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南洋传奇之缅川传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传奇英雄谱风云起南洋  励志     

第39章 出游

南洋传奇之缅川传

总之,这件事情越传越邪,越传越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终于传入蒲甘王吴律陀的耳朵里了。

这日,吴律陀王心情不错,自己所建造的那种功德塔,已经快要封顶了,这是他登基这么多年来所建造的第一座佛塔,一定要认真对待。

他瞻仰了自己的佛塔,在回来的路上,吴律陀王说:“朕多年来一直居于深宫,对于外面的人情世故不太了解,你们陪朕下车走走,顺便查访查访民情。”

旁边的一个常侍官诺了一声,就撩起车帘,搀住国王的手臂将其扶下了车,早有人趴在车下,让国王踩着自己的肩膀下车来。

国王一路走,一路看,到处是绿油油的水田,水稻长势很好,自从他调集民夫修建了胶克西的水利工程,引瓦江之水灌溉这干燥的土地,从此这片土地就变成了蒲甘的粮仓。

蒲甘地区处于三面环山的地形之中。北面是纵深千里的大雪山。西面是沿海岸线而生高大的若开山脉,此山高大挺拔,直耸云霄,足以阻挡来自西海的行雨云。

东面是连绵不断的禅邦高原。来自东海的行雨云要翻越泰国,越南中间的长山山脉,横断山脉等一系列纵列山。等来到蒲干地区之后,所带的水汽已消耗殆尽。

只有向正南方,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来自南海的行雨云可直接北上,毫无阻挡,可也只能到达碑庙地区,再往北也是鞭长莫及了。

所以蒲甘平原很干燥,极少降水。空旷的原野稀稀疏疏的生长着高大树冠的榕树。

但是有许多河流经过此地,所以只要利用好了这些地表水,蒲甘一样可以大丰收,而且只要控制的好,不用太担心洪涝灾害。

至吴律陀王继位之后,深知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于是在蒲甘平原上到处修建堤坝,围堰,坡塘沟渠,等水利工程,使蒲甘逐渐民勤业本,仓廪丰实,兵强马壮,国富民安。

昔日不毛之地如今都引来了江水,被开辟成一方方稻田,缅川的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水源充足,一年可四季收成,水稻可随时播种,不受时令节制,所以缅川千年历史上很少发生饥荒。不像中国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什么干旱,洪涝,蝗虫,兵匪,数不胜数,生活在缅川的人简直不要太幸福。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达到充足之后,精神生活的充实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统治者就需要一套思想来控制人民。比如说宗教。

吴律陀这次是微服出巡,只带了几个常侍官和十几名护卫。这些人中当然有吴宽,这些都是绝对忠诚于他的。

吴律陀东游西逛,许多景致都让他十分好奇,看到蒲甘的百姓脸上洋溢的幸福的微笑,生活日渐富足,人们都虔诚地信奉佛法,心里由衷的高兴。

吴律陀王兴高采烈地一直沿着大路向前走,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远郊去了。这里已远离福乾城,一切都显得十分荒凉。

“国王陛下,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天色已经不早了。这里已远离京城,微臣怕陛下有所闪失,担待不起呀!”吴宽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和天色,又看了看兴致正浓的国王变打起勇气说道。

这是他作为一个侍卫官必要的责任和警觉。

吴律陀王也抬头看了看以偏西的日头说:“已过了中午了,好,我们到前面找个村子讨口水喝,顺便和老乡聊聊便回。”

吴宽诺了一声,便派出两名侍卫立刻前去先探一下情况,越是人多的地方,安全越不能掉以轻心。

两名侍卫立即打马前去,道路上扬起一溜烟尘,便消失不见了,吴律陀与吴宽等人在路上慢悠悠的溜达着。

此时已过正午日头正午,晒的人热汗直流,还好路边有一棵一棵的大榕树,稀稀拉拉地分布在两边,靠近村庄树木变得越来越多,正好为旅途疲惫的人折下一片阴凉。

缅川平原上的树都长得又高又大。深厚的土壤为其能长出足够牢固的根,宽阔的天空让其树冠长得特别大。最大的能达到300多平方米,所以在树下完全不用担心阳光的照射。

路两边除了稀稀拉拉的树,其他全是稻田,这是以被开垦过的地区,全种上了庄稼。已经没有树木生长的地方了,只有在路边,河岸和村庄的边缘空地上,才生长着高大的树木。

不消一刻探子回禀:“前面有一个村子叫腊粟村,村子里正在举行什么活动,都围绕一棵大榕树下,旁边还有一位一丝不挂的女人,正准备用火烧死呢。”

“陛下,看来前方不安全,我们还是远离此地吧。”吴宽脸上闪过一丝焦虑,一撅屁股躬身言道。

身后其他人也不愿意让国王去凑这个热闹,若是国王有所闪失,他们全都要株连九族。

他们也都想让国王回去。

吴律陀坨王这样的一代雄主,怎么能被这小小的阵仗吓住呢?

他可是要在千军万马中驰骋,尸山血海中遨游的一代雄主啊!

“前面难得有这么热闹的事发生,若是错过了我自己都不会原谅我自己的。”吴律陀王淡淡的说道。

“再说,难道你们就不好奇吗?因为什么原因要烧死一位一丝不挂的妙龄少女?”他继续说道。

上一章 第38章 建楼 南洋传奇之缅川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0章 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