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对君洗红妆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言情  多结局     

第二卷 第十一章 无名之士

对君洗红妆

从醉莺轩走出,心中微微松了口气,美人唇若能畅销,打出名声,自然能赚不少银两,倘若不行,便再想其他的招吧。

正想着,却感觉前方带来一阵风,携着些好闻的松柏味,一抬头,却看见了个不可多得的俏郎君拦住了前方的路,一双桃花眼多情又妩媚,过薄的嘴唇却又使得此人多了几分无情和冷漠,如此俊俏,偏又身着一身戎装,未出声便觉得一股威压扑面而来。

我见这人毫无让路的意思,便自行往左走去,又是一瞬,这人又移到我面前,挡住了我的去路:“这位公子,找我有事?”

那男子的眸子暗了些许:“江姑娘这次又要玩什么把戏?”

我怔住了,这人看样子认识江婧年,蹙眉道:“还请公子见谅,我自前几日大病一场后,有些事和人便记得不太清了,影影绰绰的,十分不明朗。”

眼前的男子听了这话,笑了,这一笑却似乎冰雪消融,漫山桃花开一半的迷人眼:“哦,不知江姑娘可忘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

我摇头:“父母养育之恩岂敢忘记。”

他听完嘴角含着一丝冷笑,却也吹皱一池春水:“可曾忘记洛家二郎?”

不知如何作答,只是下意识的摇摇头。

那人见此,逼近了几分,一股松柏香倾入肺腑:“原来谁都没忘,只是忘了我。”

我喃喃道:“想必是和公子相交甚浅,故而才记得不真切。”

男子收起笑意:“江婧年,这又是你想出来的新法子?欲情故纵,你倒是比以前聪慧了些。”

话音刚落男子便转身离去,我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寒意四起,这人,似乎对我,或者说,对三姑娘有着很深的敌意,我也不知这男子姓名,想打听也无从打听起,只能以后多加防备了。

摇摇头,有添了一份心事,只能叹口气,继续往江府的方向走去。

而此时那男子并未走远,身旁一男子抱拳问道:“爷,可需要属下调配人手?”

他打断:“不用,你让黄组派几个人,调查一下苏宛凝。”

“可是江姑娘做的美人唇,属下怀疑···”

他再次打断:“不必多言,照我说的去做。”

随着那人的走远,男子嘴角冷笑又起,声音冰寒不带一丝温度:“江婧年,逃得过一次逃不了一世,我定让你身败名裂!”

等到我回府之后,一切相安无事,父亲,夫人也没使人唤我,心下微松。

“姑娘,往后这往外送口脂的事情,还是让我来做吧。”

知书也点点头:“我来做也可以。”

我笑着摇摇头,这两个丫头要是知道我去了醉莺轩,还不得吓着,之后指向角落:“墨画,那我放了个盆子,你时不时帮我注意一下,等过了大概半旬,你提醒我一番那是我准备做玉簪粉的米浆。”

墨画点点头,知书又道:“姑娘可是饿了?我去厨房给姑娘要些点心垫垫肚子。”

我扑哧一笑:“心心念念往厨房跑,为这我呢还是为着自己馋嘴啊。”我正说着,门开了。

进来之人满面愁容:“江婧年,你到底要生多少事才甘心!”

知书和墨画慌忙屈膝俯身:“二爷安好。”

二爷啊,想必这便是江婧年一母同胞的江景初了,昨日听知书和人闲话,提起这江景初在数百里之外的白鹿书院习书识文。

“哥哥,你归家了。”

江景初毫不留情脱口而出:“哥哥?我倒情愿没有你这个丢人显眼的妹妹。”

这话说的便有点伤人了,我挥手让墨画和知书先行退下了。

“今日并非节假,哥哥怎的不在书院,反而归家了?”

