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物语系列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加油  必看     

番外之百科篇·其一

物语系列

怪异的主要介绍

在日常的各个地方确实潜藏着,被称为“妖怪”、“怪物”、“怪异”、“魔”等的存在

怪物,又名怪兽,指怪异的物类。语出《史记·大宛列传》:“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

这里所说的怪异便类似于神和怪物,怪兽,妖怪,妖魔。

神是自然宗教观念之一。是对一个宗教或者信仰最高层次的统称,一般被认为超自然体中的最高者,其不具物质躯体,但有其躯体形象,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的拟人化。不受自然规律限制,反之却高于自然规律,主宰物质世界,能对物质世界加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而这个最高层次对各教来说虽称呼叫法不同,但对其信仰者无不是神圣无比的。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中,多少存有这种概念,但因文化的不同,人们对神的认知却又千变万化。

妖怪是指除人类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认知限制,人们暂时难以以科学解释的现象或事物。

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之为妖怪学,包含在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等学科研究里,虽不属于独自发展的学问,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说。

旧谓草木、动物等变成的精灵。不同于或是超越了动物、植物等的现实形态和生存形态,出现于人类观念中的东西。

在现实中,自然界同时拥有着伟大的力量,而由于认知限制,古人以科学解释的现象或事物,因此产生了自然的崇拜心理,创造了诸神的形象,于是乎,会为害人间的魔物,人们必然当作是妖异必除之而后快,结果,人们将一部分存在于自然界的力量加以具象化就变成了供人膜拜的神明;而另一部分就变成了妖魔鬼怪。

而在神话中的妖怪则是由未能修仙的动植物乃至非生物修炼而来的,当然还包括修仙失败的一部分人和动物。广义的妖怪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是法术的非神非仙非人的物体。

一,“妖怪”是有生命气息的,这种生命气息在东方称为“气”(或精气),而在西方称为“灵”。

二,“妖怪”的形态或行为运动,从人类的感觉来讲,是超越其思维认知的,换句话说,“妖怪”的出现能够使人感觉到不可思议,超越常理。

三,“妖怪”出现在人类可以接触到的范围内,而不像神魔一般,出现于天界地狱等人类无法证实存在的虚幻场所。

妖怪家族中的主要成员,由畜生修炼而成,具有人形或近似人形,有一定的法力,白天夜间均可活动,通常会对人有一定危害性。[6]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动物在修炼过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话,是有可能修炼成仙的,如果修仙失败或未遇名师指点或自行向恶的方向发展,才会成为妖。(注:妖也分好坏)

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魔至少具备两个基本特征:法力高强,危害人类。也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称得上魔。魔可以是妖的一种,是资深的妖,魔在法力上远比一般的妖要强大的多。魔与妖不同点还在于,魔有可能是仙和神误入邪道堕落成的,而不是动植物直接修炼而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最具危害性的一类魔称为心魔,并不是任何生物或非生物修炼而成的,只是人或动物在修仙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出现的一些扰乱修行的幻象。很多修仙的人和动物就此步入魔道,成了妖的一员。修成神仙的也不是一劳永逸,还要定期接受考验,考验的内容通常也是对抗心魔,抗不住的就堕落成魔,光荣的加入魔的队伍。

鬼就是人死后三魂中的命魂。鬼为至阴之物,俗称鬼魂,躯体死去,只剩下了非实体的形象。鬼在道教记载中为纯阴之体,因而有了一点超能力,但极其微弱,甚至不能称之为法术。鬼主要由人死后灵魂离体而化成,通常只能在阴间活动。也有个别的阳间俗事未了恩仇未报的,会回到阳间(当然,神话中的阴司是禁止这样的,一旦发现,通常会做严厉的处罚)

