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笔记本上的旧事
本书标签: 历史 

赋二则。

笔记本上的旧事

《七国兴义赋》/湘

汉室苍苍,弘天之德,历百余年,日兴月盛,经高祖,文帝二朝之治,依黄老,行无为,轻徭役,养生息。郡国并行,三十税一。终得文武争驰,和乐清明。房舍蔓于山川之间,米粟流于仓廪之外,倒不拾遗,门不闭户,路无豺狼,山无匪徒。问如此何为也?曰:“先帝高祖盟白马,封子弟,嫡长则立于中央之国,庶幼则封于边郡为王。袍泽共事,兄弟同心。生大汉之盛兴,奠大国之基业。遂曰,此非为恶,灭亡之道,乃为良策,兴盛之理也。”

然如今,北境匈奴为恶,胡马鸣镝,剑指中原,马踏南山,侵入戎关,屠戮黔首,子弟尽皆为丧,恐者无不南逃。目之所及之处,老树苍田,白骨森然。此遗日旧益为患也。外树强敌。而内自私自利,无心无德,君王实独夫民贼,小人之辈。好奢侈而忘先祖简陋,好利而失前人爱民。耗民力而筑宫殿,夺膏脂而饰璀璨。民衣布粗服而御柳环罗缎,民二食栗米而殿中宴无绝。何以为此,奢糜无度,以为大罪。然任信小人。听晁盖类奸佞小人之言,推郡县而非郡国。启酷吏,轻万民,割藩国,赵王遂于常山郡野,存之何艰。害同衣,吴王濞之子如是也。上嘉仓仓,唯命有皇,宝鼎革新,有祜斯来我于此,救以国邦。保大汉煌煌天下,恢白衣温饱治世。

吾等兴七国之兵。中出靖难,同心一力,尚有赵精骑,吴勇士,楚英烈,齐锐士之山东王师精锐助兹,所到之处,破城得邑,所向披靡,攻莫不克,战无不胜。大将作飞廉之勇,千军兴恶来之力。策士则夷吾,子牙神谋鬼策,何不胜乎,无不胜乎。克雄关,下国都,当人民以箪食壶浆迎我师,然后率国民,谏君皇,禅贤能,以明众心尽向郡国弗改之。

传缴天下使世人闻之。

《为刘彘檄匈奴文》/李沛然

管仲于齐,披发不敢蚕食邢台,李牧在赵,左衽不敢稍近雁门。蒙恬执锐,犬羊之辈,人人色惮,况今神州一统,夏庭炎沸。文臣举于四海,铁甲铸于铜山。西肃清,南越归附。大将克飞廉之勇,千军奋恶来之力。唯匈奴者,不服王化。倚弱邦叫吠天朝,募凶兵起乱他乡。盗夺北郡,屠戮戎关。汉旗折摧,边民离散,曩于冒顿单于,鸣镝弑父,此匈奴草木所不惊,然日下肝脑涂地之黔首,乃赤县鬼神所共愤!布衣之尸,积于沙丘,赤子之骸,横于朔野。朕每念之边民惨状。恸不能寐,如使百姓不扶,谁其怀德?

豺狼不伐,汉胄何安,今我王师雪白登之围,惩谩书之辱。誓弭烽燹,必诛无恶,哀兵一至,则胡马更无南牧之日,狄骑永畏中国之威。呜呼!匈奴侵淫历久,黩乱宇内,区区禽兽,岂知旄尾之将黯?堂堂大国,讵可匍匐于贼虏。由是授印,叱咤云雷,卫霍李赵之士,目眦尽裂,扶摇大风,卷地而起,河西列阵,折冲万军虽百年之巢,举一旦扫杀不遗。祁连挥鞭而自驱瀚海,酒泉饮马而踏碎狼胥。至于宝剑锻于吴地,肥粮穑于楚地,齐之盐铁,蜀之桑麻,辎道长流,源源给给。

是役战必胜,攻必取,乾坤再辟而有道,日月重悬而可期。夫虏伊稚斜,溃亡之局,诚不可逆,弃市藁街,只待朝夕。然念匈奴之众,或军臣旧部,所迫凶威,姬汉降将,权时苟从。倒戈之情,涕然生矣,寡人闻高祖之于雍齿者,歧途未远,屈法不究,诸君如此,倘能识以主命,退身春冰。绝章邯之困斗,郊陈平之返隅。则智同古人,罪论毋及,望详择利害,自求多福。

上一章 作者序 笔记本上的旧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