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袖舞明天
本书标签: 古代  一对一  古风     

第二十一章:同是天涯沦落人

袖舞明天

  韶华易逝,亲人易去。人生长短难控,唯有怀念方能不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生不须求同,但若有相同的经历,却也会有心灵的共鸣。

  ……

  这日,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行于花香馥郁之中,本应心情舒畅,但今日之五人却是含忧带愁。

  因为,今夕之行的尽头,是离愁。

  沮明依旧携红袖之手走在前面,但依旧非故意为之。只是在此行离殇路上沮明不愿再见红袖眼泪。

  蔡昭姬也携着吕玲绮手,这最为年少的女孩心理最为脆弱。

  曲阿小将走在最后,默不作言。

  落叶洒落了一地,此前从未见过。花香虽未减,但花色却似乎也暗淡许多。

  这一路,很长很长......迈步沉重,举止压抑。今朝欢笑少许多。

  静,万物此时似无声。寂,分明有人却觉无。

  人谁探望故人也不会轻松吧!

  依旧向前走,眼中所剩景物唯有眼前路尽之崖而已。

  携旧亿前行,往事萦回,眼角已落殇离泪。月虽无影,但亲人一言一语,一举手一投足就足以触动他们最为脆弱之神经。

  好在路不长。

  但谁敢言短不知愁?骨肉亲情早至心头。

  或是命运使然,今朝所聚者皆为亲人逝去之人。

  沮明自取表字伯亮只因父母已丧。

  红袖不喜貂蝉之名只因不想逝去父母责她不知孝道。

  蔡昭姬不畏路难亦是不舍父亲刚亡守孝不够。

  吕玲绮固执寻父只因多看唯一亲人一眼。

  沮明丧双亲,红袖蔡昭姬曲阿小将同。红袖丧母,父亲生死尤未可知。

  众人协商之下,便约于次日共望亲人。

  尸骨不再,便寻一碑书亲之名于上。

  香无,便搓土为香。

  今日,异性略同命之五人祭悼已故亲人。

  蔡昭姬书法最精,便邀代书。

  蔡昭姬持笔。先问沮明,沮明道:“父沮贤,母步潋。”

  问红袖,红袖道:“父任公,母未知。”红袖哽咽道出,沮明不由地握紧了些,以免红袖泪如雨下。

  问吕玲绮,吕玲绮道:“母严氏。”

  问曲阿小将,答:“父母去早,未知。”

  四人皆惊,却没干再做深究。

  最后,蔡文姬书己曰:“先父蔡邕,先母未知。”

  碑成,皆加先字于名前。

  众人搓土,正欲以碑文顺序叩拜。却又被打搅。

  顾望之,华佗也。

  华佗也不多言,只严明双亲姓名,请蔡文姬加上。

  蔡昭姬知华佗年长有德,便将华佗双亲书在最前。

  华佗拜谢,便与众人以碑文顺序叩拜。

  拜过,也不言,只默默守望着。黄昏才回。

  至家,六人又不约而同的聚在一起,欲再赏月怀人。

  各有离愁,遂无人嬉笑,只静静等候。

  月,悄然升起。撒下一地银辉。只照的这夜更加凄冷。

  沮明怕众人悲伤过度,便先开口讲述旧亿中与父母的点点滴滴。

  其余五人静静听着,沮明也别无隐瞒。将现代事情和盘托出,但,他很快就发现,与父母相处之事甚少甚少。

  正是:别漏记忆细小中,恐到用时方觉少。

  但好在沮明所言事迹时间不同。其余几人也听的津津有味。

  沮明既言,其余之人也不再隐瞒,皆道自己父母之事。

  但无论古今,与父母之记忆少之又少。

  沮明不由地感慨:“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其实那是如此?父母之爱不似高山不似流水。而如尘埃,如轻雾。在你并未察觉之间便已滋润了你的心灵。正因为细微,所以你并未察觉,正因为太过细微,所以你并未记在记忆中。所以,父母给予你的不是太少,而是太细。细到你并未察觉之际便已逝去。”

  蔡昭姬红袖都已听过沮明言现代语,故而毫不费劲的理解了。曲阿小将吕玲绮亦如是。华佗也只是愣了些许,也理解了。

  听完沮明此语,众人终于止不住眼泪了。

  沮明眼中热泪也是稍稍打湿了衣衫,但他浑不在意。此刻真正让他在意的却是心中那总也挥之不去的愧疚。

  又经凉风习习,又受冷月光辉。沮明,已是身冷如冰。

  沮明又恐众人被悲伤伤了心神。

  便叹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众人皆惊,却不觉得在心中稍稍有了些许暖意......

上一章 第二十章:安然无恙皆归来 袖舞明天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岁月匆匆已到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