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春,是关不住的
本书标签: 现代  七组邀请驻站  念俊邀请驻站     

旅行札记 第五章 吉隆坡的日与夜

青春,是关不住的

不可预见的事情,才改变未来。

计划之外的旅行,或许收获更大。

吉隆坡的到访,完全是计划之外的行程,原本计划从尼泊尔直接飞回西藏,为期4天的高海拔、低人群密度旅行,最终因为担心高原反应及机票问题,转而投向低海拔、炎热的城市游。这意外的旅行,甚至可以说是附带的行走路径,带给我的感受一样深刻。

Day1:加都-吉隆坡,在加都的时候,手表一直显示北京时间,一方面是为了及时知道父母在干嘛,方便在更适合的时间跟家人联系,二是有手机时间显示加都时间后手表时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从白昼到黑夜,这次特意选择的窗口位置,因为一个尼泊尔小年轻比我先入座,看得出来他是第一次坐飞机,从兴奋程度、对于飞机上餐饮的熟悉程度可以得知,想想6年前第一次坐飞机的自己,全然可以感受得到窗口位置的意义及价值所在,所以就不要求坐回既定位置,安静地读完《没有岁月可回头-新西兰的日与月》。这本书就是机场和飞机上的消遣书,在加都旅行的时候全然没有翻过。看到记者的打工及旅行日记,给了自己很多的触动,特别是住青年旅馆的一段经历,让我产生了一定的共鸣。邻座的小伙子,应该是跟一群朋友都在吉隆坡转机,带着工作签证外出的。一路上兴奋不已,彼此用尼语交流,也听不懂空姐的中文,我也就简单地充当一下翻译加上身体语言来传达。期间,偶尔感觉有眼光在注视着我。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在拍照,果不其然,在临下飞机的时候,他们特别诚恳请我跟他们合了几张影。想想我在尼泊尔,也总找当地人合影,也就乐意答应了。落地吉隆坡,已近9点(因为加都延误了1个小时),过境的时候,竟然遇到一个大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跟我确认我是不是中国人,问我会不会说英文及停留时间。然后要求我出示回程机票(打印出来资料放在旅行箱,在加都时间太匆忙没有及时从行李箱拿出来),我解释网络打不开,他嗤之以鼻地说: That is no excuse. 我很气愤,感受到不被尊重,回击说:I tell you the truth.然后打开箱子找到提前买好的当地电话卡,再到另一个窗口过境。这位大哥很nice,和善地问了我几个问题后,跟我说没关系,不用出示回程机票就给我过关了。经朋友推荐,在国内下载了Grab,并且注册好,当即打了一个车,并用英文跟司机电话及平台上的信息交流,倒也很顺畅上车。司机只会说英文,一路上简单聊聊几句,听说我是第一次到吉隆坡,特意带我去兜双子塔,还主动提出可以帮我拍照。临下车告诉他没来得及换马来币,是否可以收美金,他倒也很乐意,一计算车费,刚好20美金。

早早收到宿舍管理员跟我联系,并在下车点等我(之前已加过微信,告诉我定位)。入住公寓,特别干净、方便及舒适。同宿舍一个日本女孩尴尬地聊了几句,就洗漱休息。对于吉隆坡的初印象很不错(在booking上定的公寓,折合人民币一晚大概80元,厨房设备一应俱全)。Day2:旁边的马来当地读书的学生Sivanes和对面床的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婚庆公司的老板Dina,三个人一早就热乎起来了。Sivanes很热情友善地告诉我们在哪里换币方便又优惠,就此与Dina同行前往KLCC,这里相当于广州的太古汇,非常高端,商品琳琅满目。因为马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中国人占比25%,浓浓的中国年的味道。我们两人走走逛逛,互相拍照。中午就用一杯酸奶填饱了味道。下午则跟着Dina去她叔叔那里坐坐,叔叔是一家的士公司的老板,运营了很多出租车(接我们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延误了我们1个小时,的士不仅被查,更是被拖走了),也是一家小吃摊的负责人,请我们吃印度菜(除了我之外,都是用手抓饭吃的,Dina特别细心和照顾我,为了不让我显得太特别,也一会用勺子吃,一会用手抓),听听他们聊聊天,吃他们婶婶刚刚煎炸出来的香蕉糕和菠萝蜜糕,味道非常好。叔叔更是给我们又是准备水,又是买猫山王榴莲,比我在泰国吃的好吃多了。第一次吃这么纯正,这么甜的猫山王。下午司机送我们回去后,刚好Sivanes放学回来,我看到游泳池,跟她们聊起,三人一拍即合前往11楼游泳。一边游一边聊天,就这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大家说起饮食,竟然都是喜欢吃辣的,最后在Sinvanes的推荐下,三个人一起去吃印度菜,在路上拍了很多照片,她们得知我要去马六甲,路上还顺带告诉我坐车的地点。到达印度餐厅后,每人点了餐后,服务员拿来香蕉叶铺垫在桌子上,然后Sinvanes教我如何用餐,最后我实在觉得不能接受与适应,还是使用勺子吃饭。吃饭间隙,我们聊了很多各自的家庭及日常生活,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特别奇妙。彼此真诚、善良,偶尔幽默风趣,觉得生活之外,还能有这样的遇见,美妙得不可言喻。吃完饭后回到宿舍,Dina贡献了地铁路线图纸,Sivanes则帮我在备忘录上备注清楚每个站点换乘。非常详细、实用。更是在临睡前,一直坚持要送我到车站,要监督我吃早餐(晚餐的时候我任性点了一个馕,最终没吃完,成为早餐),怕我一天的折腾不够热量。最后觉得于心不忍,更是不想麻烦她们,告诉她们我一定看好路,吃完早餐再出门(因为Sivanes到10点才上课,Dina今天有工作安排)。

