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神仙极境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修真 

第三章基础功法

神仙极境

  当然传经要由最低级别的开始,对于林正来说,他对有修炼还是知道一点的,但是他仍然会尽心去听这里的经文。

  薛进明选了五行中的木行功法先教给林正,林正仔细聆听,结果让林正大出所料,其实木行功法林正已经明白,当时在镜湖山洞中帝明曾传下五行道经,其中就有木行修炼法,木行道经也是初学者必修之经,大多数都会先行修炼木行法功,只是薛进明讲述的木行功法比帝明所述更为详细罢了,但是总纲还是不变,木行功法也分为九个层次:第一层为引灵入体,第二层为纳气归元,第三层为凝形化脉,第四层淬筋锻骨,第五层灵气出体,第六层木行遁法,第七层御气化形,第八层神形合一,第九层天人一体。

  第一层:引灵入体,这是修士真正进入修炼的第一部,天地间存在着众多游离形态的灵气,那种灵气,凡人是感知不到了,就是修士没有修有所成,想感知到灵气也是很快,只有达到第九层才能感应到天地间我灵气形态。木行修炼之所以为大家第一首先功法是因由,木行灵气可能通过生长于天地间的草药来获得,所以修士炼出的丹药,特别是木行丹药就对木行修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草药,只有通过种植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草药,当然草药也分成色,种植的草药没有野生的好,年份久的又比年份少的好。只要把采到的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再炼成丹丸,通过服食,就可以将丹丸中的木行灵气转化入体内。所以大多数修士都会首先功法就是木行功法。其实真正的修士是不愿意去采用草药之法的,所以在远古时代,那时的修士都是五行具修,他们会鲸吞牛饮般的吸收天地间的游离灵气,不去分离五行灵气,据说从天气间直接吸引入体的灵气比从草药中获取的要好,但是现在的环境变化了,人们更追求效率,自然而然的就用起了草药。

  引灵入体有四种方法,第一种通过口鼻呼吸,这种方法多选在早上和下午进行,所谓吞朝露吸晚霞就是这样形成的;第二种就是靠皮肤引入,这种方法比较慢,但是更加的稳固,他能大面积的吸收灵气,灵气经过皮肤的过滤,更加的纯净,所有通过皮肤的吸取在远古时代更为胜行;第三种就是服食草药,这种方法更为直接,加快的修行的进度;第四种则是近百万年前才兴起的方法,就是很多大修士修有所成,他们会回思己路,便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功法帮助修炼,就拿木行来说,就有木原归一法辅助修行。

  第二层:纳气归元,修士将从自然界中吸收的灵力存出在哪里,不能吸收了就排出起,那当然是行不通的,必要有一个存储灵气的地方,修士们一般都会将吸收的灵气存入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叫作“渊府”,其实“渊府”就是地球上所谓的丹田,那里就是存储灵气地方,起初修士们是把灵气存储在肝脏内,但是肝脏部分存储量不大,所以行不通。后要修士们通过研究人体,发现了二级神秘之处,一处是眉心,另一处就是渊府,渊府在人体内,但是那里又似另一个世界,当修士修行到了神婴期间,就可以元婴离开进入身体各个部位,当第一位进入那个地方的修炼看到了渊府的广大后,他都惊呆了,当他元婴归位开,就将灵气全部纳入渊府中,这样大大增加了身体对灵气的存储。所以纳气归元一般就是把将灵气归于渊府处,引灵入体也存储灵气,但是那是依据五行进行存储的,木行对应肝脏,但是肝脏的存储量非常的少,所以第二部分就将满载的木行灵气引入渊府处,就是是纳气归元。

  谈到人体,其中人体修行与各个部分都有关系,人身从低向上分为:小腹为渊府,肚脐为地阙,脐以上到胸为宫锁,胸为天池,颈部为神桥,面部为仙引,大脑处仙宫。这七处不是炼气士所能修炼的,而是那些化神成功的人才能触及的。

  第三层:凝形化脉,为什么要吸引灵气呢,就是为了要最终使用这些灵气,要使用这些灵气就得将灵气吸入的足够多,当达到了一定量的事,就要将灵气在身体奇经八脉中运行,这奇经八脉非凡俗间的经脉,那是修士们另创的行灵路线。修士们将汇于渊府处的灵气化成脉络,让灵气化成脉络行于身体内,就是就凝形化脉。本来修士身体内是没有这个脉络的,那是硬生生的化形而出的脉。这些为分任督二脉,这是凡人也有的,但是修士们另筑一脉,也是修士必须筑的脉络,这里称之为天体,天体脉自头顶处到下阴处,形成一个脉,自二肩至大腿根部也有二个脉,那二个为两仪,四肢出种一个脉称为四极。修士们要用来自渊府的灵气化成脉络,让灵气运行的脉络之间,这就是凝形化脉。

