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灼灼桃花永不灭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女主  古代言情     

第五章 百茶会,中

灼灼桃花永不灭

公主府。

百茶会临近开始,虽说还未至夏季。这乐韵公主的樱旋府此时己荷花开遍满池塘。

灼桃进入百茶会的场子,一股幽幽茶香便迎面扑来,这缕茶香呼忽浓忽淡,却出奇的沁人心脾。

这时各世族大家的少爷小姐都已纷纷到齐。

乍眼望去,锦衣飘飘,钗饰晃晃,穿的如此华贵的灼桃,站在其中还真不算耀眼。

这百荼会男女俱请。春风拂过那用做装饰的银玲,铃声清脆。风将湖面的涟漪扫开来,透过粉色的纱帘,便可以看见哪家的公子几分姿色,谈笑间,那一颗颗粉红色的少女心便荡漾开来。

在公主府侍女的引导下,灼桃终于坐定了。但位置还没坐热乎呢,一个清亮的女声传来。

“历姐姐身旁的是哪一位大家闺秀,怎的我从不曾见过,不如向我们介绍介绍?”

说话的女子名为姚思玉,是左丞相的嫡女。姑姑是当今皇后,她着一身淡雅的嫩绿色裙裳,更显几分春的蓬勃生机,女子眼神清澈,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高傲。

顿时,所有的目光向历如静投来,历如静脸上有些些慌意。

灼桃笑了笑,风清云淡;“这是我人厂亲养女,虽是养女,却也性情温婉,有大家闺秀之神采,大概是久居闺房,所以各位少爷小姐才不认得的。”

历如静适时起身,向各位行了一礼;“小女子名为历如静,日后还望众位多多照顾。”

气氛突然之间甚是微妙。

曦昶国可是尊卑分明,对于礼节这件事上丝毫马虎不得。

今日受邀赴宴的都是家中最大或嫡出的贵人,现在历灼桃带来一位养女。养女是什么,连庶女都比不上,庶女起码还有血缘关系。

大家看灼桃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历如静与七皇子有一纸婚约坐上位也就罢了,可她历如静算个什么东西,居然身居上位,这成何体统!

一时问,一种嫌弃、厌恶的眼神像历如静看来。

历如静低头,紧紧揪住手帕,满心懊悔。早知道如此,当初她是必然不会来的,更不会去求老太太。

她本想在百茶会中高踩灼桃一脚,让她永远抬不起头来,却偏偏忘了自己身份卑微,如今受尽嘲讽的竟是自己。

不行,她必须把面子挣来!

“太子、七皇子驾到——”

一声长音打破这尴尬的氛围,所有人都纷纷起身行礼,场面甚是浩大。

“免礼,平身。”太子慕容淮点头,启步走去。

太子是半君,既然有太子在这会儿就轮不到七皇子说话的份儿。

“谢太子、七皇子。”众位言毕,纷纷落座。

在曦昶国中,众位皇子,公主皆是美人。尤其是这太子慕容淮,比上各位皇子,容颜更胜一筹。

这太子慕容淮很是俊俏,眉宇间带着一种温柔,他始终保持着淡雅的笑意,衣衫落落,步履生风,引得贵女们痴痴观望。

灼桃看向七皇子,只见七皇子的眼神带着对自己分明的敌意。七皇子慕容涧眼稍一偏,敌意瞬间消散地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情意深深,爱意绵绵。

好一个历如静!灼桃暗暗冷笑。

“这七皇子果然和历姐姐情深意切,不愧为圣上亲点。让思玉甚是眼红。”姚思玉朗声道,她的脸上依然是少女特有的活泼。

对自己情深意切?呵!灼桃暗暗冷笑,对姚思玉心生好感,这分明是不肯放过历如静的节奏。

各位贵女这才从对太子的痴迷中醒来,恨恨地盯着历如静。就一养女,凭什么身居上位,凭什么可以近观美男?她们不服气。

这就好办了,不服气中总有几个嘴毒性直又眼尖的,这历如静但凡有丁点儿错误,她们可是会死揪不放的。

“思玉妹妹莫不是眼花了?”近旁的女子啜了一口茶,向姚思玉看去,“这七皇子对堂堂历府嫡女没有半分情意呢。”一句话,很不明确,但点醒了各位贵女。在场上的矛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历如静。

