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万国志之德国霍亨索伦王朝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一战  军事     

最后的尝试

万国志之德国霍亨索伦王朝

  1918年3月,西欧

  德意志帝国在一战西线战场发动春季攻势,由于主导者是德军司令鲁登道夫,故又称鲁登道夫攻势。

  在一战的尾声,德军的这一系列攻势为德国获得了1914年以来西线上挺近幅度最深的成果。虽然这一攻势没让德军战况逆转,但渗透战术的成功运用为二战中德军的闪电战提供了灵感。

  可以说,皇帝会战是德军值得一提的回光返照之战,皇帝会战后,一战很快结束。

  皇帝会战前一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三年,德国外交部长阿瑟·齐默尔曼发出的电报被英国截获,其中劝告墨西哥与德合谋夹击美国的内容令美国大怒,导致一战以来恪守中立的美国对德国宣战,正式加入一战协约国阵营。

  然而,对德国来说,他们还有希望,因为在1917年,东线的威胁消失了。

  1917年3月,俄国

  俄国参战后的战场失利和国内的经济崩溃导致二月革命爆发,被迫退出世界大战。德军因此得以从东线战场调集军力到西线支持。截止1918年春,德国已从东线调回50个师,共40万大军投入西线。

  因此,德军高层,尤其是最高陆军指挥艾里希·鲁登道夫将军,都已经承认一旦美国加入战局,德军便无法再继续打消耗战了。

  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放弃已经僵持了三年、消耗巨大的战争,鲁登道夫认为,至少德国还要与联军达成一个“合理”的停战协议才可以放弃战争。

  德军最高陆军指挥鲁登道夫认为1918年是决定性的一年,应尽最大限度将力量集中在西线,实现一次大规模突破,如果有可能便在之后加以强攻,扩大战役,消耗英法联军,至少在美国参战未扭转局势之前争取到有利的和平。

  11月,鲁登道夫在陆军参谋长的会议上决定:德军将在西线发起一个决定性攻势。

  经过战术考量,德军决定在圣康坦至迈克尔(现法国北部)一线发起攻势,击溃该处的英法两军并突袭北阿拉斯。

  此区的地面雨后易干,有助于攻势推进,同时这里也是西线战线上英法两军最薄弱处。

  随后,从这一年末开始到第二年的整个冬季,德国士兵都在接受一种叫做渗透战术的训练。

  渗透战术先使用短促而密集的炮火,混加毒气弹,压制敌军活动。然后,在烟雾掩护下,轻装突击部队以手榴弹等轻便武器,打开敌军薄弱处,迅速渗透至敌军后方,攻击据点及交通枢纽,为后续大部队全面进攻打开局面。

  这一战术打破了西线堑壕战大规模人海战术送人头的打法,同时它所强调的“机动”、“火力”和“突击”,都是二战中闪电战所强调的战术要素。

  3月21日清晨,德军攻势在阿拉斯到拉费尔一线展开。德军按早已摸清的炮位猛烈发射高爆炮弹和毒气弹,把英军防守士兵差点震疯了。

  5小时后,暴风突击队带着手榴弹和MP18冲锋枪等开始进攻,魔鬼般迅速洞穿了英军主防线。

  圣康坦一地的英军部署正撞在德军突击战术的枪口上:英军将2/3的军队部署在了前线防御阵地上,因此主力部队在德军突击部队猛轰之下一片混乱。这样的部署也使英国第五集团军在一天内崩溃,防御工事和后方交通线变成一片废墟。

  暴风突击队令敌军窒息的战术操作此时如入无人之境,4天推进了14英里,这是1914年以来西线上向前推进最远的一次。然而就在德军以为就要看到1918年胜利曙光的时候,突进战术后劲不足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迅速向纵深进攻的德军,很快遭遇了后勤运输无法赶上前线部队的状况,无法扩大战果。

  由于缺乏补给,德军攻势日益减弱,攻势在7月被迫停止。

  1918年8月,亚眠

  协约国在法国亚眠发动亚眠战役,标志着百日攻势的开始,成功将德军逐出法国,并迫使其一路撤退至兴登堡防线内。

  皇帝会战的连续攻势令德军在一战中曾占领了大片的领土。然而德军并未取得胜利,相反地,德军人力枯竭、士兵疲倦并置于战场上,令联军得知此状况,发动了大反击。

上一章 不可信任 万国志之德国霍亨索伦王朝最新章节 下一章 德意志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