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古微文集
本书标签: 古代 

如画如梦

古微文集

这是贴吧作者:倩女幽魂的七夜写的关于河图歌曲《如花》《如梦》里的故事,写的不错,分享给大家】

台上说书人一拍醒木,说完从头。台下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而这个故事,该从哪里说起?

该如何再说起,他已经不知道了。

八年过去,当年的故事都已经传遍天下,只是故事里的他有口难开。

要如何解释?到如今,又有几人会相信他的解释。

或许,根本就不需要解释。

他根本,就是人们口中那个八年来高床软枕温香软玉,睡在明月楼的负心薄幸人。

而他一直记得,那个在家乡渡头年年等待,雪漫了眉头的如花。

又是一夜,柳如梦醉态阑珊中再次想起那个守在家乡还在等着自己归去的女子。他的如花。然而,八年过去,他却只是沉沦在这青楼楚馆的明月楼中,每日借酒浇愁。想着她每一天站在那熟悉的渡口,观望着每一艘驶过的客船望眼欲穿的样子,他就觉得这满口的美酒比苦药还要苦涩。想起那年,她送他到渡口,他说,等我金榜题名,一定娶你入门。此生决不负你。而她只是笑笑,轻声应他,就算一辈子,我都会等你。

这一夜,他哭得像个茫然无助的孩子。而把他抱在怀里的,不是他的如花。

八年,春花开了又落,秋风吹走夏月,冬雪落了几回。柳如梦不会忘记,那年赶考初到京城,以为自己寒窗十年必定高中,到时候就能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并且用最隆重的方式娶自己心爱的人为妻。那年,满腹才华的柳如梦意气风发,带着不可一世的少年自负走进了考场。可是,天意总是不如人愿。

柳如梦甚至从未想过自己会落榜,所以他甚至连回乡的盘缠都没有准备就进京了。他以为,只要他高中状元,又何需担心回程的费用。于是,当看到金榜上没有自己名字的时候,他简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结果。

好在他到京城后住进那家同福客栈时,认识了好心的老板,还有和老板熟识的樱桃姑娘。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樱桃姑娘竟然替他预交了一年的房钱。于是,他留在了同福客栈,因为字写得好,开始给人代笔写信,赚些小钱。

樱桃姑娘,是旁边明月楼的姑娘。明月楼,是京城最有名的烟花之所。

而第一次见到这个出身风尘却自有一股侠气的姑娘,是应试前日,他被一帮同期考试的士子硬拉着去明月楼喝酒。柳如梦记得自己酒过三巡,似乎是随手填了一首词。失去意识前,模模糊糊中只记得樱桃望着自己炯炯发亮的眼睛。

从那以后,樱桃便经常过来跟老板买酒,顺便看看他。有时候,也会要他为她写首词,客人喜欢听她唱。她要他写,他就写。后来唱得多了,樱桃成了明月楼最红的姑娘。

第一年的时候,柳如梦帮很多人写了很多信,从信里看到很多人的故事。而他总是想起家乡的如花。他书桌上的信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连原本四书五经的位置都占据了。可是,这么多封信里,没有一封是他自己的。提笔千次,却没有一笔成字。也许是因为自己没有高中,无颜回去见她,也不知道该在信里跟她说什么。终究,他还是没有写。他只是将替人代笔赚到的银子托人带回去。他总是想,等到下一年,他考上状元,他就可以骑着白马回去接她。

而樱桃来的次数,越来越勤。

就在柳如梦等待着来年再次复考的日子里,遥远的故乡小县任城,叶如花每日荆钗布裙,守在渡口,祈盼着自己的良人归来。然而,一天又一天,一季又一季。春去秋来,她的良人还是没有回来。每一日,她望着屋外河上过尽千帆,却没有一艘上出现他的身影。渡口的桃花开了又谢,而她依然坚信着他当初的誓言,从白天等到黄昏。快入夜了,她就点起油灯,门外西风如冰,低低的云层下有断雁孤鸣,而她一遍一遍地眺望夜色中的江河,怕他的船会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出现在渡口。

