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稚嫩年华
本书标签: 古代  一对一  宫斗宅斗   

哥儿姐儿的教育大事儿

稚嫩年华

转眼邱婧妍嫁入施家已经五六余载了,她手底下的萝卜头也好几个了,最大的他的长子文烨已经四岁了,也是该正经读书的时候了,这孩子小时候调皮,一岁多两岁就显出爱读书来了,施家爹爹有意让儿子爱学好,便往烨哥儿屋里塞了几个他精心调教的书童,替换下了烨哥儿的贴身小厮,烨哥儿也不喜欢跟小厮玩,就见天的让那些书童读书给他听,这孩子聪明,两岁多便会背三字经了,别家哥儿总是淘的不爱学,可自家哥儿不一样,见天的拿着书本,身后跟着小厮学的欢快着呢。

与他截然不同的是施家二哥儿文翰,他是二老爷施华安的嫡子,从小便被丢给伯娘养着,自己的亲爹娘也就是一年见一次,有时候连一面也都见不到,抓周的时候,本以为他会抓个账本算盘什么的,书本也好啊,没想到翰哥儿抓着一把长刀再也不放手了。

翰哥儿两岁多的时候就被文烨从内院跟走了,一个四岁,一个三岁的两小萝卜头,说自己长大了,要搬去外院单住,而且很机智的占领了大老爷的书房为两小个的据点,闹得大老爷想安心读书都做不到,无奈,邱夫人只得给两小个收拾院子,倒也不用费心找地方,外院有一小院,里面是一栋栋的小楼,整齐又好看,文烨文翰便被安排到了这里,嬷嬷小厮都给配的齐齐的,这才放心。

可最要紧的还是自家哥儿入学的事,本可以把他们送去官学,可大老爷嫌那里乌烟瘴气的,便不愿儿子们去,也可以送去别家书塾,可邱大娘子想着自家肯定不止两个哥儿,便有些拿不定主意。

也不止为这一件事烦心,自己后院里还有两个姐儿,也都两岁了,教养嬷嬷也得提上日程了,她私心里还想着让自家姐儿也念些书,就算以后用不上也比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好得多。

屋外传来脚步声,是大老爷上朝回来了,邱夫人连忙起身相迎,待服饰的施华裕换了衣衫,坐下喝了半盏茶,邱夫人变斟酌着开口了。

“主君,我觉得咱们家得请几位师傅了。”

“夫人何出此言?”

“主君平时不理家事,想得少,可臣妾想过了,烨哥儿和翰哥儿都不小了,以后家里可能还有哥儿,所以家里请夫子开班授课为宜,得有一位夫子教导哥儿们四书五经等等,还得有武夫子,哥儿虽才两位可也能看出各自喜好不同,文武都让夫子教着,倒时候不论是从文从武都方便。”看着自家夫君点了点头,邱夫人缓了一口气,又接口说道

“咱家姐儿也有两岁了,该请教养嬷嬷,教着规矩了,我私心想着让这两孩子也学些四书五经的,别光学什么女则女训的。”

“夫人说的有理,为夫去请夫子便是,倒是嬷嬷要夫人费心了,让丫头们学些四书五经的倒也不错,夫人再为她们请位女夫子来吧。”

“是。”

这也是巧了,刚打主意要请夫子上门,施府便遇上了宫养嬷嬷来投身,这位嬷嬷也就是半老徐娘的年纪,是从太后宫里放出来的,放出来后,就回了家乡,她的父母都不在了,哥嫂又不愿意收留她,细一琢磨便有了投身去做教养嬷嬷的想法,还在宫里时,她也是宫里有名的嬷嬷,此计可行,她便赶回了京城,正遇上施府露出口风要找教养嬷嬷,她便去投身。

邱夫人看着眼前来投身的姜嬷嬷也是吓了一跳,姜嬷嬷是太后身边一等得力的嬷嬷,是太后怜惜她,才早早放了出来,这时姜嬷嬷前来投身,也是把她吓了一跳。

“姜嬷嬷不是蒙太后怜惜回家乡荣养了么。”

“家乡遭灾奴婢才被卖了,回家乡看了看,父母也去了,奴婢也还年轻说不上要荣养,只是太后可怜奴婢放奴婢回家团圆罢了。”

“嬷嬷何必自投自身,既嬷嬷有意,那便来我们府上给两个姐儿做个嬷嬷吧,也不让嬷嬷卖身,我们按请师傅给月银,待家里姐儿出了门子,就送嬷嬷去庄子上荣养,嬷嬷为家里姐儿劳累一回,给嬷嬷养老一事,肯定是我们包了。”

“多谢夫人。”

给姐儿们找的嬷嬷便有了,给外院哥儿找的夫子也有了,文夫子是世家大儒孔家的庶子,孔渊,孔渊是位状元公,他不愿入仕,便想当位夫子,施大老爷随手一请,他便卷着铺盖卷住到了施家外院,武师傅是皇上调给施家的,是皇上身边已不惑之年的侍卫统领,林鹰。

林鹰与孔渊倒也相识,两个人有商有量的便订好了两个哥儿的教养计划,早晨起来,孔渊先带着两个哥儿晨跑,后经施家爹爹建议改为边晨跑边背书,运动完孩子让孔渊带走教书,中午让两个小萝卜头歇上一会儿,起来跟着林鹰习武,练上一个多时辰,就由孔渊带走,也不能一直念书,就带着或是学下棋,或是学学曲乐之道,若是不想学了,便练练大字,用完晚膳便又交给林鹰,也不习武,林鹰一总是带着他们嬉笑玩闹一会儿,没几天这两个哥儿,便跟着林鹰学会了投壶、射箭、捶丸、抽陀螺等技能。

内院里姜嬷嬷也不闲着,两个姐儿跟着她几日行走间已经很有规矩了,姜嬷嬷也不死拘着她们学规矩,平时也是带着她们读书、习字、做女红、下棋、作画、弹琴、吹笛、习舞、学管家理事、插花、品茶、制香,为了让姐儿放松身心,姜嬷嬷还安排了踢毽、打马球、投壶、捶丸、蹴鞠等让两位姐儿累了放松放松,至于规矩,也就是跟在身后提点,没有特意去教。

自从姜嬷嬷来教导沁姐儿和瑾姐儿后,邱夫人就给这两个姐儿安排了独立的小院,也是一人一栋小楼的住着,本给姜嬷嬷另辟了小院为居所,但姜嬷嬷不依,最后按她的意思住进了菀院的厢房中。

菀院就是沁姐儿和瑾姐儿住的小院,邱夫人懒得取名,就让这样叫着,外院哥儿住的地方,本想就叫文院,被施大老爷否决了,最后叫了博雅园,随着孩子的增多,施家对孩子的教养也渐渐成了体系,教出来的孩子,不管是从文从武,都是求知上进有本事的好孩子,就比如文烨,今年也才十五罢了,已经考中会元,就等殿试的最后一击了,施家的二哥儿文烨,也是个争气的好孩子,家里托了关系把他送去军队历练了,虽是托关系进的军队,但也是因为年龄小的无奈之举,大老爷有心磨炼孩子,便让他从大头兵干起,这孩子也争气,现今才十四岁就做了千户长,以后也是大有可为。

稚嫩年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施家十三宝各个不一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