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宠文  步步惊心     

安靖与治理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平定朱一贵起义的两位清军主帅是南澳总兵蓝廷珍出师讨伐。水师提督施世骠。

施世骠字文秉,一字文南,号怡园,清朝初期名将,晋江县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从郑成功后人手里夺取台湾的靖海侯施琅第六子。漕运总督施世纶之弟,施世骠之妻为南安石井栖凤副将郑英之女为妻,生有七子。

康熙七年施世骠随父隶属汉军镶黄旗 。康熙二十二年,委署守备,与其父攻台,平定台湾郑氏。事平叙功加左都督衔。康熙三十年授山东济南城守营参将。康熙三十五年,从征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迁山东临清副将。康熙四十年擢为浙江定海镇总兵。1708年升广东陆路提督。

康熙五十一年,调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五十六年奏准台闽水师个别洋巡,否决福建巡抚陈瑸所提台闽二地交旗洋巡。此例遂沿为定制到清末。

康熙六十年五月十二日,朱一贵举事,施世骠闻讯自厦门抵达澎湖,等候南澳镇总兵蓝廷珍的援军。

七月九日入安平筹画收复台湾府治事宜,并决定以合围的方式进剿。

七月十五日与蓝廷珍会师台湾府。平定朱一贵起义之后,从优叙功。康熙下诏特别嘉奖,赐东珠帽、黄带、四团龙团服。

八月十三日,台湾行营一带突然“怪风暴雨,相互为患”,营中士兵和老百姓伤亡惨重,施世骠终夜露立,一病不起,士兵百姓奔走祈祷,祈求神灵用他们自己的生命延长施世骠的寿命。

九月,在军中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康熙接到消息下旨

康熙施世骠效力年久,劳绩懋着;沿海水师营务,极为谙练。简任提督,实心尽职。当台湾匪类窃发,即调遣官兵亲渡海洋,屡次大败贼众,七日内克复台湾,擒获贼首朱一贵等,俾地方宁谧,深为可嘉!海疆要地,正资料理,忽闻将星陨落,朕心深为悼念!着赠太子太保,察例赐恤。所借藩库银一万两,免其偿还。其安葬福建及妻子留住之处,并照所请行。

赠太子太保,谥勇果,赐祭葬于黄陵,面积几十亩(今泉州市江南镇金柄村地界)。

施世骠去世之日,大小嚎哭,如丧考妣。

施世骠去世之后,为平息民愤和整顿台湾吏治。康熙六十年十二月中旬,清廷斩原台厦道员梁文煊、同知王礼、台湾知县吴观棫、诸罗知县朱夔,将已故知府王珍发柩戮尸,家产入官,其他同案犯官均分别判刑。

这是康熙后期对贪官污吏的一次严厉惩罚。它在一定时期内对台湾吏治产生了震慑作用。为加强对台湾官吏的监督和及时了解海疆边情,清廷还建立了每年自京派出满、汉御史各一员前往台湾巡查的制度。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宣布:

胤禛(雍正帝)施世骠克取台湾,“厥功甚大”,“著给与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

另一位清军主帅是蓝廷珍,字荆璞,福建漳浦湖西(今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乡)人,畲族,中国清朝中期将领。

蓝廷珍早年弃耕从军,投奔叔祖蓝理,以擅骑射闻名。历任浙江定海营把总,温州标左营游击等职。屡次在外洋打击海盗,战功卓著。

康熙五十六年率水师全歼关东大盗孙森所部,夺回被掠的舰船军械,因而得到闽浙总督满保的举荐,被超擢为福建澎湖副将。康熙五十七年,,升任广东南澳水师总兵。

康熙六十年朱一贵起义爆发之后,,蓝廷珍上书自荐,与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出师台湾。七日内即收复台湾府治,半月内平定全台。

平台后,蓝廷珍留在台湾、分派诸将继续往南北二路清剿叛军余党,同时被署任为台湾总兵官,统领在台诸军。

同年秋,台湾南路阿猴林(今台湾屏东)的叛军余党再次叛乱,蓝廷珍派兵将其讨平,招降其首领陈福寿等十多人。

九月,施世骠在台逝世,康熙命蓝廷珍接替染病去世的施世骠,署理福建水师提督职务,相继平定了黄殿等朱一贵余部的起义。

同年十二月,他被调为澎湖总兵官,仍留守台湾。

康熙六十一年,蓝廷珍正式授为台湾总兵官。

蓝廷珍在台湾数年,对台湾百姓施以教化,鼓励开垦,推行保甲、团练制,对台湾的治理和早期开发贡献较大,影响深远。其主要贡献如下:

1.反对划界迁民,力主开拓山地。台湾局势平定后,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以山地土番难治为由,把山地划为"弃土",下檄文划界迁民,禁止出入。

对此,蓝廷珍坚决反对。他反复上书满保,力主积极开拓山地。他说:“人无良民、盗匪之分,施行教化则能驯服;地无好、坏之分,善加经营则能变为良土。如今不如添兵设防,广泛地听从百姓开垦田地,使地尽其力,百姓齐心协力,‘鹦鸣狗吠相闻’,而响彻山中,即使有盗贼,也没有藏身之所。何必因噎废食,想要保全自己、远离祸患呢?”