一年又一年,她都从来没有绝望。即使在第四年,同县的来运从京城贩货回来,带来他的消息,他说他如今荣华富贵,锦衣玉袍,住在京城最贵的明月楼里,整日与达官贵人往来,和楼里天仙一般的姑娘调笑弄情。即使在听到这些的时候,她都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相信他一定会回来,回到自己的身边。

一转眼到了第三年,今年的科举柳如梦依旧没能上榜。揭榜那天,他喝得大醉。明月楼中,他借酒逞狂,挥毫写下“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阕鹤冲天,尽诉心中的怨气与不满,还有他的失望。后来一些年他成名之后,所有当时在场的人都只传唱他的桀骜狂悖,而只有樱桃懂得他坚强外表下那颗脆弱的心。她明白他的受伤,懂得他眼中的痛楚。所以在无人时候揽他入怀,让他在她的怀抱里肆意哭泣。

这一年,同福客栈的老板因为欠下巨额赌债,把客栈变卖给了隔壁的明月楼。而柳如梦因为已经预交了一年的房钱,又会些文章,便得以继续留宿楼中。客栈换了新的门面,成了青楼的一部分,大堂里却供奉着管仲。看来明月楼的老板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于是柳如梦就假装不知道是因着樱桃的原因,找到最好的借口留了下来。客栈变成青楼之后,他很少再代人写信,因为客人们喜欢他填的词。而每到黄昏,楼中客人散尽,没有人来的时候楼里的姑娘们总喜欢拿酒与他一起喝。她们总是替他可惜,说,你的词那么好,咋就没中个状元呢?

也是这一年,京中的李大人从樱桃处听到柳如梦写的词,很是赏识。贵人们都知书达理精通音律,李大人也算是京城里的贵人了,所以常常来拜见他,顺便拿他写的新词回去欣赏。再隔几日,京城士子之间便开始传唱李大人的新作。他们惊讶于一向附庸风雅的李大人竟还有如此才华。而所谓李大人的新作其实就是他的词这件事,只有樱桃知道。樱桃是李大人在明月楼里最喜欢的姑娘,柳如梦记得,那天她喝醉了,仰起红红的脸蛋儿问他,我和你媳妇儿谁漂亮?他不语,低头的瞬间看见她脖里有块浅浅的红印子,他知道,是李大人昨晚留下的。之后李大人每次见柳如梦都面有愧意,每逢醉酒便说今年主考若还是自己,怎么也要给他个进士当当。

总是喝醉的李大人就这么一直说着,一直说着。而柳如梦也一直相信着,或者其实是逼自己相信着。他每一次都比李大人喝得还要醉。明月楼里有二十位姑娘,他喝过她们每一个的酒。但只发过樱桃的脾气,似乎是因为她拿了他的《中庸》去垫桌脚。而那一次,她只是安静地听着,直到他沉寂下来,带着浓烈的酒气睡过去。

第四年,柳如梦在京里遇到了同县来京贩货的来运,便请他在楼里喝了酒,却没有让他在楼里留宿。因为来运自己没有那么多钱,而柳如梦的钱都是要攒着寄回家去的。所以他舍不得。来运走的时候,柳如梦记得他看自己的眼神。那种嫉妒里夹着忿恨的眼神。来运走后,柳如梦突然想回趟家。新年就要到了。可是他的家在千里之外,他却没有上路的盘缠。楼中的姑娘们不知怎么知道了,每人送了他一锭小元宝,让他买了身绸子。还把她们平日用的胭脂水粉都给些让他带回去。

而他终究没有赶上回家过第五个新年。他想,是因为一千二百里路太长。他走了那么远,终于回到家乡小县任城,进城的时候,看见城门口的茶楼里有人围着说书的快嘴王传德听书,走近一听,却听见自己的名字。原来,是来运从京城回来,就带回了他的故事。只是,故事里的他中了状元,整日锦衣玉袍,高居明月楼,与达官贵人拱手往来,和许多带着香风的美貌姑娘调笑含情,已经忘了家乡的糟糠之妻。柳如梦哭笑不得,最终一句话都没有说,悄悄地走开。