Day2:6点从公寓出发,遇到地铁工作人员(地铁4.8马币,兑换1人民币对应0.6马币),很热心重新指引了一条更为方便的地铁线路让我坐,进闸上车前还遇到一个在酒店工作会说中文的女孩,教我如何看下一站和方向。转乘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人,听我要去的地方跟他部分线路重合,让我跟着他走。地铁出来后,要换成前往马六甲的巴士,一名警察带了我一路过去买票(到alor joner车票11.4马币),很幽默也很有责任心。等候8:15的巴士,车上还有USB接口的插电口,非常人性化和便利,然而,我却忘记带数据线了,完全被自己蠢哭。到这里后本想叫个Grab送我到马六甲,谁知道竟然没有司机接单,无奈再转成公交车到Melacca Sentral(车费3马币),最后打了一个Grab到鸡场街大7马币,一上车就跟司机借充电宝充电。鸡场街浓浓的中国味道,让人仿佛到了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张灯结彩、处处显现农历新年味。在炎炎烈日下暴走,不停拍照、各处串串,遇到很多人。热得是在受不了,进去一家卖帽子的店铺,是华人开的店,见我一个女孩子来玩,不停叮嘱我小心前行。买了一顶很美的帽子(16马币),中午跟着大众点评走,在古城鸡饭粒点了一个鱼丸、青菜和鸡饭粒,小的份量对于我这个David而言还是太多了(总共花了19马币)。坐在那里一边看往来行人,一边吃饭,在刷刷朋友圈,跟家人视频聊天,坐下来感受马六甲的流动。我留意到这家店没有娘惹晶露,他们就会去对面店家拿,自家也会放上对面店家的餐单(当然不重合的),如此联动,给客户提供范围更广,更全面的服务,才是协同共赢之道。就此吃了饱饱一餐,关键是在人家那里蹭网、蹭电,并且问询接下来的路。

直奔马六甲必游景点——荷兰红屋、圣保罗大教堂和圣地亚哥大城门。马六甲先后被荷兰、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过,所以建筑风格多样,这里有40%的华人,普通话普及挺高,大部分华人都是广东、福建、台湾移民而来的。所以看到各地会馆林立,房屋上刻画很多:忠、义、昌等字。历史的痕迹在这里随处可见。中午在炙热的太阳下暴走,好不容易找着一个小商店,借着买水的时机,充充电也趁机休息一下。临走才发现,两个更年轻的一个人耳朵听不见,一个嘴巴说不了话,所以工作受了很大的限制。坐这里的间隙,朋友推荐亚辉肉骨茶(口味非常好,点了一个很鲜的杂菌,14.5马币),跟着google找了一会才找到,临走听到2个说粤语的女孩,上前搭讪。她们是刚从水上清真寺过来,随便走走找到的这家肉骨茶店,然后就很有缘地碰上了。问过她们打的过来花了15马币,由于水上清真寺的名字不准确,一直没有能找到车,问了一个类似华侨,告诉我打车过去(Grab不多),不然走路需要30分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很快有司机接单,顺利上车,只需要5马币(在大马,一定要提前下载Grab或Uber,可以省下至少10马币每一程,整体下来很划算)。到达水上清真寺,被这个巍峨屹立的建筑深深吸引,期间想起马蜂窝的一篇文章,鞋子一定要放在鞋架上,不要摆放在门口,不然不期而遇的大水,会让你猝不及防。果不其然,5点半就开始下起了大雨。庆幸自己做了攻略。在里面,感受梵音,体会宗教文化,遇到一个韩国大姐,见我在自拍,主动帮我拍了两张照片。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非常nice,乐于帮忙也乐意与你沟通。冒着大雨成功打了一个Grab,11马币送我到Melacca Sentral,司机是一个本地人,聊起来才发现我们年龄相仿,只是,他太黑了,显得长得有点着急。到站后,到处找售票点,赶6:30的车回吉隆坡(13.5马币),临上车,竟然遇到了下午在亚辉肉骨茶偶遇的倩倩和君君。在车上入座后,刚好旁边帅哥也是用苹果手机,顺势跟他借了充电宝及电线,终于焦虑解除了。9点半顺利抵达吉隆坡BTS公交车总站,见君君和倩倩的东西很多,我提议一起叫个Grab先送她们到酒店入住。3人都还没有做好攻略游吉隆坡的景点。

