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神农本草经(讲义)倪海厦
本书标签: 历史  传承中医文化  国医 

本经4

神农本草经(讲义)倪海厦

【日华】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带下,炙末空心服方寸匕,壮筋骨。

【灵胎】补督脉,强肾气。【用量】普通七分至钱半。【禁忌】壮年慎用,阴虚火旺者忌。麻勃为使畏大黄,不可嗅,有虫恐入鼻内,药不能治,男子**近入,易于痿弱。鹿茸一味甘咸性温无毒.鹿茸为大补真阳要药,主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生精充髓,治男子虚劳,老人精衰,腰膝无力,滑精眩晕,妇人崩漏带下。

鹿角一味咸性温无毒,主益气补阳,强骨髓,续绝伤,治腰脊痛,心腹痛少腹血急痛,脱精尿血,夜梦鬼交、疗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恶疮痈疽,煮成粉名鹿角霜,治脾胃虚寒,呕逆食少便溏。

【吴克潜】曰鹿茸为纯阳之物,性温而燥,专补元阳,凡男子虚怯老人阳亏允为合宜,若吐血尿血等症,由于阴虚火旺下焦有热者居多,误用鹿茸必致反剧,故鹿茸治血症乃治阳衰气虚而不摄血者

治痈疽亦为阴症而火衰者,研习者须知。

一一八、阿胶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产地】原产山东东阿县,用阿井之水将牛皮或驴皮煎熬而成,今者阿井之水久湮,处处皆有出产,多以驴皮熬胶入药。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阿胶为养阴清热要药,主清补肺脏,滋益肝肾和血液,坚筋骨,治风痛.虚劳喘嗽吐血,妇人血枯经闭,崩中带下。

【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赢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药性】坚筋骨,益气,止痢。

【药征】主治诸血症,故兼治心烦不得眠者。【容川】阿胶以水济火,是以坎填离,此阴汁得心火化为赤,即为血,益阴气,使阳不动、保持厥阴之本体,阿胶得阿井伏流之水性,故能伏水中之阳。

【灵胎】养肝滋血,补脾安胎。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禁忌】气味虽平和然其性黏腻,胃弱作呕吐,脾虚食不消者均忌。

一一九、丹雄鸡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虚温中,止血通神,杀毒辟不祥头,主杀鬼,东门上者尤良。肪主耳聋,肠主遗溺,肚胵裹黄皮,主泄利,尿白主消渴,伤寒寒热,黑雕鸡主风寒湿痹,五缓六急,安胎,翩羽主下血闭,鸡子主除热火疮痫痉,可作虎魄神物。鸡白蠹肥脂。即鸡一种。

【产地】处处有之。

【灵胎】疏肝养窜,鸡金消积。【白雄鸡】味酸甘性微温无毒。主调中除邪,下气疗狂,安五脏利小便【乌雄鸡】味甘性微温无毒,主补中止痛,除心腹恶气,治风湿麻痹,诸虚羸,安胎,疗折

伤。【黑雄鸡】味甘酸性温平,无毒,主风寒湿痹五缓六急,破恶血,补新血,安胎,治产后虚赢,除邪辟恶痈疽排脓,酒浸饮,令人肥白。

【黄雄鸡】味甘酸减.性平无毒,主伤中消渴,小便数而不禁,肠澼泄痢,补盖五脏绝伤,添髓生精,助阳气,疗五劳,益气力,去冷气,消水癖,治产后虚赢,煮汁煎药服佳。【乌骨鸡】味甘性平无毒,主补虚劳赢弱.治消渴,益产妇,治女人崩带,一切虚损诸病,大人小儿噤口痢,并煮食饮汁,验鸡舌黑者良。

【用量】普通为服食之品,入药无定量。

【禁忌】鸡肉不可合葫蒜葱芥子食,不可合犬肉食,不可合獭肉兔肉鱼汁食,多食动风发疾,小儿五岁以下不宜食,忌与糯米同食。

【鸡内金】味甘性平无毒,主化积,治反胃,疗泄痢尿血下血,崩中带下,小儿食疟疳积,大人淋沥,消导酒积,外敷治一切口疮,牙疳腿疮,谷道生疮。

【鸡屎白】味苦性微寒无毒,主行水消积,治鼓胀,疗转筋入腹,破石淋二便,下气破血,治伤寒,寒热中风,贼风风痹,白虎风,贴风痛头痛,止遗溺,灭瘢痕,小儿客忤惊啼,解金银毒,酒服疗乳妒乳痈乳头破裂,外敷秃疮耳疮瘰疬。救急方一古人急救吊死或勒死之人时,将活雄鸡一只,腹部切开,趁热直接放置到死人的脖子位置,病患保特平躺姿势,可以救助于危急之时。

