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春,是关不住的
本书标签: 现代  七组邀请驻站  念俊邀请驻站     

旅行札记 第十三章 寻找我的一柬钟情

青春,是关不住的

旅行,就是一场修行,关于金钱、关乎心境,更与缘分有关。本来很想去埃及,最终由于时间原因放弃。还记得在某个夜晚,拿着一个地球仪,坐在沙发上看我们临近的国家有哪些是还没有涉足的,为此还被我妹妹嘲笑一番。最终,隐约听过的吴哥,还有脑海里蹦出的神秘、沧桑的字眼,让我当下下定决心去柬埔寨。

2月1日,带着轻松的心情,开启一个人的旅程,为着正午的便宜航班窃喜。 当地时间15:20抵达金边机场,比我们国家慢一个小时的当地时间,让我觉得特别开心,总觉得自己多挣了一个小时时间。机场很小,从机场出来连换汇的地方都没有,找了机场旁边的正规的士站,出示青旅地址,对方报价15美金,然后工作人员很热情地送我到的士停留点。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所见之人真诚的笑容、贴心的服务,让我感受当地淳朴的民风。在的士上,感受金边的风景及塞车,低矮的建筑加上随处可见的摩托车,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可想而知。 入住金边比拉宝青旅,放下行李就到餐厅用餐,一杯美式咖啡、两份高棉主餐(饿了一天的我,觉得自己胃口大开,几乎可以消灭一头牛),对着青旅泳池用餐,放眼望去全是欧美国家的人。犒劳自己的胃之后,趁着夜色未浓,感受一下金边的夜。不擅长辨认方向的我,只能一条路走到底,从20度的广州到30度+的金边,夏暑从地面、空气中、车辆尾气中奔袭而来,一路上卖椰子水的几乎每隔5米就有一家小商贩。街道说不上干净、整洁,而街头的大排档就这么兴盛起来,管他尘土飞扬,理他车来人往。就这么看着这满满的烟火气,与无数车插件而过,我竟也不觉得无聊,此时,新鲜感与好奇心,让我也全然忽略了风险。走到万豪酒店门口前等红绿灯的时候,习惯性地拿出手机,保安看不下去忙过来告诉我赶紧收起手机,小心飞车党,此时,我才意识到风险,不禁感谢这个善良的大哥,也提高了几分警惕。就这么没有目的地地走着,竟然走到了独立广场,对比网上的照片,夜幕之下,独立广场更多了一分威严与庄重。

金边的停留时间2个整天已足矣,去金边大皇宫,看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感受这个国家最奢华的建筑;走进柬埔寨国家博物馆,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建筑及文化;到吐斯廉屠杀纪念馆,了解红色高棉时期的恐怖政治,罪行累累的执政党,如何荼毒人民,如何残害知识分子,了解这个多苦多难的国家;最后到皇宫旁边的河边漫步,思考这个历经苦难后的国家涅槃之后的宁静与祥和,对历史与人生的另类感悟。

在大皇宫,走走停停,阳光的炙烤让大皇宫的金碧辉煌越发凸显,累了就找个阴凉的地方,感受微风拂面的感觉,细细看看这些精美的浮雕。走进文物展览馆,残缺的文物在昭示着岁月的痕迹及历史的沉淀。在吴哥窟模型前驻足思考,对即将到来的暹粒充满期待。最后,拾起一朵鸡蛋花,细嗅花香,安静地发个呆,结束大皇宫的行程。

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租一个解说器,慢慢地看,细细地听,就这么泡一个下午,时光就这么慢慢地溜走,也一点不觉得惋惜。高棉建筑的典范,砖红色的建筑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百看不厌。跟着时间轴向,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对于每一位想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人而言,不可或缺。

唯独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的,是吐斯廉屠杀纪念馆。对这个国家而言,1975年到1979年的红色高棉时期,仿佛一个噩梦,不堪回首的过往。带着沉重的心情,跟着导读器走过这片饱含血泪、承载着多少人无声哀嚎及被暴虐结束生命的土地。从来不敢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或是相关文章的人,这次鼓起勇气走进这片血泪之地,也不知道自己忍不住哭了多少次,看完之后心情沉重得在这里停留了近1个小时久久不能平复心情。直面痛苦,对生命别有一番感悟。

最后,烈日之下在河边漫走,感受这里的生活气息。在河边蹲坐拍一个延时摄影,看旗帜飘扬。无意之中走进一间不知名的寺庙,东盟的标志及旗帜鲜明,这个刚结束内战20多年的国家,相信未来会是在和平的庇佑之下,平和、安静地生活。

乘坐小面包车,从金边到西哈努克,5个小时的车程10美金,看看这一路的风景,看看书行程也很悠闲自得,几乎忘记当天是我们的除夕。金边素来给人脏乱的感觉,但是到西港,脏和乱越发明显,因为城市在建的建筑很多。在西港,最适合的方式就是,慢下来,静下来,去听海,去踏浪…

第二天定了最早的船去高龙撒冷岛。细细的白沙,清澈的水,发发呆都是美好的。不会游泳的我,只能看别人撒欢,幸好我找到了我独有的技能,给岛上的狗狗拍照,或趴在沙滩上旁若无人地嗜睡,或呆坐在沙滩上看着人来人往。在回去的码头上,延时摄影记录西港码头红霞满天、云随风动、日落的每一个瞬间变化。

