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康宗宪散文选集
本书标签: 现代  乡村乡土  乡村生活   

那时候的我们

康宗宪散文选集

那时候的我们-《清凉寺的钟声》影评

《清凉寺钟声》是一部由谢晋执导,濮存昕和栗原小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

很小的时候,也许小到我都不懂得悲伤。看这部电影,看到哑巴因为听不见所以丧命意外,真的很压抑。那时候的午夜电视,很少放有深度的电影,无非是港剧的嘻嘻哈哈,爱情笑骂。

濮存昕是一个日本遗留的男婴孩,被一个好心的大妈带走给自己的哑巴儿子当了儿子。后来濮存昕出家,日本的家人来寻。其实这都是线索吧,串起了很多应该面对的历史。

电影给五星,这里我不想聊电影,只想聊个情结,羊角大娘把女儿嫁掉,真的会比留女儿在家好吗?嫁了女儿就有了彩礼,有了食物有了衣服,能撑上一段时间。如果不嫁女儿,话说女性也是劳动力只是没发挥,女儿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可以照顾老的照顾小的,日子清贫,还是可以想办法过,这个劳动力可以撑上好久。所以,我觉得不嫁比嫁好吧。

不过话说来,我也知道,那个时候或者说现在大部分也是这样:人类存在的主要意义之一就是繁衍后代。哎!人真可怜,走那么远,还走不出那个圈。

我常常很怀念一种感觉。就是拥抱。我们总是渴望臂弯里满满的,暖暖的。拥抱,是手臂的一个重要功能。我怀念的,是拥抱一只狗。那是我曾经养过的一只狗,很大,像男孩子一样调皮,像小伙子一样生猛,但是它又愿意给你,只给你——温柔的驯服。我抱着它,那透过皮毛的体温,大狗挺拔矍铄的体型,气息,模样,全在这个拥抱里。

一个80后的独生子,从童年以来,总是从一些狗的身上,得到那种生命之间彼此信任、依赖、需要的感受,而且,这和人的世界里的关系不同。它不涉及任何的条件,利益,只是因为,我和它都是生命。

这部电影,终于让我在人与人之间感受到了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信赖与温暖。这种感觉应该被叫做“人性”,所以狗常常被认为“通人性”。但常常,人尚且没有“狗性”,何谈“人性”?

这部电影对最淳朴最真挚的人性的观照,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有了,拥抱我的狗的感觉。

感恩每一滴水珠

它把我来滋养

感恩每一枝花朵

它带给我芬芳

感恩每一朵白云

编织我的梦想

感恩每一缕阳光

托起我的希望

感恩啊

感恩

感恩的心儿多么虔诚

感恩啊

感恩

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感恩亲爱的父母

给予了我生命

感恩敬爱的老师

教会了我成长

感恩帮助过我的人

使我感受善良

感恩伤害过我的人

让我学会坚强

感恩啊

感恩

感恩的心儿多么虔诚

感恩啊

感恩

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我也艳羡一马平川的人生,路线胸有成竹,路况随取随用,脑海里一堆地名遍布海陆空,想去哪里,说去就去。但《清凉寺钟声》似乎暗示着,幸福不是生活的意义,哪怕他人的幸福。然而,我们仍要积极地生活,向着那永恒的上升之路。

最难得的是,羊角大娘不孜孜于事业,也无宗教信仰,她的积极是不假思索的。「积极」的含义大于「勤劳」,勤劳太容易做到了。当时那种物质条件下,为了温饱,人除了勤劳别无选择。但即使在迷雾久久不散的山村,仍有一串串玉米金黄,仍有木屑让小孩子抓起一把就灿烂一整天,仍有姑娘边纳鞋底边唱童谣,歌声把夜空旋成了万花筒。羊角大娘抱着狗娃四处蹭奶,请人写对联,教狗娃打架……把自己巴掌大的生活过得气象万千的人,真是魅力无穷,连她咬煎饼卷大葱都那么迷人……绝不输衔烟斗的赫本!

爱他人,但不以他人为生命的给养,只要能让他人更好,什么都能忍。儿子客死、女儿出嫁、没人意识到受教育重要的情况下,羊角大娘还是把狗娃送到了寺庙读书。她一定经历了挣扎——那时她已经很老很老了——老人的孤独是刻骨的吧?电影里,由秋入冬似乎就在倏忽之间,叶子一下子落尽。她慢慢走下山,走进过于分明而略显狰狞的树影。古往今来坐收无尽赞美的树也无力优雅,连一点点寒冷都不能招架。而羊角大娘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慰藉,却能把来日虎视眈眈的孤独、凄凉、死亡一齐忽略。这岂止是美德——这简直是圣德。

但命运终于不放过任何人,哪怕是这样的好人。她也会粗心让聋哑儿子出门打工,结果儿子客死他乡,一时之过成一生之恨。她也会放任女儿嫁给老得多的丈夫,为了活下去。结果虽然也许没那么致命,甚至可能皆大欢喜,但红盖头下摇晃的镜头,似乎暗示着另一些花果飘零。这无损于她不预设回报的无瑕的善良,但越如此越让人心惊。没有后悔药,没有时光机,只有不确定性,能一刀斩下最纯洁的羽翼。

绞尽脑汁解读出这些,希望能赐自己正能量。如苏格拉底般勇敢,才能接近善。接近途中的痛苦何必说出?人人皆为尘土,什么都能从无到有也即什么都会从有到无,永恒的,唯有那遥不可及的上升之路。

作者:康宗宪

时日:2020年8月30日00:10

上一章 寻梦环游记 康宗宪散文选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不当演员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