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毓蝶故事集
本书标签: 短篇  心情日记  故事集     

《威尼斯商人》论文

毓蝶故事集

《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XXX

  (XX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威尼斯商人》 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Shakespeare in his early stage, and it is a comedy with great irony. About 1596 - 1597. The theme of the script is to eulogize benevolence, friendship and lov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flec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arly capitalist commercial bourgeoisie and the high-interest lenders, and shows the author's humanist thoughts on money, law and religion in bourgeois society. An important literary achievement in this play is to mold the typical image of shylock, a mercenary and ruthless usurer.

关键词:夏洛克;鲍西亚;安东尼奥

 

(一)         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是一个威尼斯商人,主要是海上贸易,一个重情重义的基督徒。因他的好朋友巴萨尼奥向他求助3000块钱去赢得年轻貌美的富家女子鲍西亚,无奈他把钱全部投入到了海上贸易,但是重情义的他,为了成全好朋友的美事,于是用自己的信用做担保,替朋友借债。他们找到高利贷债主夏洛克,借债时双方约定:三个月为期限,到期不还,由债权人在债务人身上割一磅肉作为处罚。安东尼奥同意了以自己的名义帮好朋友借款3000,深信自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债务。巴萨尼奥拿着好朋友借来的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料安东尼奥的海上贸易受阻,到期无法偿还债务。他给巴萨尼奥写了一封信:“巴萨尼奥挚友如见面,弟船只悉数遇难,债主煎迫,家业全无。犹太人之约,业已愆期;履行诺言,殆无生望。您前此欠弟债项,一切购销,惟盼及弟有生之年,来相监视。或足下燕婉情浓,不忍辞行,则亦不复相强,此信足以。”后来巴萨尼奥带着三倍的偿还金额赶去威尼斯救助安东尼奥,可是犹太人夏洛克宁愿要一磅毫无用处的肉,也不接受三倍的债款。在安东尼奥觉得没有生还可能的时候,他说道:“我是羊群里一头没用的羊,死是我的应分;最无能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让我就这样子了结我的一生吧。你必须继续活下去,巴萨尼奥,我的墓志铭只有你,是没有人写得好的。”一个人为了友谊可以不惧死亡,可见这种友谊是多么的深厚。

安东尼奥不仅是个重情义的人,也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人。夏洛克之所以对他咬着不放,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安东尼奥借给别人高利贷从不收取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生意。当最后局势扭转之后,夏洛克的财产一半充公,一半归安东尼奥所有,而且生命也由安东尼奥处置,安东尼奥对一心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夏洛克施以慈悲:“如果殿下和堂上愿意从轻发落,免予没收所有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可以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资本,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刚刚和他的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安东尼奥·这一人物,体现了作品的主题:仁爱与友谊。

(二)         一个受众人喜爱的人物——鲍西亚

鲍西亚是睿智与美丽的化身,她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她美丽高贵,成为人人追求的对象。但她并非是个徒有其表的“花瓶”,她不仅美丽而且睿智。她年轻、貌美、智慧过人、芳名远播,面对纷沓而来的求婚者,她把人的品行作为考虑的第一条件,而并不看重门第财富。她遵从父亲遗训,设置了金、银、铅三个匣子供求婚者挑选,结果攫取金匣的摩洛哥王子得了一张骷髅画,拿了银匣的法国阿尔贡亲五看到的是傻瓜画像,只有聪明、坦诚的巴萨尼奥选中了朴实无华的铅匣,得到了藏在里面的鲍西亚的倩影。鲍西亚则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个贫穷的青年人的怀抱。    这体现了鲍西亚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当她得知巴萨尼奥的好友正因为巴萨尼奥受苦时,她不是像小女人一样阻碍着自己的未婚夫前去搭救,而是很识体统的站在巴萨尼奥的角度考虑,并且让他马上动身。罗兰佐为此夸她:“小姐,不是我当面恭维您,您的确怀揣着一颗高贵真诚、不同凡俗的仁爱之心;特别像这次敦促尊夫就道,宁愿割舍儿女私情,如此的精神毅力,真令人万分钦佩。可是您要知道受到您这种好意的是怎样的人,您所救助的是怎样一个正人君子,他对于尊夫的交情又何等深挚,我相信您一定格外由于做了这一件好事而自傲,不单认为这是在人道上一件必须尽的义务而已。”她说:“我做了好事从未后悔,现在也当然不会。因为只是常在一块儿谈心游戏的朋友,互相都有一些互相的有爱,他们的容貌上、风度上、习性,也必定接近;所以在我想来,安东尼奥既然是我丈夫的心腹好友,也一定很像我的丈夫。要是我的猜想是对的,那么我把一个跟我灵魂类似的人从残暴的迫害下解救出来,花了一点儿代价,算不了什么。”  在法庭上,当凶恶的夏洛克挥舞着借据逼迫法庭残害安东尼奥的性命时,所有的男人都束手无策,只有睿智的鲍西亚看出了契约的漏洞,重新对契约进行法律的解释,制止了满心报复的夏洛克的凶残行为。   这又为鲍西亚的聪慧形象增添了明丽的一笔。还有,她在法庭上对夏洛克说了一段话:“慈悲不能够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而降;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会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巨大威力,比皇冠更足以突显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人世的权威,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产生敬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躲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品德,执法的人如果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利就如同上帝的神力一样。”   这里可以看出鲍西亚是一个善良慈悲的人,同时也希望夏洛克可以做一个慈悲的人。然而当巴萨尼奥说:“请法官运用权力,把法律稍为改变一下,犯一次 小小的错误,干一件很大的功德。”时,鲍西亚这样回答:“那万万不行,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法律;要是开了这个先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什么坏事情都干够了,这是不行的。”   由此可见鲍西亚是一个严明公正的人,沉着冷静的执法,不被任何的感情动摇自己的理智,用公平正义的决策方法让所有的人心服口服。鲍西亚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作品的主题:仁爱与爱情。