这女子名为沈秋菊,是太尉的嫡女。颇具文采,在贵女们心中有些地位与分量。

沈秋菊一身白纱衣,头上只簪了一些簪花,可谓格外朴素,独具一格。

“姐姐才是眼花。”姚思玉仍笑着,语气中带着嗔怪,“这七皇子与历小姐婚约乃是圣上亲赐,当今圣上又不糊涂,怎会乱点七皇子的鸳鸯谱?”

沈秋菊淡淡一笑,心神会意;“也是。”

历如静却听地心生怒意但也只好憋在心头,保持温婉形象,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

这句话分明挑白了:圣上之意不可违,她和七皇子的慕容涧之间,毫无可能。

灼桃偏头瞧一眼历如静,此时的她脸已气得通红。

“哎呦,各位聊啥呢?本公主还没来,你们就聊上啦?”一身清亮的嗓音过后,众位起身行礼。

“参见公主殿下。”

“免了免了,请坐吧。”乐韵公主小跑而来,一袭百花群艳压所有人。

待乐韵公主座好后,她清了清嗓子,将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说出。

“茶,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所青睐的,它不比九的豪爽奔放,它不比水的清淡无味,它清洌诱人饱含着千古文化……”

在一大长串的演讲词过后,才终于宣布百茶会开始。

“我们现在开始的猜茶。本公主提前说一下, 今日百茶会的茶奶全是新品,本公主亲制。而且茶在永安城中出品不过一月。”乐韵公主话音刚落,众人便是一阵惊讶,今年出题有点儿狠啊。

“上茶。”乐韵公主一声令下,一群侍女便上前献茶。

茶呈青绿色,杯底还留有几片茶叶,茶香袅袅,周围顿时也安静了几分。

寂静中,众位都小心翼翼的端上茶品了一口。一时间赞叹声不绝。乐韵公主脸色不变,没有被赞赏的乐意。

灼桃抬起面纱,举起茶杯放于唇前轻尝。此茶确实很香,可这香味在口齿间停留的时间不怎么长,时间不长也就没有了口有余香之说,也没有相遇悠远之谈。

仔细看看杯底的茶叶,有稍许泛白。叶片没有该存在的惬意之感,反而感觉这茶叶是无比的疲倦,甚至有点枯黄。

等众人都放下茶杯后,乐韵公主开口缓缓问道。“此茶如何?”

历如静一乐,放下茶杯。心想翻身的机会来了。

见众人沉默,乐韵公主极客气一笑;“各位可愿意一试,评价一下本公主的茶。”

历如静站起,自信闪在脸庞地恭敬地向乐韵公主行礼;“小女愿意一试。”

“请。”

“此茶是‘寻奇店’新出之品‘留春意’,此名很美,名意为:留德春意在,一茶品芳香。”

一语出,众人点头,乐韵公主夸赞;“历二小姐果然聪慧。”

历如静顿了顿,眼中有掩饰不掉的欣喜;“今日公主府的留春茶却有不凡,茶水青绿更显春之生机。品其香,留于口齿,幽香久而不散,此乃好茶。今日来到公主府,品如此美茶,实是如静之幸。”

鼓掌声响起。

历如静得意一笑,像灼桃抛去一个具有挑衅性的眼神。

品茶,灼桃不懂。饮酒灼桃却是懂得。若是“百酒会”灼桃兴许能拔得头筹。但这是百茶会,与酒无关,似乎与她更无关。

“你坐吧。”乐韵公主叹了一口气,“还有谁持不同意见?”

无人应答。

“哥哥们可有?”

太子摇了摇茶杯,只是淡淡的笑着。不语。

“不知姐姐可有不同意见?”