都已经到了,突然,他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回家的勇气。看看自己,就连身上唯一的一件好衣服都是青楼的姑娘给他买的。而每个人听到的他是那么光鲜,令人羡慕。终于,当柳如梦在车马店里见到昔日读县学时最好的同窗沈非,就做出了决定。他托沈非将带回的银子给家里的如花送去,并告诉她自己“一切安好”。某一个瞬间,其实他是真的希望她以为自己已经负了她,然后也许过段日子便会想通改嫁。而柳如梦转身离开的时候,没有见到同窗好友眼中的妒忌和憎恶。

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以为的好友并未按照自己的托付,将银子送给如花,转告自己平安的消息。反而,沈非在骑马来到柳如梦家所在的渡口,远远见到那个一直听闻却未曾亲眼见过的女人时,心中的悸动无以言语。一瞬之后,他便在心里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决定。他打马来到她身前,故意问了她一句,有没有酒可以喝一口?当她转回屋中给他取来酒的时候,他便装作闲聊,低下头问她,我见姑娘如花似玉,可否许了人家?若未许人家,不知可否请问姑娘芳名?一问一答之间,他便假意惊讶对方竟是自己旧时同窗的未婚之妇。然后露出难言的面色。接着自然是在她的追问下,说出他已在京城中了状元,并且还被达官贵人看中,招为驸马,住进了代表富贵的明月楼。

而这些,他自然是不知道的。第六年的时候,柳如梦收到老家的来信,说他们已经搬到了邻县,若是要回家了,便到这个地址去寻。家里还告诉他,只有如花还坚持要留在那个渡口边的小屋里等着他。而李大人也不再鉴赏柳如梦的新词,因为那天有人嘲讽他十三房妾室,却还写那般酸苦的情诗。于是,柳如梦终于得以出头,他的词开始在京城的每一艘画舫里传唱。而他在今年的科考中再一次落榜,原因是皇帝在批卷的时候,想起他的那首《鹤冲天》,朱笔一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就这样,便把他的名字勾掉了。自此,柳如梦不再提读书的事,每日抱着一块“奉旨填词”的牌子游走在青楼妓馆,酒市花丛,每夜与很多人喝酒,醉了,便睡在樱桃房里。

而柳如梦一夜夜醉过去的时候,隔了万重大[url]http://山之外[/url]的家乡,任城的渡口如花还在等着。他与她之间的事情已经被说书人说成故乡传遍了县城,然而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坚信自己的柳郎中有一天会回来。即使他的朋友沈非都已经把他说成另一个[url]http://陈世美[/url]。可是,已然无法抵消她对于他的决心。每一天她都总是想起从前,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想起他在夜里点起灯凉夜苦读,而她在一旁帮他磨墨,缝补衣衫。他眼见她的辛苦,对她发誓将来博得功名上得金殿,功成名就之日一定不辜负她此时温柔。而那江上悠悠远去的片片孤帆,就这样一天天带走她全部的悲喜。她只愿,它们能将她的思念待到他的身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季的风吹过堤上的柳树,千丝万缕的柳丝随风飞舞,飘在风里。像情人挽留的手,却抓不住堤下日夜不息奔流而去的江水。春去秋来,又至冬雪。她依旧等在渡口,任由纷纷扬扬的雪花覆上她的眉头,发梢。等得过往的人们都为之叹息,他们都说,那个不知道谁家的女子,还在等着那未归的人。

第七年秋天,柳如梦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樱桃离别,作《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之后柳如梦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惫,他于途中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url]http://千金笑[/url]”,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于这年冬天返回京城,这一离一回,楼间许多姑娘已经离去。只有樱桃仍然留着。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如梦愈发癫狂肆意,整日歌楼买笑,醉酒浪荡。