鬼在阳间只能夜晚出来,并且力量很弱,通常只是可以吓唬人而不能对人有实质性的伤害。鬼的出路一般有三种,一种是投胎转世为人或畜生,这个最常见,投胎为人或畜生完全看在阳间的功德(当然也可以通过贿赂阴司执事来谋得好的投胎途径);一种是在阴司设置的地狱里受苦,这个也很常见,主要针对阳间作恶多端的人死后变成的鬼,也有部分好的人死后被冤枉受尽地狱苦难;还有一种不太常见,就是成神,一般来说,在阳间或多行善事或修道或受高人指点或受敕封或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由于不一定会修仙,修仙也不一定成功,从而没有机缘肉身化仙的,有可能在死后被天庭选中成为神,担任一定的职务。

本义上的怪并不能算是妖怪里的独立一类,怪强调奇异、奇特,通常与妖连称,主要用来形容妖的长相非常奇特。后来,由于逐步衍生出一类真正的怪,例如,黄袍怪,为天上奎木狼下凡作恶,并没有独立的门类来命名这类下凡为恶的神,因而,仅仅由于下凡后的奎木狼长相奇特而称为黄袍怪。因此,怪大多具长相奇特甚至吓人,出身大多高贵或者隐晦,对人有一定危害性,白天夜间均可活动。

妖指植物或非生命体长久修行后,在修炼过程中未成妖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的状态,例如人参精、树精等,法力比妖略小,也比妖略有善意。喜好迷惑人,对人危害性不大。[9]不论哪种“精”,白天夜间均可活动。

灵指生命体或非生命吸天地日月精华产生自我意识,但未曾进行修炼的存在。

所谓的幽灵,是死者的灵魂,以其生前的样貌再度现身于世间。幽灵通常没有固定的形体,一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某些特定的人,例如死者的亲属、仇敌或是有阴阳眼的人才看得见。

东方的灵魂观念,总认为死者必须入土为安,才能进入下一个轮回,所以没有顺利往生的人,不是找不到人投胎,变成四处飘泊的孤魂野鬼,就是成为含恨而死或是对世间存有依恋的怨灵。这种源自于道教的生死观,影响了东方民族,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国家。人们对死者总是心存敬畏之心,祖先的牌位以及坟茔的安置、修葺、定期扫墓,这些动作千万不可省,否则失去了祖宗的庇佑,不但发不了财,还可能带来噩运。中国人最重视风水之说,就连阴宅(死者安居之所)也讲风水。如果不幸倒霉,遇上了怨灵纠缠,往往会求助堪舆师,为住家的风水诊断把脉,再请道士祛除不洁之物。中国人相信,心清之人,是看不见鬼魂的,如果口诵文天祥之正气歌,心中坦然无畏,鬼就不会来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本社会,人们不敢随便说已故之人的坏话,除了单纯抱持着敬畏心态之外,这样的想法大概源自于日本固有「怨灵恐惧」的传统。(注五)日本有许多庙宇,是专门为恨死的人修建的,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如果不很好地安慰恨死者的怨灵,他们的灵魂就会给予活人的社会种种报复。

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怨灵应首推早良亲王。早良亲王是日本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781——806在位)的亲弟弟,曾被立为皇太子,但因卷入长冈京造宫长官藤原种继被暗杀事件,皇太子之位被废黜。早良亲王坚持主张自己无罪,并绝食而死。早良亲王死后,桓武天皇将自己的儿子安殿亲王立为太子,但这以后桓武天皇家灾难不断,皇太后和皇后相继去世,安殿太子也病入膏肓。桓武天皇筮卜问占,占者说是早良亲王的怨灵作祟,于是桓武天皇为早良亲王修庙建寺,并追封为崇道天皇。

此外,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怨灵,还有菅原道真和崇德上皇。菅原道真是平安前期的学者,政治家,官至右大臣,901年遭谗言左迁太宰府,两年后郁闷身亡。传说死后怨灵大显神通,使朝野上下不得安宁,后来人们为他建了北野天满宫,以慰在天之灵。现在日本全国各地都有天满宫,他被作为学问之神为日本人供奉。

