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御剑歌之马踏江湖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江湖侠义  江湖风云 

三十六章 马踏江湖 翰林书院

御剑歌之马踏江湖

后宋裕承七年隆冬时节,一个俏丽女子从一辆寻常马车上下来,矗立在幽州翰林书院门口,望着那个被先皇亲自赐字“翰林书院”的大牌匾。不一会儿,就有人打开了门,一年轻书童模样的人,笑着对这女子说:“久闻郡主要来,壹子先生要我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那女子笑了笑,说道:“那先生现在可在?”

“先生近日一直等候郡主,并无外出,郡主可随我来。”书童说。

这郡主便随着书童进了翰林书院。

八百年翰林书院,可是真的气派,天下文人墨客,从这儿出去的,又有多少人?别说先朝了,就当今国子监大祭酒**彦,刑部尚书尚杰徒,户部尚书程肱甚至是皇上赵启身边的小相国祁子雄等等文人,那都是在翰林书院或多或少看过几本书,睡过几天觉的。更何况,翰林书院中还有包括韩景壹在内的大宗学家共计十人,个个都是造诣非凡。有人熟读孙家兵法,有人崇尚儒家思想,有人推举墨家涵养,有人通晓天文理学,还有人注重于新型思想的探究。

文人的口水战,在这世间有朝廷之中的你来我往,更有翰林书院中个个大家的抨击和兼并,毫不相让。不要说哪个臣子得宠了,就要怎么怎么的。就是翰林书院里的种种,凡是让龙椅上那位接受了的,就注定是天下的正统思想,其余的,那都就成了不值一提的没落思想。

比如说后宋的寻常百姓更尊崇佛教,但先皇一直以来推崇道教文化,而且致力于弘扬老道思想,更是江南千家寺庙,有一半被拆去修建了道观的荒唐行为。

等李絮妍见到韩壹子后,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晚辈李絮妍,拜见壹子先生。”

“无须多礼,我在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知道你终有一天会来这里的。”面容苍老而又及其精神的韩景壹说道,“也许我应该感谢燕王了,他要不提亲,可能你爹还不回让你来这里。”

“小女子还希望先生可以承诺当初的许诺,收我为徒。”李絮妍说到。

听到这话的韩景壹笑了笑,说道,“这是小事,我应了便是,你得先跟我说说,天底下的诗词众人中,你最欣赏的一个?”

韩景壹向来徒弟不多,他向李絮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治国理军,也不是棋墨道法,而是流传于宫廷,盛行于民间,可上高雅之堂,能下俗气之派的诗词,真是奇怪。

李絮妍也没有多思考,直接说道:“天下写诗的人,都皆以文人为主。其他人不说,前人李尊的诗,诗风露骨,一味地追求辞藻华美,与百年前青莲居士相差甚远;还有先前的小杜学士,编造孔夫子的故事来给文章中用作典故,也是一桩笑谈。”

“当今天下的文人,大祭酒**彦诗风太过于贬低一些不现实的东西,就像无病呻吟一样,司徒黄功老前辈,直接能写出,柳萧树下嬉戏笑,边戍护家有男儿。那样的句子,从中可以一眼看出来百姓的安宁是如何来的。还有那小相国祁子雄,虽说无从挑剔,但是其先前的诗中大多都有太多的风花雪月或者是风雨之事,难登大雅之堂,后来做了小相国才改了诗风,也不值一提……”

李絮妍在韩景壹面前,将天下大半的写过诗的文人都骂了一遍。还好是在翰林书院,还好她是西凉王李宜猛的女儿,否则别人要说了这些话,早被人打不死也骂死了。

韩景壹比较满意的地点了点头,然后带着李絮妍去了为她准备好的房间。翰林书院规模极大,李絮妍被带到了一个院内有梧桐,树下有小池,池中有荷花的小院子,便是李絮妍的住处了。韩景壹又向她一一介绍了翰林书院个个大小院落还有所有的书库以及其他几个老先生的栖身院落。

在这期间,韩壹子问李絮妍她要学什么。李絮妍只是说什么都想学,只可惜只能待上三年,要是能待上三十年,一定可以把翰林书院的书全部读完。

可这又哪能呢,自己只是为了一时的躲避皇族的联姻,逃到这里,时机到了,自己终归也是要嫁人的,也是要相夫教子的。

韩壹子告诉她:“翰林书院的隐习三年,要断去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将自身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方能学有所成,若是一心一意,还不如不来翰林书院。”