  第四层:淬筋锻骨,一旦凝形化脉成功,修士们就会发现,自己身体的原来肌体骨骼无法承诺这种冲击,那个修士们就得想办法,他们开始想到了重要淬炼自己的肌体、骨骼,就是淬体炼骨的重要意义,只所以将淬筋锻骨作为一个层次,是因为这个过程非常重要,非常危险,很多修士都是死在这一关上了,因此这一层也成为修士路上的拦路虎,一段淬筋锻骨成就,那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修士。

  第五层:灵气出体,一旦成为真正意义的上修士,就要进行下一步,为什么要灵吸引灵气入体,就是为了使用灵气,灵气进入体内并不是真正意味就可以使用了,还要将灵气引到四极上,当然口鼻处就是灵气引出的重要途径,那二会更为直接,但是修士们还要用手用脚,所以要将灵气通过四肢引出体外以供使用,这就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解决了方法,修士们在手掌,手臂臂弯出另行筑成二个灵气渊海,那行于四极经络间的灵气在手掌及臂弯处进入那个灵气渊海处进行循环,并在那里停驻一段时间,这段停驻时间就是修士利用灵气的最佳时间,四极中的腿部也是这个原理,修士分别在脚底、腿弯处筑成一个灵气渊海,以供修士使用灵气。

  第六层:木行遁法,这是木行灵气运行的第一个法术,不知为什么,任何一行圆满后都会形成第一个法术,无一不是遁术,遁术就是跑的意思,这是修士们也不理解的问题,难道修炼就是为了逃跑,还是逆为仙,顺为凡吗。那么干什么要出逃跑这个法术。其实,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遁是有跑的意思,但是遁也就飞行的意思,那就是说遁的本意就是要凌驾于空中,凭着遁术就可以飞行了,也就能区别于凡人了。

  第七层:御气化形,这一层是修士们最向往的境界了,前五层可以说是为这一层打好基层,这一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使用灵气,这也是修士被称为练气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修士们要多渊府处提出木行灵气,再经四极导出体外,采用木行功法中的凝字诀将灵气慢慢转化为实体,就是木行实体,但是木行灵气不适合转化为实体,多数修炼者就会把木行灵气转化到木行灵气团就可以了,这种灵气团是可以对敌方进行攻击的。当然木行灵气不光是此功能,它最后的功能就是能与自然界中的木属性器物进行连接,当修士得到一块好的木行材料,就会把它炼成器物,那么此时木行灵气就会起重用了,器物成形时将己自灵气熔入器物中,配刻上特殊符文,配合控气法诀,与对方交手中就可以当作兵器来用。

  第八层:神形合一,御气化形到了后期就后在识海处产生神识,识海来于仙宫中,在眉心处,神识不是气体,也不是灵气,而是另一种存在,这种存在无色无味,说他是思想、思维,但是它却可以被释放出来。据说修士修炼到神婴期时,神识就可以化成实体,飞出体外与敌方做战,神识作战也只能对神识起作用,普通的器物还伤不到神识。

  神形合一就是将那凝聚而成的神识注入实体器物上,比如可以将神识注入兵器中,到了那个时候,修士们就可以自然控制兵器,那兵器就会像修士自己的身体,任由摆布。一片到了中阶婴丹期时,与敌作战时都会用神识操纵兵器。如果得到对方的兵器,无需抹除兵器的控兵符文,中要抹去兵中的神识,再把自己的神识注入其中,就可以把敌方的兵器彻底的变成了自己的兵器。

  第九层:天人一体,到了天人一体之时就是木行圆满之时,到了这个程度的修士,只要把渊府的木行灵气导出体外一部分,让体外的灵气去勾通大自然界的木属性的万物,配以神识,就可以通过自然界的木属性的万物去感自身边各处的情形,到了那个时无需使用眼睛就可以想知晓你想知道的事情,但是这也是要依据个人的天赋来区别的。到现在为止,这个修真界中最强的神婴器的修士也只能感应到离周围半径三百公里的距离。

  到了天人一体之时,还有另一种功能就是能操作世间的木属性的万物去攻击你的对手,当然,你的对手比你强大,那么这种天人一体就很能击伤对方。

  木行功法的九层,同样的其他四行也有九层。林正所帝明那里得到了五行道经与这里的五行功法基础上一致,但是之里的五行功法比之帝明所传更加的详细。帝明也曾告诉过林正,五行道经只是适过修真前期的功法,到了后期还是需要其他的功法。

  说道修真的期限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前期的筑道期,这是修士进入修真的最重要一步;中期的婴丹期,这是一个过渡期,但是这个期又非常的重要;末期的神婴期,到了神婴期就算炼气期基础上结束了。待神婴期后期圆满,就可以试着化神飞升了,如果飞升成功就会到达另一个界面。

  

上一章 第二章收徒传经 神仙极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猪灵的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