崇德上皇本是日本第75代天皇,5岁登基,23岁时为名义上的父亲鸟羽上皇迫退位(其实他是祖父白河上皇和鸟羽上皇的妻子待贤门院所生)。后来他联合左大臣藤原赖长和源为朝等发动了政变,即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保元之乱」,失败后被流放到赞歧,在流放地他抄写了五部大乘佛经,要求送入京都纳于寺中,但遭朝廷拒绝。崇德上皇为此大怒,咬破手指写下誓文,要成为日本国的大魔缘,要「取皇为民,取民为皇」。人们相信他的诅咒真的应验了,崇德上皇死后,平家凌驾皇室之上篡政,之后就开始了近七百年的视皇室为玩偶的武家傀儡政治。

崇德上皇的怨灵被称为「日本第一大魔王」为人敬畏而恐惧,明治天皇在即位前特意派敕使去赞歧的崇德上皇的白峰御陵宣旨,将崇德上皇之灵接到京都的白峰神宫里供奉。这种在日本历史源远流长的「怨灵恐惧」,使得大多数日本人对已故之人的坏话噤开其口,这种意识渗透在日本文化的所有层次中,甚至渗透到掌握现代社会秩序的法律之中。

好比说报纸曾经报导过,某对夫妇,透过房屋中介公司的介绍,在某地租了房子,但住进去后没多久,太太就经常受到幽灵的骚扰,究其因果,原来有一位棋士在这间房子里自杀,而房屋中介公司却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于是,这对夫妇要把房屋中介公司告上法庭,不知在法律上能否行得通。被请来准备要打这场官司的律师口气坚决地向这对夫妇说:“行不通。因为死是有尊严的,无论什么样的死都是有尊严的。”甚至,讨债公司也不喜欢向已故的死者家属讨债,原因是担心打扰了死者的清静,恐怕会招致不祥的噩运。

即便是死者,我们在世的人,还是要敬他三分,由此可见,在日本人的文化心理中,死并不只是中国人所讲的“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对日本人来说,死是一种全方位的肯定,它赋予死者完全肯定的尊严。

从很久以前,日本人就一直对灵异的事物特别有兴趣,有些人相信只要将鬼怪的造形具体地描绘出来,就可以限制其行动,不再到世间作乱,距今三百年前的江户时代,当时的画师流行以这些妖魔鬼怪为主题从事创作的活动,因此有所谓的妖怪画或幽灵画的作品出现,忠实反映庶民生活的情形以及当时的人们面对恐惧与未知事物的心态。

在日本的幽灵画中,大部份幽灵都没有脚。江户时代中期,以圆山应举的无脚幽灵评价最高。此后对于幽灵没有脚的说法,已成为定论。所以,一般人的印象中的幽灵,都是自由地飘来飘去,如入无人之境。幽灵拥有各种的灵力,运用此力量便可杀害其仇人,达到复仇目的。使用灵力的时候,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随时随地可以出现

二、不受任何武器威胁

三、具有透视的能力

四、能用金色的绳子把敌人绑住

五、即使狭窄的地方也能轻易通过(注一)

只是时代的产物,在不同的大背景下,就失去了应有的用途。通常都是一个披着白色布的样子,在夜晚间出来吓唬人!从圆山应举、河锅晓斋到葛饰北斋、歌川国芳(注二)等人创作的浮世绘当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形形色色的幽灵模样,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不尽相同,后人把这些幽灵画搜集成一本很精致的《日本幽灵名画集》(注三),妖怪漫画家水木茂还写了一篇序〈可以简单地看见幽灵的方法〉介绍这本书,他认为要见到幽灵可不容易,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捷径,看幽灵如何在日本人的心中留下他们爱恨怨憎的形貌,不仅可以体会到与幽灵实际接触时的滋味,更可以透过画册的浏览与形形色色的幽灵相遇,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

本章完。

上一章 彩子瓢虫·其一 物语系列最新章节 下一章 彩子瓢虫·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