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朱子家训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公版书  剧情文     

朱子家训

  【21】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解读】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的事情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

  以成就的

  乖僻的人往往是有聪明才智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趾高气昂,好胜性强,自以为是。这

  样的人来“治家”,肯定使人望而生畏,做出许多日后要后悔的错事来。另一种人则贪图安

  逸,消极颓废,也很难把家治好。勤则成,惰则败,凡事都是这样。

  【22】

  狎昵(xiá nì)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解读】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

  事情可以依靠他们

  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连。屈意敬奉老练有德的人,遇到急难的时候,

  就可以靠他指导或扶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23】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zèn),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解读】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

  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

  这两句格言一句写听话,一句写做事。一个人决不能急燥,不能轻信,不能意气用事,

  而应冷静分析,深思、三思。两句充满了辨证的思想。

  【24】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解读】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坏,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做什么事都

  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止

  前半句是讲给别人做了好事,比如经济上接济了别人,这是一种美德、一件好事,就不

  应该一直去记住它。否则就好象是吝啬、心痛了。相反,受了别人的周济,就应当记住。“滴

  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无力回报,也应记住人家的恩德。这是从对人、对己两方面谈

  施惠与受惠应有的正确态度。

  后半句讲用钱不留余地必穷,用力不留余地身必病。因此,真正的聪明人,做事一定留

  有余地。少壮时要为暮年留余地,祖辈、父辈要为子孙留余地。今天来说,就是要考虑“可

  持续发展“。而当财富、事业等方面春风得意之时,要注意适度,不要将顺风蓬扯得过足,

  要“见好就收”,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事物将走向其反面。

  【25】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解读】别人有了吉祥可贺的事,不可生出妒忌心理;别人有难或有了灾祸,不可生出

  幸灾乐祸的心理。

  【26】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解读】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这是提出了衡量善恶的两条标准——欲人见、恐人知,一非真善,一是大恶,很有见地。

  一个人真正的做好事,是无须自己多张扬的。而恶不敢声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已成大

  恶,二是日渐将酿成无药可救的大恶。佛家说善恶皆由心生。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操守,不是

  看他在人前作了什么,而是看他一个人的时候是怎么样怎么作。

  【27】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nì)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解读】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

  延及到子孙

  【28】

  家门和顺,虽饔(yong)飧(sun)不继,亦有馀欢;

  国课早完,即囊(nang)橐(tuo)无馀,自得至乐。

  【解读】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不欠国家的租税,

  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家道富厚,家庭关系往往容易和顺;家境贫苦,家庭关系往往比较紧张。朱柏庐则提出

  了和顺治贫的方法:一家人只要生活得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即使上顿不接下顿,也会有家

  庭的欢乐,有天伦之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和了,苦一点也算不了什么。

  “国课”是指百姓应当上缴给国家的租税。早完成国家的钱粮课赋,不欠租税,没有了

  思想负担,即使口袋里没有盈余,身无分文,自己也能自得其乐。这句话的要旨是告诉我们

  人人为要建设营造一个和顺欢乐的家庭出力;同时更不能忘记我们的大家——国家,时时处

  处为国家着想,国家在先,要有为国家服务的争先意识,幸福感。

  【29】

  读书志在圣贤,徒非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解读】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

  和国家,哪里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

  这是说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圣贤之心的高尚的人。

  古人强调一个“圣人”,应当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今天的话说,就

  是做官一定要为百姓、为国家着想。这是朱柏庐先生提出的做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做圣

  贤,存君国。

  【30】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解读】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

  美了。

  通篇《朱子家训》,充满了朴素的、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熟读朱子家训,谨遵朱先生的

  教诲,你可能得不到荣华富贵,你却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的生活。

  【作者简介】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

  号柏庐(昆山现有柏庐小学),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

  是明末的学者。

  朱用纯始终末入仕,康熙年间有人要推荐他参加朝廷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固辞乃免。其

  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愧讷集》、

  和《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506字的《朱子家训》最有影响,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

  户晓。《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

  深厚,含义博大精深。今天读来,依然是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上一章 朱子家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