江景初冷笑:“还不是被我的好妹妹连累了名声,我又没有妹妹这般厚脸皮,只得回家暂避风声了。”

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倒是妹妹连累哥哥了。”

“果然如长姐所言,妹妹这次落水之后,变得懂事了些。”

我倒注意到了江景初提到江大姑娘时的神情,柔和了很多,语气也多了几分尊重和亲密。这倒是奇了,一母同胞的兄妹不亲,反倒是和家中嫡女似是亲生姐弟一般。

江婧年自己的行为举止固然有问题,只是其中的怪异也少不了江夫人和江大姑娘的挑拨。

我敛眉含笑:“多谢哥哥关心。”

江景初又现怒容:“你若能学到长姐的一分,娘地下有知,也会开心的,如今又做下这等败坏门风之事,害的我在书院被旁人指指点点,看我笑话。”

脑海中似乎有一缕怪异闪过,却很快略过,我还没来得及抓住,我慢条斯理的喝了个热茶,舒适的眯了眯眼:“白鹿书院和京城恐怕是相隔甚远吧。”

江景初硬邦邦的接话:“光是回的路,快马加鞭,也废了我两日功夫。”

“我这落水的消息倒传的快,不过几日都传到千里之外的白鹿书院了。真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江景初皱了皱眉头:“你阴阳怪气的想说什么。”

“哥哥不觉得其中很有蹊跷吗?我落水不过几日功夫,便连白鹿书院都知晓此事了。”

江景初大怒:“长姐还道你都改了,我看你还是顽劣不堪,不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花了心思去想那些子门门道道,这般不知羞耻,以后快没要说是我江景初的妹妹。”

我冷眼旁观:“哥哥何出此言?”

江景初拂袖而去,扔下一句话:“我看你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我并未出言挽留,而是坐在桌旁安静的捋了捋思路,江婧年落水不过三四日,按理来说在自家府里落水,消息应当是能捂住,若是江夫人有心将这消息传了出去,纵然能快速在京城掀起碎言碎语,但白鹿书院和京城相隔甚远,减去江景初回府的两天功夫,再加上京城的风言风语,想传到白鹿书院,最起码也要去两天功夫,这当中就很有门道了。

也就是说,相当于江婧年一落水,白鹿书院就几乎同时知道了这个消息,我抿了抿嘴,这又不是一千年以后的世界,没有网络手机,如何能这般及时,这只能说明,江婧年的落水并非意外,而是有预谋有策划的。

我想了一柱香的功夫,决定稍稍打听一下当日的事情。

这几日看下来,知书的消息灵通,我也能先了解一二,从知书口中了解到大体情况,再从中抽丝剥茧,问问墨画。

我只说那日受了大惊,不太记得当日的情形,让知书细细给我说来,知书这丫头果真是个多言的,连那日哪房婆子偷懒没刷马桶都一一说来,絮絮叨叨说了有小半个时辰。

又想了半晌,才将墨画唤了来,点了七八个重点一一追问,这一下便体现出墨画和知书的迥然不同了。

知书消息全面却杂乱不已,墨画知晓的显然少了很多,却一环扣一环,毫无赘述,心中似乎明朗了一些,按照这两个丫头所言,我那日投湖自尽实在蹊跷。

江婧年和洛家二郎的婚事,是自尽的上个月月底定下来的,江婧年自己也知道,也并未大吵大闹,该吃吃该喝喝,并无不妥之处,期间对江夫人和江大姑娘都是笑脸模样,不掺杂什么怨恨之意,至少面上是看不出的。

却在几日过后的某一日午后,突然就在府中最偏僻的水云湖中被婆子发现了,说来也够巧的,那湖平日里没什么人来往,那婆子向偷偷去那里摸鱼,烧了改善伙食,未曾想鱼没捞到,却发现了自家的姑娘。

按照知书所言,也是姑娘福大命大,不然早就魂归西天了。心头略略染上一丝悲凉,她又怎么会想到,她家姑娘真的就香消玉殒了,现在在她躯壳里的早就是另一个人的灵魂了。

我在房中静心思索了好一会,却愈发看不透这场落水自尽的局中有谁参和进来,因为从这几日翻阅江婧年留下的手稿之中,可探得着姑娘的才情是不俗的,只是她字里行间都有一种对富贵奢华生活的向往,这也不怪她,一个庶女,在主母的放纵引导下,有哪里端庄得起来。

这样一个有些才华,又向往富贵的姑娘,我不信她有这个勇气与寻死觅活,再者虽传言中洛家二郎是个痴傻无用的,横竖家中有金山银山,这江阿年嫁过去也可是个富贵闲人,岂不自在?

上一章 第二卷 第十章 美人温怒 对君洗红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卷 第十二章 玉面罗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