在西港的余下两天,就在附近的海滩走走。最有名的就是Otres Beach,一个人行走在沙滩上,感受潮水涌上来的感觉,海水随着日温变化,细心的感受身体的感觉;听听歌,旁若无人地大声哼唱,就让声音淹没在海水里、空气中,就算不音不全、音律不齐也没有关系;看看沙滩上嬉戏的孩子和趴在沙滩上边晒太阳边看书的闲适。

百看不厌的日落,总给人很多的幻想,感慨自然之美。西港的3天,就在一个人的度假里慢悠悠地过去,没有纷争,没有侵扰,正好! 终于来到了此行最为期待的城市——暹粒。干净、规划整齐的街道,友善的人民、真诚的笑容,瞬间将此行的幸福指数提升。入住青旅,先到天台上赏一回落日,看夜幕缓缓降临,吴哥夜市的喧嚣随着暮色渐渐热络起来。一个人随处游荡,浓厚的生活气息,一杯shake,饱足饭后,再到天台上喝着吴哥啤酒,与中国妹子聊聊天,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看着稀疏的星星,感受微凉的风,很怡人。 凌晨4点起床,为了吴哥千年的日出,这个历经历史沧桑,被遗忘于密林中的王朝,一段辉煌的历史,一段历史的见证,一抹新生的日出在这千年古城中,吸引多少人前来观看。吴哥窟的古旧,莲花池的浅浅清池,漂浮着的莲花,平和、静谧。虽然没能看到预想中的日出,为着这眼前的震撼人心的建筑,一切都值得。走进吴哥窟,长长的步道,延展开来,两旁坍塌不全的大石,或是残缺的雕塑,墙壁上有些模糊的浮雕,隐约可见的轮廓,历史从来不会说谎。匆匆走了一圈,竟然在一个门框看到初升的红日,挥洒在这片曾经辉煌的王朝建筑上,忍不住闭目驻足,想象千年以前,这里是怎么样一个繁荣的景象。然而,时光不允许我太多驻留,仿佛这是一段怎么都探究不完的历史。

巴戎寺,因高棉的微笑而闻名。四十多座高塔,一百多个笑脸,看尽世间繁华,看尽历史变迁,经历了杀戮而后重生,如此平静祥和,神秘。一层层的门栏,曾经有多少古人在这里流连,又有多少进人在此驻足参观。

茶胶寺,高耸的建筑,砂石建筑的典型。长长的通道,高高的围墙,仿佛能连接古今,背倚长墙,闭目感受清晨8点的阳光挥洒在这里,柔和而静美,绕着茶胶寺走走停停,旁边树立着一块立牌,中国资助柬埔寨进行复原工作,并拿出复原前后的照片,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在上扬。高高的塔寺,陡直的阶梯,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攀爬着,专注于脚下,专注于我心,仿佛一条朝圣之旅,神圣而专注。

崩密列,一个距离暹粒市40多公里的地方,被原始密林掩盖时间最久远,也最为神秘之处。坐突突车2个小时15分钟,才到达。看沿途风景,简单的建筑,平常百姓生活似乎能被你一眼窥见。路旁时而密集分布的烧烤摊、小卖部。散落的大石,坍塌的塔,依稀可循的护城河,黑暗不可见五指的路,多了几分神秘感。一片片的热带密林,围蔽在这近千年的建筑内,静坐一隅,感受阳光穿透树叶的力量。安静得刚刚好。

塔布隆寺,不知是树撼动了建筑导致位移,还是树支撑了建筑保证它的挺立,树与大石相嵌相生。穿过一个个们沿,窥探外面的世界,新生植物与古旧建筑在这里就是一个循环的系统,相濡以沫,相伴相生。

罗洛寺作为砖石建筑的开启,是吴哥早期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四座塔都在围蔽修建,小小的寺院,正门一颗大大的鸡蛋花树,花朵儿特别大,散落一地,似乎以此欢迎每一个到访的游客。右手边的5颗高大的菠萝树,硕果累累,驻足细嗅,风中都是甜甜的味道。这里的生活气息浓郁,还有释迦摩尼的成佛记,壁画生动,从墙壁到天花,细细雕琢,不得不感慨画者的巧夺天工。从蒋勋老师的书中得知,这是从印度教转信大乘佛教时期的建筑,所以别具意义。

在暹粒的第三天,以比粒寺看日落结束满满的行程。日出与日落,总能以迷人的姿态吸引你,怎么看,都觉得不够。从5点大6点,每一刻的等待都变得满怀期待。看着日落一点点下沉,天边从蓝色变为红霞满天,太阳由明亮变成血红色,色彩的变幻,夜色的转变,自然的神奇总让人忍不住不停探究。

2次小吴哥日出之行+1日崩密列及日落之旅,总觉得意犹未尽。回国后看蒋勋老师的《吴哥之美》,总有一种想再去一次的冲动。

暹粒第四天,市区晃荡。偶遇含苞待放的寺,位于暹粒市区,是富豪捐建的,居闹市而静谧,金碧辉煌的建筑,颇有雕梁画栋的感觉。

最后,转到暹粒河边晃荡,回到吴哥夜市,吃一杯炒冰,到青旅天台再拍一轮日落,就这么结束在暹粒的日子。

一座千年古城

曾经的辉煌历史,已然成为过去;

一个贫穷的国家

遇见最美的微笑,依然平和幸福。

上一章 旅行札记 第十二章 走进意大利,感受文艺复兴 青春,是关不住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