一二O、雁肪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久服益气不饥,轻身耐老。即野鸭。【产地】野鸭之脂。

【性味】味甘平无毒。【主治】四肢拘急,半身不遂等偏风。【用量】无一定剂量,可做食用。【禁忌】勿与犬肉猪肉牛肉等并煮,主腹泻。

一二一、石蜜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产地】产四川浙江等地,即白沙糖之凝结成块者。【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石蜜主和中益脾,润心肺解酒毒,治目中热膜,燥热咳嗽,心腹胀热,口干渴。【唐本】主心腹热胀,口干渴。

【孟铣】治日中热膜明目,和枣肉巨藤末为丸含之,润肺气,五脏生津。【灵胎】养胃和中。

【用量】普通做食品,入药无定量。【禁忌】无。

【吴克潜】曰糖之赤者为赤沙糖,白者为白沙糖,凝结成块者为冰糖,入药用冰糖最良,膏泛丸多用之。时珍曰蔗糖甘寒,能泻大热,素问甘温除大热意也,煎炼成糖则甘温而助湿热,所谓积温成热也,又白糖霜主润心肺,和中消淡,解酒生津,大约功专润泽,赤沙糖主心腹热胀,润心肺大小肠热,解酒毒,又为和血去积之药。

一二二、蜂子,蜂蜜,蜂蜡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风头,除蛊毒,补虚赢伤中,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大黄蜂子主心腹胀满痛,轻身益气,土蜂子主廂肿。

【产地】产我国南方诸省岩岭间,今江浙之间多自养峰,出蜜佳,国外产者亦佳。【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蜂蜜为润脏腑要药,主益气补中,滋养脾胃,调和营卫,治五脏不足,肠胃燥结,肌肉疼痛,除心烦,疗肠避,作艇入谷道,导便秘。蜂蜡为止血,安胎,补益药,治孕妇胎动下血有殊效,又为硬膏基础剂。蜜蜂子为补虚,解毒药,治麻风病及肠寄生虫结聚腹痛,滇越等地常以油炸佐膳。

【别录】蜂蜜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藏器】蜂蜜治牙齿疳虫,唇口疮,目肤赤障,杀虫。

【孟铣】蜂蜜治心腹血气刺痛,及白痢,同生地黄汁各一匙服,即下。【本经】蜂蜡主下利脓血,补中,续绝伤金疮,益气。

【甄权】蜂蜡主孕妇胎动,下血不绝欲死,以鸡子大煎三五沸。投美酒半升立愈,又主白发镊去,消蜡点孔中即生黑发。

【本经】蜜蜂子治头风,除蛊毒,补虚蠃伤中,久服令人光泽」【别录】蜜蜂子治心腹痛,面目黄,大人小儿腹中五虫从口吐出者。【藏器】蜜蜂子主丹毒风疹,腹中留热,利大小便涩,去浮血,下乳汁,妇人带下病。【用量】可做食品,无定量。

【禁忌】无。

【附方】阴头生疮一以蜜煎甘草涂之。肛门生疮—白蜜一斤、猪胆汁一枚相和,微火煎令可丸,作挺长约三寸,大如手指,

涂油纳肛门内,卧令后重,须臾通泻。热油灼痛一以白蜜涂之。肝虚雀目一黄蜡溶汁,入蛤粉相合所得,冷却,每以二钱夹入猪肝内煮之,乘热食肝饮汁,日二,以平安为度。大风疠疾—须眉已无,皮肉已烂成疮者:蜜蜂子,胡蜂子,黄蜂子并炒各一分,白花蛇,乌梢蛇并酒浸去皮骨炙干,全蝎,僵蚕并炒,各一两,地龙炒半两,蝎虎(守宫),赤足蜈蚣各15条,丹砂一两,雄黄一分(醋炒),龙脑半钱,共为细末,每服一钱匕,蜜汤调下,月三五服。(圣济)。

一二三、蜜蜡

【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下利脓血,补中益气续绝伤,治金创,益气不饥耐老,今用之甚稀。

【性味】味淡甘,性温。【主治】止血,安胎,补益要药,治孕妇胎动下血有殊效,又为硬膏基础剂。【甄权】蜜蜡主孕妇胎动,下血不绝欲死,以鸡子大煎三五沸,投美酒半升服立瘥。又主白发镊去,消腊点孔中,即生黑者。

一二四、牡蛎

【本经原文】味减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产地】产浅海泥沙中,右壳小而薄,左壳大而凸,常连缀重叠,附于岩石。【性味】味咸,性平,微寒,无毒。

【主治】牡蛎为软坚利水,敛汗固肠要药,主益肝肾,除老血,治伤寒,留热在骨间,化痰破积,去胁下坚满。涩大小肠。清热安神。

【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营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心痛气结,止汗止渴,除老血,疗泄精,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藏器】粉身止大人小儿盗汗,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孟铣】治女子崩中,止痛,除风热风疟,鬼交精出。