灼桃这才注意到一处纱帘后竟有一位繁音公主。

繁音公主名为慕容卿,是曦昶国的大公主。母妃为德妃。

“姐姐我不懂茶艺,望妹妹体谅。可姐姐有一观点,若妹妹不嫌弃可暂且听听。”

声音悦耳。

乐韵公主没想到繁景公主竟会如此客气,只得笑着说;“妹妹怎会嫌弃?姐姐请讲便是了。”

纱帘后的繁景公主,端起茶,又品一口才道;“此茶虽香但余香不足,茶中带甜,许是泡茶时加了些糖,这些糖掩了茶苦。无苦不香,有甜无韵,这边是我的观点。”

纱帘后的繁景公主淡淡一笑,仿佛与世无争。

“姐姐此言极是。”乐韵公主赞同,“可还有人持意见?”

众人皆愣。

这乐韵公主是何意图?

一时间无人应声,众人脸上尽是沉思。

而历如静则是一脸难堪。

灼桃抬头,望向乐韵公主;“灼桃愿意一试,若言语不当,还请公主见谅。”

“但说无妨。”

“灼桃确实不懂茶道,但可以断定这茶非极品。”

此句一出贵女们皆惊。

这茶是乐韵公主亲自制,灼桃意敢贬低,还想不想在贵族中插足立身了?

在场的各位少爷公子只是悠悠品茶,久久不语。这百茶会本就是贵女之间的争斗,他们不必插进来。

灼桃带着面纱本就惹人注意,此话一出,更惹得无数看戏的眼神投来。眼神中大多带着‘你完蛋了的’的意思。

灼桃微微一停,说,“灼桃第一观点与繁景公主相似。”

此茶确实香,但香流于口齿的时间极短,算不上清香悠远,回味无穷,这为第一点。

此茶太浓,香味浓郁让人心生腻感。茶淡茶浓总归不好,淡极无味、重则过剩。这为第二点。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一点。

此茶的本质是,茶叶不好。

灼桃一口气说完,定了定神向乐韵公主看去。

“茶叶不好?历小姐不妨直说这‘不好’在何处?”

“一般茶叶泡开会有一种舒展开来的惬意,今日的茶叶带着枯意和倦意。公主仔细想想,莫不是培茶之处出了岔子?”灼桃想了一会儿,才说出。

沈秋菊看相灼桃的眼神变为赞赏。这茶是她与乐韵公主一起制作,这其中深意只有公主和她懂。

乐韵公主听完,脸上有淡淡的笑意。最终她只说了一个字儿。

“赏。”

乐韵公主话音刚落,一位侍女便举着托盘来到着灼桃削,托盘上放着一个精致的匣子,侍女临近一缕淡淡的茶香传来。

“想必历小姐对钱财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赏些本公主亲制的龙井茶,还望历小姐笑纳。”乐韵公主笑了笑。

“公主赏赐灼桃怎敢嫌弃?何况是公主亲制的茶叶,真是让着桃受宠若惊。”灼桃转头给芷儿递了一个眼色,芷儿上前接下赏赐。

“灼桃在这里谢过公主了。”灼桃曲了曲膝,算是行礼了。

“历小姐请坐吧。”待灼桃坐下后,乐韵公主挥了挥手,一群粉衣的侍女为各位备上了茶,笔,颜料,宣纸。

一场“品茶对诗”显然开始。

“有谁愿意出题的?”乐韵公主还没等人回答。便笑眯眯的看向沈秋菊。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沈秋菊拿起画笔开始在纸上作画,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一副画已然完成。

画上一位白衣女子在林间穿梭,看不清她的脸,只看她端起一盏茶,茶上香气袅袅。她回头望向深林弹琴的蓝衣女子。

此话仿照了乐韵公主的名画《林间行》。

太子点头称赞;“不愧为永安城第一才女。”

既然有太子赞赏,各位贵女便很是羡慕沈秋菊。

沈秋菊脸上并未有被夸赞的自得,她只是举起桌上侍女刚到倒茶,按照规矩将茶饮尽后,上联脱口而出。

“茶,余香袅袅,一品品出春朝意。四周乐起,细听其韵,若在林间行。”

这个上联,描绘出《林间行》的意境。联中还有乐韵公主的封号。

沈秋菊淡淡一笑,若是要对出下联,还需要不少功夫与时间呢。

上一章 第四章 百茶会,上 灼灼桃花永不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 百茶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