(三)一个可怜又可恨的人物——夏洛克

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隘,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败诉以后他又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暴露无疑。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又复杂的动机。在很多人眼里,夏洛克是一个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但他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惨遭欺辱时,又觉得他有些可怜。特别是他作为守财奴,却让一个不靠谱的人来看着钱财,他的女儿背着他偷走了金银珠宝并且和基督徒私奔了,他把自己本身的倒霉和怨气都撒在了安东尼奥身上,所以要割其一磅肉以此平衡自己的内心。一磅毫无用处的肉他得来做什么呢?他是这样说的:“拿来钓鱼也不错;即使他的肉不中吃,至少可以让我出出气。他曾经羞辱过我,拿走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嘲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利润,污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生意,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敌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是瞎子吗?难道犹太人没有身体器官、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肉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能够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治疗他,冬天也会冷,夏天也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似的?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当然也会出血的?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同样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伤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吗?如果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当然也会复仇?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相同,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没有不同的。要是一个犹太人伤害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如何表现他的忍让?报仇呀。要是一个基督徒伤害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做法,那犹太人应该怎样?当然也是报仇。你们已经把残虐的手段交给我,我一定会按照你们的教训实行,而且会加倍奉还哩。”   从夏洛克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的原因,以及他对基督徒都痛恨和不满,由个人恩怨上升到民族仇恨,想要代表犹太人去复仇,给基督徒狠狠一击 。或许,他是感到卑微,在基督徒面前抬不起头,长期被欺压,被侮辱,然而别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所以他感到不服气,他要为这种种族歧视伸冤,为这种不公平待遇伸张所谓的正义,可是他选择的是以这样残忍的方式去报复,以至于最后一无所获,人财两空。

在法庭上,夏洛克这样坦白:“我的意愿已经向殿下说过了;我也已经指着我们的上帝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如果殿下不准许我的意愿,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废除贵邦的特权。您要是问我为何不愿接受三千块钱,还是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无话可说,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应该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全是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已经回答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咧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只猫就要生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很想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凭借喜恶的支配,谁也不能做自己的主。现在我就这样回答您:为何有人受不住一头张开嘴的猪,有人无法忍受一只有益无害的猫,还有人受不住风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没有理由的,只是因为天生的原因,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自然而然地现出丑来;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想举神秘理由,除了因为我由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厌恶,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本身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或许看到这里,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卑鄙无耻的夏洛克在为自己的残忍在辩解,可是看到接下来他说的话,又会有不同的看法。他是这样说的:“我又没有做错事,怕什么刑罚?你们买了这么多奴隶,把他们当作驴狗骡马一样看待,叫他们做各种低贱的工作,原因就是他们是你们出钱买来的。我能不能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后代结婚?为什么他们要在重担的情况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一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吃一点你们所吃的东西吧,你们会反对说:“这些奴隶是我们所有的。”因此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付出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归我所有,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您如果拒绝了我,那么你们的法律实质上就是骗人的东西!我现在等待判决,请快些回答我,我能不能拿到这一磅肉?”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夏洛克的残忍也是情有可原的?觉得基督徒也有其罪恶的地方?人们都觉得犹太人应该善良一点,慈悲一点,可就是人们的理所应当,让善良与仁慈变得毫无意义,只是本分,如果一个善良的人始终没有被善待,那凭什么要求他去善待别人呢?也许你会说,慈悲不应出于勉强,善良不需要理由,的确是这样的,可是当外界一而再,再而三地恶意对你,你是想反抗呢?还是想一直麻木地坚守自己的善心?所以我觉得夏洛克是一个既可恨又可怜的人物,可恨在于他冷酷无情,唯利是图,尤其是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泯灭人性的报复心态,在自己的亲生女儿面前依旧是利益至上。可怜在于身为犹太人的他,长期受到基督徒的欺压和歧视,让人明白: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去犯罪。呼吁种族平等,不得以任何方式歧视任何民族。夏洛克是在反抗,只不过他的做法残忍得让人失去了对他的同情,反而也让自己走上了十恶不赦的道路。夏洛克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作者对金钱观,还有宗教和法律的看法。

这部作品还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贯穿整个作品的关键人物巴萨尼奥,推动情节发展的杰卡西和罗兰佐,莎翁把各个人物生动的描绘出来,构成了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通过塑造这些人物的形象来突出仁爱、友情与爱情这些伟大主题。

上一章 奇葩之旅 毓蝶故事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键盘侠是不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