【李珣】男子虚劳,补肾安神,去烦热,小儿惊痫。【好古】去胁下坚满,瘰疬,一切疮。

【药征】主治胸腹之动也,旁治惊狂烦躁。牡蛎黄连龙骨同治烦躁,而各有所主也,心口黄连所主,脐下龙骨所主也,而部位不定,胸腹烦躁者,牡蛎所主也。

【用量】普通三四钱。

【禁忌】恶麻黄细辛吴萸伏砂,凡病虚而有寒者忌,肾虚无火,寒精自出者亦忌。

一二五、龟甲

【本经原文】味咸平,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疟孩,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产地】处处有之,生池泽及海水中,其甲即龟甲,肉亦入药。【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主治】龟板为益阴滋血要药,主补心肾,益大肠,去瘀血,续筋骨,治久疟,劳复,血痹,湿痹,症寢,产难,久痢久泻。

【别录】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益气资智,烧灰治小儿头疮难燥,女子阴疮。

【甄权】烧灰治脱肛。

【弘景】壳主久嗽,断疟。【肃炳】壳炙末酒服,主风脚弱。【日华】治血麻痹。

【丹溪】下甲补阴,主阴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续筋骨,治劳倦四肢无力。【容川】龟之性伏,其精在板,能通任脉,任为离中之阴,以下交于督,合为既济之象,故龟板益阴滋心肾。与鹿茸是对子。以水配火,不使壮火食气,如此气纳矣。

【用量】普通二至四钱。

【禁忌】妊娠及病人虚而无热者,均忌,凡使用时须研极细,否则留滞肠胃,能变症瘕,鳖甲亦然,合猪肉菰米瓜笕食损人。

常见方剂有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败龟板治阴亏火旺,肺痿咳血,呃逆烦热易饥,骨蒸盗汗,足膝疼热虚劳等症,能降阴火,益肾水,龟鹿二仙膏,败龟板鹿角枸杞人参,主大补精髓,益气养神,治视物不清,加味芎归汤,治横生倒产,交骨不开。用以催生良。

【龟肉】味甘酸,性温,无毒。主筋骨疼痛,年久寒嗽,泻血血痢,酿酒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瘫缓不收,煮食治疗身肿痿折。

一二六、桑蜱蛸

【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

道。今名桑螵蛸。【产地】处处有之,乃螳螂所作房,着生于桑枝上者,入药。【性味】味咸甘,性平,无毒。

【主治】桑蜱蛸为固肾益精要药,主遗尿,滑精,治白浊疝瘕,肾衰阴痿,通五淋,疗便浊。【别录】疗男子虚损,四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久服益气养神。

【甄权】炮熟空心食之,止小便利。

【吴克潜】桑螵蛸为小儿梦中遗尿要药,得覆盆子菟丝子益智仁补骨脂等甚效,合龙骨疗滑精,著名方剂有桑螵蛸散(盐灸桑螵蛸远志肉龙骨盐炙菖蒲人参茯神醋炙龟板当归)治男子因女劳,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有实效。

【灵胎】养血逐瘀,补肾利水。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禁忌】凡膀胱有热,小便短数者忌之。

一二七、海蛤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产地】产海滨,为蛤类之壳,经海水漂集海边泥沙中者,细小如棋子,光润莹净。【性味】味苦咸.性平,无毒。

【主治】海蛤粉为软坚润下要药,主老痰,热痰,痰气喘咳,消瘿核,散肿毒,止呕逆,利小便,治妇人血病。

【丹溪】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痛。【用量】普通一至二钱。

【禁忌】畏甘遂芫花,虽善消痰积血块,然脾胃虚寒者宜少用。

一二八、文蛤

【本经原文】主恶疮,蚀五痔。【产地】产东海之滨,壳表有文彩者佳。【性味】味咸,性平,无毒。

【主治】主咳逆胸痹,腰痛胁急,女人崩中漏下,止烦渴,利小便,化痰软坚,敷治口鼻中蚀疳,恶疮五痔。

【用量】普通一至二钱,外用无定量。【禁忌】畏甘遂芫花,虽善消痰积血块,然脾胃虚寒者宜少用。

一二九、蓝鱼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因过去诸多论述,各自意见不同,故今己无人能识,编者认为应是指鲤鱼,因为排列在下一位的药就是鲤鱼胆。