虽然韩壹子嘴里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看似不起眼,听着也是让人很不舒服,但却是八九分的道理包含着十几分的经验。先前有些王公贵族,都曾扬言要在翰林书院隐习,可没有一个学有所成的。其中有人第二天就受不了了,又是嫌弃无人为自己研磨,又是说书院的床睡着不舒服。总之什么样的理由都有,最后都是乖溜溜的逃回了家里,与其在翰林书院受苦,还不如做一个浪荡少爷舒服。这便是那些贵族子弟总结下的言语。

当他们听到西凉王李宜猛的女儿要在翰林书院隐习三年,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了,不知道说什么好。要知道,那受人磨人的事情,贵族子弟们最多一个在里边待了十三天,其余的连三天都没有到,就回家了。现在听说那李宜猛的女儿要隐习三年,有人不由得感叹说她骑马被马踢坏了脑子,放着郡主不当而要学那些没有用的;还有人想要一睹李絮妍美丽的容貌,说自己也要去翰林书院,结果很快这年头就被打消了……

北方的冬天,总是冷的很。武当山上总是被大雪弥漫,,一片白茫茫光景。一个小道士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扫帚,一下一下地扫着地上的雪。自言自语的说道:“唉,这一年啊,大师兄被赶走了,三师兄也不知道成天去了哪里,这雪这么大,他要是再不回来,恐怕就上不来山了。”

清虚殿内,张宏伯和主管武当山炼丹的张宏林坐在丹炉边上,张宏林用自己的内力,炼着腊月以前的最后一炉丹药。

武当山的丹药可不是一般的东西,那是这群道士用自身从小修炼的内力将上好药材的精华逼出来的好东西。这群道士,自幼小就要练习内力,有些天赋差的,练一辈子没有练出个所以然来,也便是荒废了一辈子。

“大师兄,最近,没有见到过你的三徒弟张世安。”张宏林在寂静中首先开口说话。

“我也是许久没有见他了,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听别人说,他下山了。”张宏伯闭着眼睛说。

“你真该管管了,一声不吭就下山,眼里又没有你这个当师父的了。”张宏林声音嘹亮的说。

“不打紧,他们下山,能做什么。”张宏伯还是闭着眼睛。

“大师兄你啊,就是太心软了,你也不害怕他们又一天学坏了。”张宏林说。

“好坏是他们命中注定的事,我无从掺和,我只希望他们在我死了之后还能记得有我这个师父就对了。”张宏伯淡淡地说。

“现在,泰安是在西凉那边吧?”张宏林又问张宏伯。

只看见张宏伯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去哪儿是他张泰安的命。”

“大师兄您就当真放弃武当的大弟子了?”张宏林问道。

张宏伯没有回答,张宏林也没有渴望他能回答。大雪下个不停,山上香客也少,人声自然也就少。

道士们看到一个老头,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老头从守心殿里出来了。上一次,他出来的时候,武当山走了一个大师兄,这一次又要赶谁走了?年轻的道士们都在想,却又想不通。

老头一步一步来到了清虚殿内,和张宏伯张宏林打过招呼后,坐了下来,随即说道:“宏林,可以开炉了。”

张宏林用内力开炉,便有一股诱人的药香味传入鼻腔内,炼出的丹药呈红色,张宏林大喜。自己炼了十多年的丹药,从没有炼出如此色状的丹药,以前炼出的,都比这要差一个层次。

当然,张宏林知道,这都是多亏了有老师祖的帮忙,他急忙向那老头说道:“感谢师祖指点。”

老头向着他笑了笑,没有说别的什么。而是对张宏伯说:“宏伯啊,我老了,以后你就要真正主管武当山大小事务了,我要再出去看看。”

张宏伯没有感到意外,只是对他说:“还望师祖能指点一二。”

“武当山屹立千年,是道家正统的典范,向来都是与天下大计共存亡。但你的徒弟中,有人心生反骨,实难说出口,为了武当再一个千年大计,你要学会忍痛割爱,否则武当将会一蹶不振。”老师祖对张宏伯说。

“去年冬天你捡的那个女孩儿,是个好料子,教她学剑吧,以后肯定不一样。”老师祖说出了下山前的最后一句话。

裕承七年冬,武当山百岁老祖从山上踩去一脚,随即下山,向东而去……

上一章 三十五章 马踏江湖 初晓内家 御剑歌之马踏江湖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三十七章 马踏江湖 预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