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日常饮食
本书标签: 短篇 

益生菌

日常饮食

养生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1]。 中文名 益生菌 外文名 Probiotics 安全性 无毒副作用 稳定性 稳定性高 分类功能适合人群注意事项 特点 1.能耐受胃酸和胆盐[1]。 2.黏附在宿主肠道上皮细胞上[1]。 3.能清除或减少致病菌的黏附[1]。 4.能抑制致病菌[1]。 5.安全,无致病性[1]。 分类 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酵母菌、益生芽孢菌、丁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等[2]。 1.酵母菌:目前研究发现酵母菌具有调节肠道平衡、促进饲料转化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良好的益生特性,多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禽养殖。研究较多的酵母菌有酿酒酵母属、德尔布有孢圆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威克汉姆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布拉氏酵母属、白球拟酵母属、薛瓦酵母属、深红酵母属、粟酒裂殖酵母属、鲍氏酵母属[2]。 2.益生芽孢杆菌:是一类对机体具有益生特性的、好氧或兼性厌氧、产芽孢的杆状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2]。 3.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是从健康人和动物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目前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生成营养物质、防治肠炎等良好的益生特性[2]。 4.乳酸菌: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乳酸菌是最常见的益生菌,已经被广泛应用并认为对人和动物是安全的[2]。 5.双歧杆菌:其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生理性细菌,是人体有益菌中最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种,它与人体的健康密不可分。 功能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益生菌可合成消化酶,它们与动物体合成的消化酶一起,参与肠道中营养物质的消化[3],刺激动物体分泌消化酶,降低小肠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表面积,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4]。 提高机体免疫力 益生菌的自身结构如肽聚糖、脂磷壁酸等成分可作为抗原直接发挥免疫激活作用,或者通过自分泌免疫激活剂,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激活树突状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并刺激B细胞分泌抗体[5],益生菌可刺激肠道产生分泌性球蛋白A(SIgA),保护机体健康。 维持肠道菌群结构平衡 肠道不仅是机体正常的组成部分,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同时,肠道中还存在复杂的肠道菌群,它们对宿主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6]。 改善肉质 益生菌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从而提高肌肉的亮度[7]。益生菌还可影响脂肪酸代谢,提高肌肉的嫩度。 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 机体中氧化物如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等,含有未配对的电子,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机体中的氧化物过量时会导致机体产生氧化损伤。机体中存在着抗氧化系统,它们不断的清除机体合成的氧化物,维持着氧化物的动态平衡[8]。 抑制肠道炎症 益生菌可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9]。 保护肠道粘膜屏障 益生菌可降低肠道粘膜渗透性,从而保护肠道粘膜屏障完整性[8]。 养殖水质调节 益生菌参与水体中的多种循环过程,通过自身的代谢,消耗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水体中亚硝酸盐氮、氨氮的浓度,从而达到改善和维持良好水质的效果[8]。 适合人群 益生菌补充方面,有以下人群需要积极补充: 1.免疫力低下,容易罹患感冒和肠道疾病的人工喂养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剖腹产儿等,他们需要补充益生菌促进肠道吸收,增加免疫力[10]。 2.便秘和腹泻人群,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有效治疗便秘和腹泻[10]。 3.消化不良的人群,以及肠道炎患者[10]。 4.肠道功能逐渐减弱的中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因年龄减少,适当补充益生菌是有益的保健措施[10]。 5.先天性缺乏乳糖酶的人群,糖酶缺少或者因为乳糖不能被分解时会出现腹胀、腹泻,适当补充益生菌有良好作用[10]。 6.化疗或者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因为益生菌容易被化疗药物杀死,从而出现肠道菌群失衡,因此化疗或者放疗者应该积极补充益生菌[10]。 7.肝硬化以及腹腔炎患者,益生菌可抑制肠内产胺的腐败菌,降低血中内毒素含量和降低肠内酸度,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10]。 注意事项 1.科学合理的使用益生菌,才能真正有益于人体微生态平衡,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增强[10]。 2.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体内细菌大概有1.5公斤,这么多的细菌,大部分为细菌中的“和平主义者”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影响,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属于致病细菌,另一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10]。 3.人体菌群应该保持在平衡状态,因此益生菌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度摄入和补充益生菌不仅不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还有可能导致人体脏器负荷过重,产生研究的负面作用,从而严重扰乱肠道环境[10]。 4.在益生菌补充方面,人们应该注重适当吃些含益生菌的食品,而不是过多的依赖益生菌制剂[10]。

养生

上一章 感言 日常饮食最新章节 下一章 阿胶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