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国之英雄传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架空历史  邀请驻站 

第七章 买官制度

三国之英雄传

汉都方面,宦官在刘宏宠幸下势力大肆增长,张让组织的十常侍更是如日中天,十位宦官统领全部成为了刘宏的心腹,刘宏对待十常侍的宠幸程度甚至于尊张让为“阿母”,称另一位宦官统领赵忠为“阿父”的荒唐程度。

  由于十常侍的地位日益增长,宦官的地位也随之增长,民间一些生活不下去的百姓甚至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宫里当太监,以此补贴家用,这么一来,宦官的队伍居然达到了上万人。

  而早些年刘宏曾经下令让十常侍所统领的队伍各个装备都必须向禁卫一样,因此随着宦官人数的增添,国库里的资金也在随之减少。

  上朝!张让扯着尖锐的嗓音,接着,堂下百官就是一阵跪拜,虽说十常侍各个备受宠信,但真正能够上朝的就只有张让和赵忠二人。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只不过是一个形式,对于这些读死书的大臣而言,就算没事他也会给你找事,不硬生生的把时间拖到辰时结束,他们根本不可能会让早朝结束,有时感觉来了,还有可能给你拖到午时。

  至于他们拖延的方法嘛,则是对一件事务进行辩论站,双方给派出几名成员进行辩论,或者说是骂街。

  不过今天,他们没有机会拖了,因为今天真的有大事发生,他们一个个的脸上尽是愁眉苦脸。

  主管国库财政的大司农朱儁迈着沉重的步伐站了出来,他所禀报的事情令众人面色一寒,国库面临枯竭,这对于本就处在危机边缘的大汉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诸位爱卿有何办法?”

  “陛下,老臣以为应当解散宫中黄门卒,随后应当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大肆发展洛阳商业。”

  司徒王允刚一发话,就得到了全部士人的支持,如今,十常侍的地位日益见增,其危害也在慢慢增加,偏偏刘宏对此一点察觉都没有,反而还对宦官亲信无比,其中,张让升为黄门侍郎,赵忠升为大长秋,其余八位宦官统领皆为中常侍。

  其他的还好说,大长秋的职务是后宫官属的负责人,历来也是由皇帝最为亲信的宦官统领,这没什么,但是那八位何德何能,各个成为高级太监,这些宦官不仅仅把爪牙放在朝堂上,还将手伸到了后宫,宦官和妇人干政,这是他们最看不得的事情。

  刘宏也在思考着王允的提议,毕竟这黄门卒自成立以来确实是耗资巨大,尤其是最近黄门卒愈来愈多,就连刘宏都有点不放心了。

  “张爱卿以为如何?”

  “黄门卒本就是小人为陛下组办,陛下想散就散了吧。”

  张让恭敬无比的答复令刘宏很是满意,要把黄门卒解散,张让怎能不心痛,他怎会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操办的一切就此解散?但是眼前的这个局势就摆在面前,纵然是他在不愿意都必须同意,与其让陛下下旨解散,不如直接顺了陛下的意思。

  但是,张让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既然王允这些人已经开始针对自己,那么他也要做出一些反击才是,想要扳倒他们,未必要在朝堂上挣个输赢。

  “陛下,小人还有一良策,可保大汉十年之内不闭担心国库枯竭一事。”

  “快快道来!”

  十年之内国库无忧,这种事情别说是刘宏了,就连这些大臣眼前都一凉,自己削了他的兵权,没想到这些宦官还有以德报怨之心。

  “朝堂之上还有这么多的空官职,陛下下旨昭告天下,将这些官职高价卖出去,这样一来,乡间一些想入朝为官的商人也就有了入仕途的道路,而陛下也能源源不断的收取买官的费用。”

  刘宏面色凝重,如果真要按张让这么说,自己不但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费用,等那些商人入朝为官后还可以用他们的本领来为大汉再赚一笔,这么一来别说十年,或许二十年都不缺了。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啊!商人出身低贱,况且懂商不一定懂政,如果让他们入朝为官,那朝堂以后岂不乱成一团!”

