出来,让我想到绵软香甜的高粱饴糖。

爸爸却经常在姑姑面前跳脚。

我爸爸这个人很奇怪,我发现他和妈妈吵架时,一直都很酷,但和姑姑吵架,就爱跳脚。

姑姑喜欢教训爸爸,说他没出息,一事无成。

爸爸就是听不得这句话,一听就要跳起来,大声对姑姑说:“你有出息,你有出息!我们唐家有你,就行了,就行了!”

姑姑和爸爸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我们唐家”挂在嘴上。

我爷爷叫唐和耀,我奶奶叫许至平,他们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都是著名的科学家。爷爷奶奶都八十多高龄了,身体不太好,我只记得小时候见过他们一面。

但姑姑每年暑假都带惠珊去北京见爷爷和奶奶。

我听妈妈和外婆在背后议论说,其实爸爸和姑姑都不是爷爷奶奶亲生的,我的亲奶奶很早就去世了,而我的亲爷爷和北京的唐爷爷曾经在一起念过书,后来亲爷爷出了车祸,留下爸爸和姑姑这两个孩子,唐爷爷知道后,就每年寄来生活费接济爸爸和姑姑,直到他们都工作。

其间,姑姑还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又回来工作,在本地的一所大学里教书。

至于姓唐,很简单,我的亲爷爷就是姓唐呀。

不过,姑姑口口声声挂在嘴上的“唐家”,指的却是北京爷爷的“唐”家吧。

但爷爷奶奶在北京,有自己亲生的儿女,以及很多孙子、孙女。

说到这里,妈妈总是冲外婆一撇嘴,然后学着姑姑说话的腔调:“我们唐家!哼——”妈妈还说,爷爷奶奶在北京的那些儿女和孙子们,都不愿承认姑姑和爸爸是他们唐家的人呢!

“神气什么?哼——”妈妈这样对外婆说。

不过姑姑对惠珊好,外婆和妈妈一点都不会反对。惠珊很小的时候,姑姑就每周接送惠珊去学舞蹈,还请人来教惠珊弹钢琴。姑姑亲自教惠珊学外语。

我曾经是那么羡慕惠珊。

但我后来也从妈妈和外婆那里,学会了对姑姑的轻蔑。

有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不知怎么,大人说到了姑姑,我脱口而出:“老姑娘!”

口气和外婆是一模一样的。

爸爸刮了我一记耳光。

我呜呜地哭起来。妈妈则一反常态地护着我,她责问爸爸:“惠美说得有错吗?你妹妹难道不是老姑娘吗?”

爸爸拍着桌子大声和妈妈吵。

我吓得连哭都忘记了,开始后悔。但我只能呆呆地看着爸爸和妈妈开战,心里很害怕。

外婆也在帮妈妈的腔。

妈妈哭着骂爸爸没良心、白眼狼,帮别人。爸爸拍着桌子像屈原一样样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排比句式来。

他说,对,他就是帮自己的妹妹;对,自己的妹妹就是比自己的老婆要亲;对,他们唐家就是看不起雷家;对,……

“怎么样?”最后,爸爸洋洋得意地以反问句作为总结。

外公姓雷,妈妈也姓雷。

外婆一看爸爸骂了雷家,就跳起来用更狠的话来骂爸爸。

我真害怕大人会打起来,不禁浑身打起了哆嗦。

这时,有人在背后拉我的衣袖,我转头一看,是惠珊。

“走!”惠珊冲我说。

我毫不犹豫地跟在惠珊后面跑出了家门。我们跑出大院,又跑上马路的人行道。我一边跟在惠珊身边跑,一边偷眼看她。我看见她额头上有亮晶晶的汗珠,看她严肃地看着前方,胸脯一起一伏……

胸脯?

啊!这才发现,惠珊的胸脯已经……已经很大了!不像我,只是像花苞一样,才刚刚开始发芽了一点点……

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弯下腰,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惠珊回头来找我。

我就嬉皮笑脸地说:“惠珊,你有波咯,而且……好大!嘻嘻——”

我从来没喊过惠珊“姐姐”,我只喊她名字。从小就这样,现在也改不过来了。

想不到惠珊把脸一沉,生气地教训我:“别乱讲!”

我被惠珊这种气势压制惯了的,就小声嘀咕了一句:“人家开玩笑都不行吗……”

“不行!”惠珊坐在花坛边上,语气坚定地告诉我。

我没敢吱声,但忽然有了一个发现——惠珊和姑姑的确很相像哎,连脾气都好像!

我也坐在花坛边上,心里恨恨地想:唐惠珊,别人都当你是温柔贤淑的女孩,那只是因为你善于伪装而已!

我最生气的是,惠珊在每个人面前都装成乖乖女,唯独对我很凶!

想到这里,我“啪”地吐出一口唾沫。

惠珊皱起眉头看着我:“惠美,你在干什么?好恶心!”

我站起来,这样我就比惠珊高出一头了。我居高临下地对惠珊说:“你才恶心!你长大就和姑姑一样,是个老姑娘!”