再后来,京城有人开始传言明月楼里的那人疯了。因为柳如梦返京之后自号柳七,每每填词却只能得半阙,而下半阙总会写成一个莫名其妙的地址。但京城所有歌楼妓馆中的姑娘们却都知道,那不是真的。因为,姑娘们从此只唱半首歌。就连当朝最有才名的大学士都被这一异事惊动,曾问一歌妓,曰:“我词何如柳七?”,歌妓对曰:“柳七哥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柳如梦名扬京师,家喻户晓。

然而,仿佛突如其来的名望并未给消沉的柳如梦带来希望。皇家对他的不屑,从始至终都未改变。甚至,他都不知道这不屑从何而来。而同世的文臣词家也为为迎合帝王之心,批评他词风俗艳,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他还是一天天抱着他的酒坛,醉了醒,醒了醉。而只有樱桃明白他并不只是为了科举无望,而是不敢面对家乡那个一直守着希望等着自己荣耀还乡的人。还有身边这个为了自己甘愿委身于李大人的好姑娘。她看着他,说,我陪你回家吧。他一愣,随即哈哈一笑,我家不是在你肚兜兜里吗?然后抱着她睡去。

他不是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而是不能抉择。如花和樱桃,二者都不是他可以辜负的姑娘。于是,他只能选择沉睡,选择假装不知道樱桃的情意,不去面对。而这一躲,就是八年。

第八年,谷雨。已经能听见偶尔天空里飞过的布谷鸟的叫声。它们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春雨如约而至,这是播种的季节。柳如梦全身无力,躺在床上,又想起家乡的人儿。想她此时会不会正在田间植苗。耳边是窗外连绵的雨声,听得人惆怅不已。而昏昏沉沉的柳如梦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这一年的春闱他还是去了,拖着疲病的身躯,虽然已经不抱希望。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了罢。

而在等待揭榜的日子里,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听来明月楼的客人说,是皇宫里走了火,烧死了好多人。这一年,皇帝也换了。而柳如梦已经不再关心这些,只是一直坐在房里,他觉得自己的眼力似乎越来越好,好得已经能越过那隔在他与她之间的千里江河万重山岳,看见山那边,有一位小娘子荆钗布裙,站在那渡口的桃花树下,等着他回家。桃花落了她满头,她的脸上带着浅浅笑容,温暖如初。在明月楼最后的日子里,柳如梦喜欢抱着樱桃在楼顶瓦背上说他看到的故事。他对他说,山那边有个荆钗布裙的小娘子,和她一样眉梢似新柳。

后来樱桃在自己房里看见她的赎身契的时候,柳如梦发现自己正与南飞的雁一起经过她的窗口,看见她哭得声嘶力竭。他以为他会要她跟自己一起回去,可竟然没有。这一千二百里路太长了,他只能自己一个人飞。樱桃似乎看见了他,停止了哭泣,从窗口探出半个身子来看他。他看着她,笑,问她,你会原谅我那么自私,一个人走掉吗?

从此他再也没有和任何人讲山那边的事,但目光依旧可以穿越万重大山。他看见画舫里的姑娘们唱罢半阙词后偷抹眼角的泪珠儿,看见樱桃离开了明月楼回家后把他身下那捧土织进了锦囊。看见山那边有个小人儿,等到雪漫了眉头。

他甚至看到,金銮殿上今年新登基的皇帝钦点了今科的状元。人们都在叹息,那个明月楼里的词人真没有运气,好不容易真得了状元就死了。

而任城渡口的桃花树下,叶如花等过了一年又一年。在第八年的时候,她收到一个从远方寄来的锦囊。不知道为什么,当她捧着那个锦囊的时候,她知道,他真的不会再回来了。但是,她还是继续等。一年,两年,三年,十年。

台上醒目一声收,说书人合扇又说从头。

故事里,她走过堤上柳。

夕阳西下的小渡口,风景还像旧时温柔,

但江水,一去不回头。

她还在等候。

完。本故事根据河图小楼作品《如花》及河图微博所发《如梦》故事梗概改编而成,其间融合词人柳永生平,也即文中男主柳如梦之原型。及北宋历史碎片,文章需要,不尽符合真实史实。

上一章 如之文案 古微文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人间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