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宠文  步步惊心     

背书背到吐血的清朝皇子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一时之间弘睿竟有些鼻酸,自家额娘会做出这种事儿来,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她本就是这么个性子。

可是自家一向冷面冷面的阿玛,竟然也会由着额娘的性子,做出这种“没规矩”的事儿,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却又听自家额娘问他

马尔泰若曦在上书房学习怎么样,同学们好相处吗?功课可还跟得上,先生讲的课程可听的明白。

“儿子和大家相处的很好,又有五哥照应着,额娘放心就好。我才刚到上书房,学的功课还算简单,能听得懂跟的上。”

若曦点头说道

马尔泰若曦那额娘就放心了。

要说这清朝对皇子的教育,也是忒为严格。

皇子六岁入学,跟着皇帝亲自指派的老师学习满、蒙、汉等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国史、策问、诗词歌赋等,咱们现代的小孩6岁都还在幼儿园呢。

除了这些,皇子们还要练习书法,练习绘画,练习骑射等技能,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实打实的文武双全。

按清朝宫中制度,每日寅时(凌晨3—5点)皇子就要起床去上书房学习,复习前一天所学的功课;师傅从卯时(早晨5—7点)开始授课。

皇子读书要正襟危坐,夏天这时候很热,皇子读书的时候,再热也不许拿扇子的,不许摇扇子。

每天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共计10个小时。

其间,辰初二刻(早7点半)吃早饭,午正(中午12点)吃午饭,都由皇子的下人送至书房下屋,但是,如果开饭时间功课未完成,或正被罚念书写字,必须得到师傅的允许方可就餐,除吃饭外,每天还有一两次课间休息,每次不超过一刻钟,还要经师傅允许,其他时间不许到院外闲走。

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皇子们放学后,吃过晚饭,还得上一节“军事体育课”——骑马射箭,学习武艺。

现代的小孩,每年都有寒暑将近三个月的假期,逢年过节还有假期。

而这些皇子就没那么幸运了,上书房只有元旦、端阳、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这几天放假,一共5天,除夕也不放假。

皇帝还经常光临“上书房”,进行检查、督促,皇子的辛苦可想而知。

每位皇子从6岁入学,直到15岁成年了,封了爵位才算是结束了学业,不用继续在上书房学习。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就停止学习,到了各自的府邸之后,皇帝还会定期给他们布置功课。

乾隆二十一年,内阁中书赵翼被派充军机章京,逢早班之期,五鼓即需至值房,“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苏喇数人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

这给当时会试屡次落第的赵翼留下极深的印象,后来想起来,仍忍不住感叹:。“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

清朝重视皇子教育的传统始于清圣祖康熙,这应与其早年经历有关。康熙六龄即位,并未接受系统的教育,仅能跟随两名略通文字的内监学习句读与书法,至亲政后始有机会发奋勤学,五更即起读书,“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庭训格言》),并延纳儒臣、举行经筵日讲。因此,当皇子临近入学之龄时,圣祖对于师傅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均有过缜密的考虑,而上书房课读的雏形即隐然其中。

相较于其他皇子,皇太子胤礽的教育最受圣祖关注,亦留下了更详细的史料。

就《起居注》所载来看,胤礽清晨开始读书,先读经书,巳时练习满汉文书法,随后反复诵读本日所学经文,傍晚外出练习骑射,晚间讲官检查当日学业,任取一段经文令太子讲解,至此才结束一天的课程。值得一提的是,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曾经说过

康熙朕幼年读书必以一百二十遍为率,盖不如此则义理不能淹通。

也就是说康熙小时候读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了大臣说,说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

因此也要求自己的皇子按此强度背诵,太子胤礽往往在午后开始诵读,至傍晚才可诵满120遍。

每日巳时,九点到十一点,是写字的时间,,每一个字要写100遍,来练习书法。

这都是硬性规定,必须完成的功课、即使开饭时间到了,但是功课未完成,或正被罚念书写字,也必须得到师傅的允许方可就餐,

所以不要羡慕皇子的生活,皇子的辛苦,不是你们能想象的。

上一章 接孩子放学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时间管理大师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