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宠文  步步惊心     

新主子揭晓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隆科多虽然领了旨也知道怎么做了,可是康熙为什么说他“党附阿哥,密谋作乱”,是不是老爷子知道了些什么?

康熙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

康熙如果朕连自己的心腹心里在想些什么都不知道。那朕的安全如何保证啊?你真的以为你和老四之间的来往,可以瞒得过朕吗?

隆科多听了这话差点吓得当初晕过去。

隆科多皇上明鉴,奴才和雍亲王只是……

康熙摆摆手打断他。

康熙不必狡辩!你以为朕明知道,你和四阿哥来往密切,为什么还要让你坐上这至关重要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之职?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

清代,京师的卫戍、警备和治安保卫机构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通称“步军统领衙门”。长官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统领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师绿营的马步兵(即“巡捕营”),所部的具体任务是分汛驻守(“汛”指基层的军队编制)、稽查城门、缉捕盗贼、申禁巡夜等。

步军统领创设于清初,后经历了数次变迁。原来只统辖八旗的步兵营,到康熙十三年,始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原由兵部管理),康熙三十年(1691),又兼管巡捕三营事务,官衔全称遂改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雍正七年,官署定名为“步军统领衙门”,十二年,在宣武门内京畿道正式建立衙署,九年后迁至北城帽儿胡同,又称“北衙门”(同为负责审案的刑部因设在南城称“南衙门”)。

简单一句话,九门提督就是清朝皇室禁军的统帅,直接负责皇帝的安危,兼管京城的治安。

担任这个职务的,无一不是皇帝的绝对亲信。

康熙还记得你刚刚接任九门提督的时候,朕跟你说过的话吗?

隆科多点头

隆科多奴才记得。皇上于朱批中告诫奴才:你只须行为端正,勤谨为之。此任得到好名声难,得坏名声易。兄弟子侄及家人之言,断不可取。这些人初次靠办一两件好事,换取你的信任,之后必定对你欺诈哄骗。先前的步军统领费扬古、凯音步、托合齐等,都曾为此所累,玷辱声名。须时刻防范。慎之!勉之!

康熙朱批的字里行间中透漏出康熙对隆科多的关爱之情。但是康熙帝也同时指出,隆科多必须同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保持距离,不参与结党才可以保住步军统领的位子,

康熙点头说道

康熙嗯,看来朕的话你记得很清楚。在那之后你也主动疏远了四阿哥,不再与他往来,专心供职于九门。朕就知道朕的话你都听进去了。所以朕才绝对给你最大的恩典,让你成为朕的顾命大臣,将来朕殡天之后,就由你来宣读朕的遗命,辅佐新帝登基。

隆科多痛哭失声。

隆科多皇上莫大之恩,奴才万死难报万一。只是不知皇上打算立谁当新主子啊。

随后又连忙叩头请罪、

隆科多奴才多嘴了。

康熙摇头笑道

康熙朕知道朕这些日子龙体欠安,满朝上下风雨飘摇。储君未立主忧国疑。这些年来,皇子阿哥们为争皇位,眼睛都红了。连朕都害怕自己不能见容于子孙,怎么不为你们担心呢?为万世江山想,也得仔细地挑一个放心的继位之人哪!

说实话马齐也好奇。

马齐不知皇上选的是谁做新主子啊?

康熙呵呵笑道

康熙看到前面那幅画了吗?那后面有一个锦匣,隆科多你把它拿过来。

隆科多拿来锦匣交予康熙,上面有两把锁子,康熙让李德全取来钥匙打开,里面赫然是一份诏书。

康熙这就是朕准备已久的遗诏,你们打开看看。

马齐和隆科多一起跪下。

隆科多奴才不敢!

马齐奴才不敢!

康熙却毫不在意。

康熙是朕让你们看的。打开看看,反正将来也要交给你们来宣读,先看看心里有个底。

诏书内容本来很长,又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写成,需要他们两个手持,才能完全展开。

前面的内容康熙早就颁布过了,重点儿在最后。

康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看完之后马齐和隆科多对视一眼,没有多少惊讶之色。

康熙朕早就说过,朕会为你们选了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隆科多这份诏书仍旧藏于锦匣之内,你带侍卫把它拿到乾清宫,放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两把钥匙你和马齐分别保管一把,到那一日一同开启公之于众。

两人一起领旨。

马齐奴才遵旨。

隆科多奴才遵旨。

三人之间的对话,没有第四个人知道,不久康熙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

至于四阿哥胤禛,他接到了康熙的圣旨。

在九王夺嫡高潮的阶段,康熙用盛京之行给了胤禛一个强烈的信号——让他代替自己赴一宫三陵举行大祭礼,让他带着皇十二子允陶,与皇三子胤祉的儿子弘晟一同前往清朝龙兴之地的东北,代替病重的康熙祭拜盛京三陵。

康熙朕在位六十年,皆祖宗积德荫佑所致。幸而六十年一无所失,应先往盛京三陵行大祭典礼,举行大祭典礼。不过朕已经快七十岁了,没法亲自去盛京,因此只能派阿哥们代表去去告祭祖先。

所谓盛京三陵,指的是清朝在关外的三座陵寝,分别是福陵、昭陵、永陵,所埋葬的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努尔哈赤的远祖。而孝陵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市,埋葬着康熙帝的生父——顺治帝——和生母——孝康章皇后。

上一章 巧运筹生死两遗诏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最新章节 下一章 胤禛盛京祭陵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