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玄都花令
本书标签: 古代  五组邀请驻站  原创小说     

第三十三回,烟雨蒙蒙现刀兵(二)

玄都花令

终于妆扮完毕,无情望着镜中的自己极尽雍容华贵,一身艳色的衣裙,宫绦上挂着玉佩,髻上的点翠头面发着冷光。

何嬷嬷“姑娘,一切都妆扮好了,我们去见夫人吧。”

嬷嬷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想让无情搭着起身。

无情也明白她的意思,借力起身,站了起来。

夭君“耽误了这些功夫,让贵人久等了,待会儿还需嬷嬷替我说说好话。”

何嬷嬷“我们夫人向来不局小节,从不计较这些,姑娘多虑了。”

无情笑了笑,搀着嬷嬷的手出了门,帘子一掀,门外的士兵都收了刀剑,丫鬟黄门皆跪在地上,行着叩拜大礼。

无情当时便惊着了,她才十六岁,年岁轻,受不了如此大礼,没得折了福寿。

老嬷嬷看出了无情的疑虑,只在一旁劝慰着。

何嬷嬷“姑娘莫惊,这都是夫人先前吩咐过的,奴才们也是按规矩办事。”

夭君“嬷嬷说的是,只是这叩拜大礼,夭君委实受不住,只怕有损福分。”

何嬷嬷“姑娘若说这个,那真真是多虑了,姑娘福泽深厚,怕这些做什么?”

何嬷嬷“姑娘莫要胡乱担心了,夫人还等着呢。”

夭君“有劳嬷嬷尽心与我说这些,请嬷嬷向前引路,夭君随后而行。”

何嬷嬷“不敢如此,此乃僭越之过,姑娘只需随着仪仗走就好了。”

无情顺着嬷嬷的指点望去,果真望见了十二盏花灯,旗幡,见了这种阵仗,也只能端着架子在前头走着,身后的丫鬟帮着拉裙摆。

带着那身繁重的佩饰,无情终于随着仪仗找到了嬷嬷口中的夫人。

她正凭栏坐着,因着下了雨,河面上雾气重重。

那位夫人戴着帏帽,无情窥不见她的面容,只是依着礼数行了礼,站在那里,静静等待着。

嬷嬷带着乌泱泱的一群人从屏风后撤走,屏风前只留着无情与主人家。

落秋“莫要拘着礼数,且坐下吧!”

无情看着这方对坐,觉得有些僭越之过,不肯就坐。

夭君“并非奴婢拘着礼数,夫人身份尊贵,奴婢实在不敢与夫人平起平做。”

落秋“何必自轻,我请你而来,依的是主客之道,你是客人,为何不能与我对坐。”

夭君(行了一礼,笑着)“谢过夫人赐座。”

妇人为无情沏了一盏茶,轻轻推到了无情面前。

无情食指在桌上叩了三下,表示感谢。

落秋“旧时陈茶,姑娘莫要嫌弃。”

无情端起茶盏,先闻其香,后品其味,举止十分从容,未有失礼之处。

夭君“夫人实在客气,此茶仍极品,汤色清明,气味幽香,口感醇厚,实是不可多得的极品春茶。”

落秋“看来姑娘也懂茶道。”

夭君“幼时与姑姑学过一些,却不及姑姑三分,在夫人面前卖弄了。”

两个人凭栏对坐,河上雨歇雾浓,河风习习吹过,搅得帘幔纷飞。无情总觉得这位贵人请她前来绝不只是为了品茶赏景,却又不知道对方真正的目的,内心虽不至于惶恐不安却仍有一丝焦虑。

那位贵人摘了帏帽,露出了本来面目。无情看清容颜,连忙下座行礼。

夭君“原来是夫人,夭君失礼了。”

落秋“姑娘不必拘礼,且坐下饮茶,小叙二三言。”

无情依言坐下了,又是相顾无言,彼此沉默了良久。

落秋“姑娘此行要去往何处?”

夭君“回苏州老宅看看,不过是故地重游,一解乡愁罢了。”

落秋“血脉相传,你们这些年轻人是该回去瞧瞧。”

落秋“姑娘幼时在苏州呆过吗?”

夭君(摇了摇头)“我从记事时便与姑姑住在山上,那时年纪小,也不知道在苏州待没待过。”

她这话说的模棱两可,究竟在苏州待没待过,没有明确回答,也没有明确拒绝。回答是模糊的,听者做何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可妇人久居庙堂,诛心之术亦是一把好手!妇人一番打探下来,便知道无情是个城府颇深的女子,若用诛心之术怕也是不好套出话来。

那妇人却也不想如此勾心斗角,斗了半辈子,争了半辈子,如今便安想晚年吧。

可内心却又对这言家唯一的血脉有一种莫名的感情。妇人站起身来,缓缓行步,此时河雾散,艳阳照,妇人腰间佩的玉玦更显华贵。

因为隔的远,无情也看不清玦上雕的纹路,只觉得十分精细繁杂。

落秋“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妇人凭栏叹矣,眼底流露哀思。无情下座,亦是凭栏站定,沏了一碗茶,浇在地上,又沏了一碗,抛洒在河面上。

落秋“姑娘这是?”

夭君“祭拜先祖,夫人这是?”

落秋“祭拜故人。”

两个人望着江水,各自想着心事。

姑姑,无情终究辜负了您的心愿,去探寻了所谓的真相,事到如今,我也不怕万劫不复了!姑姑,血海深仇焉能不报?姑姑若泉下有知,便护佑无情此行能够如愿而归。

言卿,你我曾是莫逆之交,先有血缘之亲,后有君臣之谊。当年伐徐相,振海防是何等的风光荣耀,我却没想到后来,我的侄儿会害了你!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心中自然有怨。你又是辞官又是隐居,可那些人又岂会放过你?

如今,你言家唯一的血脉现身,背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世间安得两全法,若要复仇,往后就只能在刀尖上过日子!若要安稳一生,却也只是奢望,她的姓氏便注定了她一生决不会安稳渡过。言卿,我今擅自作主,将她认下,护得了一时是一时吧。

落秋“姑娘祖上可是姓言?”

夭君“夫人,在下夭君,祖上姓“姚”。”

妇人叹了口气,从腰间取下玉玦,寄给无情。

无情一看玦上刻的龙形纹,上头还有一个小小的“琰”字。

夭君“原来是大长公主,无情失敬。”

落秋“言无情,你姑姑可是言卿?”

夭君“是。”

落秋“这么说来,你应该唤我一声姨婆。”

夭君“不敢,殿下皇室血脉,无情不敢高攀。”

落秋“你母亲是我外甥女,她唤我一声姨母,你自然要叫我一声姨婆。”

落秋“说起来,你们家与我也颇有些渊源。”

落秋“当年,我的嫡亲妹妹嫁给了你的祖父,我的外甥女又嫁给了你的父亲,你身上流了一半的皇室血脉。”

夭君“既然有姻亲血缘,又为何要自相残杀。”

落秋“你若愿意,我今日便认下你。”

夭君“殿下这样大张旗鼓的,怕是由不得我吧。”

夭君“只要不是言大小姐的身份,其它的听凭殿下吩咐。”

上一章 第三十二回,烟雨蒙蒙现刀兵(一) 玄都花令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四回,逃亡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