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曾经沧海难为水1
本书标签: 古代  仙侠  古风     

第十一章 藏书阁

曾经沧海难为水1

  萧落枫夹着传讯符,快步进了屋子,屋子有些门派给布置小型隔离神识的阵法。

  “萧兄,我收到了门派召集令,说明了交换弟子一事,原本打算不接受召集,但正巧发现顾姑娘已经到了结丹的最一步突破——心魔,她的状态并不好,想着送她回门派,师门的长辈能帮衬一二。灵族的那位蓝姑娘主动提出将她送上飞行法宝,我们大约一夜就会抵达龙渊派,萧兄不必过于担心她。”

  读取完传讯符后,萧落枫低头沉吟了变刻,便快步向门派主山走去。

  他需要尽快找到能驱除多余的魂体或元神的方法,他清楚顾倾芍的心境,结丹时的心魔对她构不成太大的威胁,此时状态不好,多半是被她体内用安魂丹暂时压制下的多余魂体所扰。

  萧落枫步履生风,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步行到了藏书阁。

  藏书阁地上共有十二层,炼气期弟子可阅览第一、二层,筑基期弟子可阅览至第三层,结丹弟子可阅览至第六层,元婴长老(元婴期的都可以称之为长老)可阅览至第九层,出窍期以上的则是整个藏书阁都可随意阅览。

  地下还有三层,这三层就都是禁书了,所谓禁书,及是记载了不符合常规道魔所修规律的奇门异法,甚至邪门歪道。这地下三层,只有出窍以上的门派修士和门派掌门才能入内。

  萧落枫进入藏书阁,便直奔地下三层,结丹弟子有权限能阅览的几层他都已经看过好多遍了,甚至可以说各种功法书籍的位置他都记得很清楚,堪比藏书阁每层的守阁弟子。守阁弟子就是在整理书籍和拦截阅览越界书籍的弟子。

  到了地下一层,门口有一个屏障,萧落枫将腰间的玉佩化回掌门玉令的形状,扣在了一旁石柱的凹槽上,屏障便出现了一个可一人通过的门,萧落枫取下玉令,便穿过了屏障。

  萧落枫穿过屏障后,却是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并不像在屏障外看到的平平常常一层,而是四周一圈书架和缓台,中间是一个向下的螺旋梯,向下可以直接看到地下第三层的地面。

  他简单的观察了一下四周环境,就开始放出神识,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查阅关于魂体和元神的书籍。

  “你在找什么书?需要帮忙吗?”萧落枫不用回头也知道这是花初夕的声音。

  “需要帮忙,找所有关于魂体和元神的书。”

  二人开始一人一侧寻找起来,大约过了两个半时辰,才将三层所有关于魂体和元神的书籍都找出来。

  “你今晚回不去后山了吧?”花初夕看着摞起来的高高的三摞书淡淡道。

  “……最好至明日午时就能看完,肯定是回不去了。”萧落枫挪动着沉重的步伐,坐到了桌案前,开始一目十行的技能。

  花初夕想了想,没有再次敛息隐形,而是在令一个桌案坐下,从储物袋中取出了一个储水小茶壶、一个茶杯以及一个小铁片。

  她将放入灵茶的茶壶放置在小铁片上,又取下桌案上蜡烛的灯罩,用灵力托着二者悬在烛焰上。

  良久,萧落枫闻到了一股淡雅的茶香,他抬头向身侧的桌案看去,正见花初夕持着茶壶,给两个茶杯斟茶。

  花初夕端起茶壶和一个茶杯放在萧落枫的桌案上,“这是用龙渊山脉的龙脉所在地的灵泉泡的安神茶,效果极佳。这是储水茶壶,里面储的泉水够喝了。”

  “多谢师姐。”

  “不要叫我师姐,我只是掌门暗卫,不属于门派弟子一列。”花初夕转身回到自己的桌案坐下,闭目修炼起来。

  萧落枫低头轻抿了一口茶,竟是瞬间就有了神清气爽、唇齿留香的感觉,不由得感叹龙脉处的灵泉泡的安神茶果然是比普通泉水或灵泉泡的安神茶效果好。

  他的运气很好,第一本书中就有记载关于多余驱除魂体或元神的条件——

  “施法者需要是修为至少达到结丹期的半仙之体或是有方法能和鬼魂沟通的人,需要在灵气充沛之地布置一个的招魂阵和一个驱魂阵,布阵者不能是施法者和受法者中任何一人。施法者在招魂阵中,受法者在驱魂阵中,还需要布阵者在两阵之外观察阵法波动,在必要时加强或减弱阵法威力。”

  萧落枫看完条件和方法,露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这个条件已经算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了。

  他又喝了几杯茶,又一挥手将所有书籍放回原位,才说道,“走吧,咱们回后山。”

  花初夕睁开眼,也没有多问,收起茶壶和茶杯,便敛息隐形了。

  萧落枫出了藏书阁,却遇到了两个筑基期弟子,这几人看见他出来,似乎是很意外,甚至像是有话要说,又不敢说的样子。既然人家不说,他不觉得自己有必要主动问,便继续向回后山的小路走。

  “兮……兮冥师叔,我们是赤焰峰的普通内门弟子,有几个外派结丹修士在师兄弟住的庭院中那我们这些筑基修士找乐子……我们跑出来,想碰碰运气能不能碰到结丹期的师叔或门派长老。”

  萧落枫停住脚步,猛然回过身,“哪个门派的?”

  “不知道,都是道修。”另一个弟子道。

  “带路。”萧落枫心里是无限的不爽,最好不是清旗宗的,不然门规什么的都靠边站,他必须得撒撒气。

上一章 第十章 殷景闻的经历 曾经沧海难为水1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挑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