谈到“划沿山之界,禁出入”的弊端,蓝廷珍更是感慨陈词,历数其六条“可虑”之处,呼吁不可随便抛弃台湾一寸土地。

他说:“国家最初设置郡县,管辖之地不过百余里,距令不超过四十年,而开垦流移的百姓,已延伸到二千余里,种植糖谷得到的好处冠绝天下。这之后再过四、五十年,连内地土番不能到达的地方,都将变为良田美宅,万万不能加以抑制。”

蓝廷珍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满保的采纳。满保取消了划界迁民的计划,并上奏朝廷增设行政区划,到雍正元年,台湾增设彰化县、淡水厅和澎湖厅。

2.反对台湾总兵移驻澎湖,反对弃台。

康熙六十一年朝廷鉴于征战郑氏政权和朱一贵义军,都先驻军澎湖,再进兵台湾,拟议将台湾总兵官移驻澎湖,台湾只设陆路副将。

蓝廷珍上疏反对,他说:"如果真的把台镇移往澎湖,则海疆将危若累卵……任用澎湖总兵控制台湾,犹如手执牛尾一毛,却想控制整头牛,即使拥有孟贲的力量也无用武之地,这样做与抛弃台湾有何差别?台湾一旦被弃,漳、泉一带首先受其害,闽、浙、江、广诸省也将寝食难安,就算是山东、辽阳也都会出现祸患。我蓝廷珍没什么见识,认为此地万万不可委弃离去,倘若我等按照部议执行,一定会贻误海疆大事。

清廷认为蓝廷珍“语可多采”,正逢新任水师提督姚堂也反对移驻,朝廷遂取消了移驻总兵之议。

3.行保甲,施团练,维护治安,加强防务:

清初台湾地方未靖,治安比较混乱。蓝廷珍的治理办法是:实行保甲制度,加强乡政建设;实行团练制度,加强防务建设。

他在台湾、凤山、诸罗等县设大乡总四名,乡长二十六名。乡长由品行端正、干练勤谨、家资殷富的人担任。每乡配游兵数人,供奔走使令之役。一家有盗,则周边协力堵截擒获。大乡总统辖数个乡长,负责督查。乡长如有失职,大乡总不报者同罪。乡长三次不能破案者革职,三年没有过失者量行擢用。

防务方面,台湾、凤山、诸罗各编练乡壮五百名,县丞巡检各编练乡壮三百名。“无事则散之陇亩,有役则修我戈予,乡自为守,人自为兵”,这种兵农结合的方法,被认为是“万全之道”。

4.身体力行,大开官垦:蓝廷珍还亲自组织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他率领官兵开垦了“蓝兴堡”(今台湾省台中县太平乡、大雅乡、鸟日乡和台中市区一带),成为台湾开发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官垦之一。

蓝廷珍在台期间,对台湾的治理和开拓,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远见的建议和措施,对台湾的历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了他在事关中国领土问题上的政治眼光和治理能力。

雍正元年,台湾朱一贵余党全部平定之后。八月朝廷记叙平台之功,赐蓝廷珍为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九月,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加左都督,赐孔雀翎。

蓝廷珍到任后,整饬军务,赏罚分明,又爱惜贤才,他所赏识、提拔的,后来有官至将帅者。军民对蓝廷珍极为爱戴。

雍正帝深为褒奖蓝廷珍的赤忠,且多次勉励他要坚持操守。

雍正二年蓝廷珍进京觐见,雍正帝特许他到马兰峪拜谒康熙帝的景陵,并多加赏赐。

雍正七年,蓝廷珍患病,雍正帝派太医刘裕铎前往探视诊治,。十一月二十七日蓝廷珍在任所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雍正帝闻讣讯,赐帑为其治丧

雍正八年,六月八日,雍正帝下诏赐蓝廷珍祭葬,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毅”,后配祀台南文庙。

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命有司收集先朝有功将领事迹,加以恩赏,其中就包括蓝廷珍。

上一章 台湾朱一贵起义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最新章节 下一章 阔别三年的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