说完,在惠珊目瞪口呆的注视中,我扬长而去。

家里的战争在日益升级。不仅是爸爸和妈妈在吵,外婆也加入了进来。

姑姑来的时候,只是冷眼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然后拉起惠珊的手,说:“惠珊,姑姑带你走!”

脸色苍白的惠珊,像个木偶一样,被姑姑牵在手里,机械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我站在墙角发抖,耳朵里灌满了妈妈和外婆那声嘶力竭的叫喊,以及爸爸不停的冷笑。他们一方像熊熊燃烧的火,一方像冷冷的冰,让我忽冷忽热,仿佛遭遇地震和火山爆发一般地恐惧。

每次都是以爸爸摔门拂袖而去作为告一段落的结局。

家里剩下的只是我们三个人:妈妈、外婆还有我。

这时候,妈妈就和外婆又开始骂姑姑。她们都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姑姑在爸爸面前挑拨离间的结果。

我恨姑姑!在我眼里,姑姑越来越像一个阴险的巫婆。

爸爸妈妈开始说到了离婚。

他们每件事都是大叫大嚷地说出来的,就是商量离婚这种事也是如此。

那天早晨,我和惠珊正在卧房里玩。她比照着一本杂志,用火柴棒仔仔细细地搭着一个很复杂的图案。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不耐烦起来,便拿了一本惠珊的书坐在地板上看。

爸爸妈妈很少给我和惠珊买书,但惠珊有很多好看的书,都是姑姑买给她的。

我对那些童话不要命地着了迷!

其实我想看的书,惠珊都给我看了,只是过程让我极不舒服。

比如我喜欢一边吃零食一边看书,当我看完《长袜子皮皮》,兴高采烈地和惠珊谈论着皮皮的时候,她却拿着书,皱起眉头责问我:

“你怎么这么邋遢?你看!你把玉米汁都溅在书上了!”

惠珊和我说话的时候,每个字都像石头那么硬,我的好兴致立刻被她击溃了。

从此,惠珊在借给我看她的书之前,总要拿报纸把书仔细地包起来。我心里虽然很不服气,可是,为了看到这些好看的书,就只好忍气吞声。

我正在看《两个小意达》的时候,忽然从外面大人的吵架声中听到了“惠美”这两个字。

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是很敏感的吧,总之我立刻放下了书,竖起耳朵仔细听。

接着,我又听到了惠珊的名字。

我不由得转头去看惠珊。她停止了搭图案的动作,正抬起头,愣愣地望着房门,好像也在仔细听大人们在说着什么。

惠珊的脸色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苍白。

我听到外面的三个大人,在不停地把我和惠珊的名字当皮球一样踢过来又踢过去。

“惠珊长得像唐家人,应该给我!”

“哼——你别想带走惠珊,她是我生的女儿!”

“你有惠美,不也一样吗?”

“那你带惠美走好了!”

“惠美很像你们雷家人哎……”

“那也是你的女儿,不是吗?”

“反正我要惠珊!”

“想得倒美!告诉你,惠珊我是坚决不会给你们唐家的……”

接着,又是一阵东西被砸碎的声音……

我听得手脚都发麻——原来,爸爸妈妈双方都不想要我,他们要的孩子都是惠珊!

我站起身来,茫然地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我看到惠珊依然像个苍白的木偶,呆呆地坐在那里。我心里忽然升起一阵怒火,于是悄悄伸出手去,抽去了惠珊正在搭的图案中的一根火柴棒。

图案立刻就无声无息地塌陷了下来。

精美的图案瞬间就变成了一堆七零八落的火柴棒。

两个星期后,爸爸带走了惠珊。

他和妈妈离婚了。

家里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再也听不到吵架的喧闹声,有时我都觉得安静得可怕。

我发疯一般地看童话。

《巫婆》《烟囱街的孩子》《窗边的女孩》……

惠珊把她的童话书全部送给了我,这让我很意外。

不过,我知道惠珊其实并不看童话,她只喜欢看名著,比如《小妇人》《德伯家的苔丝》《理智与情感》等等。

我把每本童话书外面那丑陋的报纸封皮全部拆掉了,哈——它们全部都属于我,多美啊!

对于惠珊,我并没什么谢意。姑姑给她买这么多书,对我就是一种不公平。还有,爸爸妈妈离婚,都抢着要她,对我也是不公平的!

我觉得生活对我的不公平,全都是惠珊带给我的。

妈妈最终同意要我,也是迫不得已。

因为我们住的房子是唐家留下的,爸爸说,妈妈若是同意要我,就可以继续住在这栋房子里,否则,妈妈和外婆只有出去找房子住。

为了能继续住在这栋房子里,妈妈就同意要我了。

我现在改姓雷,跟妈妈姓。我很高兴,我现在叫雷惠美,我希望大家能逐渐习惯,不再动不动就把我和惠珊扯到一起去比较。

我也很快就适应了没有爸爸和惠珊的家。

我想,新的家比老的家好!至少,我感到轻松了许多。

上一章 有了惠珊这个姐姐,我倒霉了 亲亲姊妹坡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把妈妈写给惠珊的信丢进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