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神主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人  原创女主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神兽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神主

一、逐渐被妖魔化的神兽——九尾狐

《山海经》中,九尾狐是青丘特有的三种异兽之一。“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一》)书中的九尾狐,兽性未脱,吃起人来毫不含糊。但药用价值很高,要是有幸吃了它的肉,可辟妖邪毒气。传说,九尾狐是渴望过人类生活的,而狐狸要修行一百年才能多出一条尾巴,修行千年才可能长出九尾来,而只有九尾的狐狸才能幻化为人类,九尾狐可谓狐精中的最高品级。

到了明代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九尾狐妖已经彻底成为妖媚祸主女子的象征。于是,从九尾狐涂山女到九尾狐妲己,九尾狐的神圣和光荣被彻底磨灭了,逐渐被妖魔化的九尾狐成为最媚、最坏的女人的象征。

二、逐渐被遗忘的神兽——毕方

在《山海经》中,毕方是随时会喷火的家伙。《山海经·西山经三》中说:“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山海经·海外南经》中也提到:“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这里说到了毕方鸟长着一副人的面孔,有一个白嘴巴,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子,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会发生怪火。

上古神话传说中,毕方鸟为黄帝卫车之神鸟。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看到蚩尤的影子被一股疾风吹动,快速地析出一部分,逐渐凝结成手臂伸向自己。黄帝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哀叫着抬起手,用袖子遮住脸,试图阻止蚩尤的袭击。就在这时,一阵红光闪过,象群便得了命令一样停下了沉重的脚步。黄帝放下袖子再看,黑色的影子已经消散,远处,一只红色的大鸟越飞越远。四周安静了下来,连草叶生长、蚯蚓呢喃的声音也听得到。

多年以后,首席大臣风后才向黄帝提起了那只红色的鸟。他说,这只鸟名叫毕方,形态与鹤相似,习性也几乎没有区别,因此有时被误认为是只有一条腿的鹤。毕方的羽毛是深浅不一的红色,喙相当宽大,黑色并带有白色的花纹。正是这只鸟,将黄帝征讨四方时杀死的敌军封锁在泰山之中。当然,借助这只鸟也可以将那支亡魂组成的军队释放出来,只是博学的风后不知道方法罢了。从那以后,一共过了四千六百年,毕方再没有在中原王国出现过,它成了逐渐被人们遗忘的上古神兽。

三、逐渐演变为成语的神兽——巴蛇

在《山海经》中,少辛是一种草药,长在蛇谷上面。“浮戏之山……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山海经·中山经》)而巴蛇确实也是蛇,但一点都不胆小,甚至还很凶残。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这样的巴蛇很厉害,能吞下大象,吞吃后三年才吐出大象的骨头。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要想吞象,当然是不自量力了。后来遂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成语———“巴蛇吞象”以及“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

四、泣泪成珠的神兽——鲛人

《山海经·海经·海内南经》卷十当中如此记载着:“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注:离耳,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其中的鲛人外表是人头鱼身,长着四只脚的鱼,后来传到了日本,成为人鱼最原始的形象。

《山海经·大荒西经》还提到一种“鱼妇”具有死后复活的神力:“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鱼妇的状态似在半枯半荣之间,而且“死即复苏”,这可以看做是娃娃鱼的冬眠习性在神话中的反映,“死”即冬眠,“复苏”即醒来。传说鲛人生在南海,善于纺织且歌声甜美。它们的一旦哭泣,泪珠留下来就会变成美丽的珍珠。且它们的脂肪可以做成油灯,据传万年不灭,被称之为万年灯。

除了上述人物,《三生》中还有不少人物原型如迷谷、烛阴、凤凰等,以及青丘、昆仑虚、后疾山、桃林等地名都能从《山海经》中找到记载。

问一下?你们希望谁当男主?如果你们不说的话,我都自己内定男主

上一章 三生三世的武器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神主最新章节 下一章 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