  太尉杨彪站出来投了反对票,如果大汉出现了买官入朝,那么朝堂上将会再出一派,那些商人花高价买到的高官,在这么联合一起对抗他们士人,杨彪害怕的是日后那些商人花高价买下司徒、太尉,朝堂上的一切高官,那么他们士人也只能无奈还乡,大汉还有几日可存?

  “陛下!臣等请陛下三思!”

  齐刷刷的一片官员全部下跪,这下到让刘宏陷入了两难的决定,说实话张让的提议他是心动的,可是刘宏也想到了,如果真的有人买下了司徒、太尉这些三公的官职,那么王允这些忠于汉室的人有何去何从?

  “陛下,小人到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三公九卿这些高官只要陛下开出一百万金的天价,自然无人会买。”

  刘宏眼前顿时一亮,这么一来倒是也可以,三公九卿几乎天价,让人望而止步,而那些下官辅官,则开出十万金的价格,随着官职越高所需金越高,如果真有土豪花两百万金买了三公,或者花了一百万金买了九卿,这么一来也不亏,相信王允他们也能理解。

  “陛下!万万不可啊!”

  这时杨彪又站了出来,朝堂之上凡是能够上早朝的官员全都是他们士人一脉,若是将这些人换成商人,他们日后的工作也会困难许多,鬼知道他们会不会阳奉阴违。

  “请陛下三思!”

  官员们再次集体下跪,这一下倒是坚定了刘宏心中的卖官制度,这些人全都是士人,其中以王允、杨彪、袁愧为首,只要他们三有啥提议这群官员就集体附议,让他这个皇帝不得不同意,如果将士人换下,他们不可能在如此嚣张。

  “此事朕心意已决,不用再议了!”

  “陛下!”

  见皇帝不同意,这些士人纷纷上前了一步再次集体跪拜,这是这些士人的惯用伎俩,由此一步一步靠近,直到陛下同意为止,其实此举与逼宫意义无二,但却无逼宫之罪。

  谁料,张让早有准备,在张让的示意下,待在后边的其余八个宦官统领领着黄门卒挡在了皇帝面前,在官员们的怒视之下将官员们一步一步赶下了龙阶,退到了他们本该待着的位置。

  王允、杨彪这些士族的人心简直就在冒血,好一个张让,竟然用此举直接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将他们士族牢牢掌控的朝堂翻了个底朝天。

  ”陛下!老臣身感不适,恐大限将至,请陛下批准老臣告老还乡!”

  杨彪要告老还乡,那岂不是已经有了一个两百万金?

  在心中略微欣喜之后,刘宏又觉得有点于心不忍,杨彪任职期间并不任何过错,相反一直兢兢业业,如果批准杨彪离开,恐怕会伤了一大批老臣的心,这些人虽然处处顶撞自己,但也确实都是忠于汉室的忠臣。

  难不成要他一个皇帝对臣子道歉?然后挽留他留下?这么一来自己这个皇帝还做不做了?日后这些大臣一有情绪动不动就要告老还乡。

  “杨爱卿,可是朕对不起你?”

  “老臣不敢!”

  “告老还乡一事,真不批准,你先回去好生休息几日,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请教杨老,还望杨老能够原谅朕!”

  杨彪不敢相信的看了看刘宏,但眼中的亮光很快便散了下去。

  早朝结束,官员们陆续离开,杨彪浑浑噩噩,随着这一次突然被张让摆了一将,士人算是完了,大汉也不久了。

  十常侍上奏皇帝采取“买官制”,顾名思义,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就能做官,废除了士族举荐制,天下商人都带了足够的金银前往帝都,一时间,帝都人满为患,大街小巷都是商人的马车,卫尉,大司农,执金吾一时间忙成一团。

上一章 第六章 荆襄书院 三国之英雄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 鬼才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