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宠文  步步惊心     

卖儿鬻女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说完了十三阿哥的事,胤禛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儿来。

胤禛(雍正帝)说起老九来,我倒是险些忘了一件要紧事。

乌拉那拉氏问道

乌拉那拉氏不知是什么事?

若曦倒是有些明白过来。

马尔泰若曦那些女孩子的事儿?

胤禛点头说道

胤禛(雍正帝)没错,我也该带那两个奴才,去见见他们的主子了。

乌拉那拉氏一脸疑惑,还是若曦跟她大略说明了一下情况。

马尔泰若曦我也是从弘历的家书里知道的。

乌拉那拉氏这才懂了,轻叹一声说道

乌拉那拉氏这些女孩子也着实可怜,不知爷怎么安置的她们?

胤禛长叹一声说道

胤禛(雍正帝)那些从灾民手里买来的还好说,麻烦的是那几个从人牙子手里转过来的。本身已经不知被卖了多少回,都说不清楚自己家乡准确方位,不知家住那县那州,连父母姓名也不得而知,真个是语焉不详,无法找寻。

若曦听了也跟着头疼起来。

马尔泰若曦这个确实难办了点儿,那些人牙子一个个都该千刀万剐!那么小的孩子,亏他们怎么下得去手?

乌拉那拉氏安抚的拍了拍若曦的手,笑道

乌拉那拉氏妹妹不要动气,小心动了胎气。

说着看向胤禛问道

乌拉那拉氏不知王爷如何安置的她们?

胤禛说道

胤禛(雍正帝)我不可能把她们待会京城,最后没奈何之下,只能把她们安置在,当地知府苏兆贤夫妻办的义塾帮工,然后再慢慢想办法,寻找她们的家人。

其实关于这些女孩子到底是怎么落到人牙子手里的,胤禛还有一个猜想,只是她深知若曦的性子,所以没有说出来。

“重男轻女”之风自古都有,现代社会这么发达,还有部分地区保持这种落后的思想。

更比说古代封建社会了。

早在战国时代韩非子就记载了杀女婴的现象,“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即使没有准确的数据佐证,起码也可以说明古代中国家庭对于女婴和男婴的区别对待。更进一步,这种性别歧视深入了古代的婚姻家庭制度中,人们也担心女性日后的婚嫁费用,“所产女子,虑日后婚嫁之费,往往溺死”。

古代中国脆弱的小农经济和连绵的战乱也是“溺婴”的重要诱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和小规模决定了一个单位家庭几乎无法负担众多婴儿的养育,而古代连绵的战争则带来了大量人口(尤其是男性人口)的死亡,进一步加重了小农家庭的经济压力,在求生压力的无奈之下,只能被迫溺死婴儿。

而男婴相对于女婴可能更容易存活,长大以后男性也能作为主要的劳动力,所以女婴被溺亡的可能性就更大。战乱带来赋税的增加,也是“溺婴”的诱因。汉武帝时,“征服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劳动人民生活艰难,无力缴纳人头税,只能采取“溺婴”等办法。

再加上重男轻女思想的蔓延,使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当然以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溺婴”现象不专属于古代中国,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关于“弃婴”“溺婴”“杀婴”的记载。

古代社会缺乏有效的避孕措施,堕胎的风险较高,又因生产力低下不具备养育众多婴儿的能力,所以“溺婴”作为一种人口控制的手段长期存在。

宋代东南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溺杀婴儿的现象与风俗已相当普遍。“不举子”之风严重败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当时一些士大夫曾加以严厉斥责,“东南不举子之俗伤绝人理”(《宋史·范如圭传》),要求政府严刑禁止。官府确也采取多种措施,企图加以制止。但不举子风俗并不见好转,禁而不止,甚至一些地方还愈演愈烈。

古代人民生活困苦,在天灾发生的时候,一家人无力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卖儿鬻女成为了他们维持自己生存的一种手段。

在胤禛审讯这件案子的过程中,发现除了那些从人牙子手里救出来的女孩子之外,五个从普通灾民手里买来的女孩子,也都是她们的父母在大灾之年无力维持生计,所以把她们卖了换钱。

其中两名当地住户女儿,胤禛做主,赎身银钱分文未取,直接当面撕毁了卖身契约,发还了人家女儿。

还有三名却没寻着家人,问过施粥的官兵方知,原来她们的父母均是流民,卖了自己的女儿,换来了盘费,都连夜回老家重立门户去了。

最后无奈只能把她们也一起安置在苏兆贤夫妻办的义塾帮工。

这些灾民家里的女儿都是如此,那么那些从人牙子手里救出来的,不知被卖了多少回的可怜女子,到底是被拐走的,还是被自己父母卖掉的,细思恐极细思恐极啊!

上一章 背锅侠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