回来后治愈了胃后,啥也不想。第二天起来才计划行程,本来是打算市区3个景点后,下午去雪兰莪州看萤火虫。极力推荐一定要去独立广场,恰逢周末,有一个摩托车展,非常有气氛。一个人在那里晃荡了很久,感受陈旧与崭新,体会过往与现今。这里是旅游热门点,前往印度寺庙,感觉又完全不同,独立广场的宽阔与印度寺庙的狭仄,形成强烈的对比。

去茨厂街,是计划之外的地方。从印度庙出来后,已到中午的饭点,大众点评上找寻了一下,发现2分钟路程即可到茨厂街,当天从机场到入住,车上匆匆一瞥的茨厂街的夜景,此刻竟然巧合中得以进去其中感受。不得不说,有缘总能相见。其实,茨厂街就如广州的上下九,鳞次栉比的商店,卖着各式各样的小商品,还有各种小吃摊、水果摊于路边摆卖。这是一个商业气息很浓厚的地方。跟着大众点评来到了胜记,随后赶赴新皇宫(Grab拼车10马币)遇到的司机是一名22岁的在校学生,接上我后,兜了一个大圈回到原地附近接上一家子。新皇宫,是一个只可远观的地方,但这丝毫不影响游人如织,特别是很多旅行团的大巴。拍照的时候遇到一个华人,他的朋友见到我就说我跟我合影,还手搭在我肩上,我不好拒绝,被迫拍了5、6张。我说他是MBC(Maylasia Born China),他笑称我是CBC。看来我在黑皮肤的人面前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谁让我长得又白又胖。

见到一个中文导游,上前问看萤火虫的具体地址,后来他告诉我可以输入中文,然后找到群华海鲜即可。一搜价格需要88马币,觉得太不值得了。遂与倩倩联系(一早我们联系要不要一起拼车四小时游吉隆坡,后来觉得她们计划下午才出发,不想浪费上午的大好时光,遂决定自行走,晚上再约夜市见)。刚好前1分钟,她们刚刚从这里离开,掉头把我接上,一起继续游市区。刚好去的景点,基本我都没有进去。从旧皇宫、国家清真寺、英雄纪念碑、独立广场到茨厂街,一路游玩。最后在吃货最爱的地方——阿罗旺夜市放下我们,一起探寻美食。网评最好的明辉烧烤和黄亚华美食店,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地方。第一次吃黑椒炒蟹,听说比广州、佛山的便宜多了。三人大快朵颐后,我还是决定喝一杯网评最好的黄亚华话梅青橘汁,酸酸冰冰的透心凉。最后三人吃了一个榴莲开始回KLCC购物(夜幕下的KLCC才更有韵味,9点仍旧人潮涌动。此行只需5马币)。感恩相遇,很多的凑巧,让彼此人生有了交集,彼此旅程有了重合,多了几份欢乐,添了几许温暖。

最后一晚在吉隆坡,宿舍新来了几位舍友,从菲律宾、浙江和韩国来的妹子,在这里畅聊。眼看离别在即,都舍不得把时间花在睡觉上。我们讨论了很多,我把本来打算带去徒步的零食细软都分给了大家。相约如果来广州,一定联系我。为此加了彼此的Whatsapp和注册了Instagram,全英文的沟通和呈现,只为异国他乡的遇见。纵然心中有不舍,唯愿大家都能安好。

上一章 旅行札记 第四章 僧行苦旅之尼泊尔 青春,是关不住的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旅行札记 第六章 探丹霞地貌,访粤北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