本草衍义亦认为是鲤鱼。

【产地】江南一带最多,以黑鲤鱼入药为最佳。【性味】鲤肉甘味,性平。

【主治】黑鲤鱼有排水,利尿,消肿之效,治咳逆,黄疸,水肿,脚气肿痛,妊妇水肿。【别录】鲤鱼煮食治咳逆上气,黄疸,止渴,治水肿脚满,下气。

【日华】鲤鱼治妊娠身肿,及胎气不安。

【藏器】鲤鱼作脍温补,去冷气痃癖气块,横关伏梁,结在心腹。【用量】为食物,无定量。

【禁忌】无。

【附方】水肿一大鲤鱼一尾,赤小豆一升,同煮食肉饮汁,一顿尽服,当下利,尽即愈妊妇水肿如上方。水肿满胀一鲤鱼一尾,破开不见水及盐,以生白矾末五钱入腹内,火纸包裹,外以黄

土泥涂之,煨熟,一日食尽,屡验。一三O、鲤鱼胆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强悍,益志气,功同青鱼胆。【产地】即鲤鱼体内之胆。

【性味】味苦寒,无毒。【主治】主各类目疾,能明日。【甄权】鲤鱼胆点眼治赤肿翳痛。【时后】鲤鱼胆点雀目燥痛即明。【容川】以类入肝胆,味苦又生水中,正得水性.为治肝胆火之正药,故治喉目。【附方】

赤眼肿痛一鲤鱼胆五枚,黄连末半两,和匀,入蜂蜜少许,瓶盛,安饭上蒸熟,每日点目眦,日五七次。阴痿—鲤鱼胆,雄鸡肝各一枚,为末,雀卵和丸小豆大,每吞一丸。

一三一、藕实茎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即莲子也。

【产地】处处有之,产湖泽池塘,家园多种植,花名荷花,亦名莲花,根茎曰藕,叶梗曰荷叶荷梗,均入药。

【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莲子为健脾,养胃,清心,固精,资益气血,主补中倍力,除烦养神,治白浊梦遗,女子崩带,疗久痢,脾虚泄泻。

【孟铣】主五脏不足,伤中,益十二经脉血气。

【大明】止渴去热,安心止痢。治腰痛及泄精,多食令人欢喜。【苏颂】捣碎和米作粥饭食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嘉谟】安靖上下君相火邪。

【灵胎】滋血脉,养脾胃。【用量】普通三至四钱。【禁忌】莲子甘平无毒,于诸疾并无所忤,第生者食之过多,微动冷气胀人,熟者食之过多,涩大便,莲藕忌犯铁。

一三二、大枣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产地】产我国山东山西河北等省,他处亦有,生枣晒干,即名大枣。【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大枣为补中益气,和解百药要药,主养脾平胃,调荣卫,生津液,润心肺,治虚损。【别录】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癖。(痢疾的古名)

【孟铣】小儿患秋痢,与蛀枣食之良。

【大明】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洽虚损,除肠胃癖气。【之才】杀乌头附子天雄毒。

【药征】主治挛急引强急也,旁治咳嗽奔豚烦躁,身疼胁痛,腹中痛。【灵胎】补脾和中。

【用量】普通二至三钱。【禁忌】生枣多食,令人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热,忌与葱鱼同食,大枣多食,壅气助湿,凡中满者,小儿疳病者,齿痛及患痰热者,均忌。

【吴克潜】古方中多用大枣,因欲调和营卫,使气血流通津液输布,百药都须其协助,因此方中多用姜枣甘草等,经云: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大枣甘温,专补脾胃,令津液自生,使十二经脉皆通畅,今医以温脾健胃时多选用红枣,滋阴养胃则用黑枣,而红枣即大枣,黑枣生于南方,黏液多而温性少,又名南枣,著名方剂有大枣汤(大枣十五枚,附子一枚,甘草一尺,黄耆四两,生姜二两,麻黄五两)治历节疼痛甚良。

【容川】大枣禀火之赤色,亦入心以养血,肉黄,得火生土之性,故纯于补脾胃。

一三三、蒲萄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

【产地】处处有之,多种植园区山地之间,美法诸国盛产之。【性味】味甘涩,性平,无毒。

【主治】蒲萄主补身益气养血,治筋骨湿痹,作酒用良。【别录】逐水,利小便。

【甄权】除肠间水,调中治淋。【苏颂】时气痘疮不出,食之或研酒饮之效。【灵胎】补益筋骨,滋养肌肉。

【用量】普通做食品,入药无定量。【禁忌】多食令人卒烦闷眼暗,东南商人食之多病热,西北人食之无恙。

一三四、蓬藥

【本经原文】味酸平,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久服轻身不老.今名覆盆子。

【产地】处处有之,多生于山野向阳之林木中。【性味】味甘酸,性微温,无毒。

【主治】覆盆子为补涩要药,主益肾脏,缩小便,起阳事,固精液,治遗尿遗精。【藏器】食之令人好颜色,榨汁涂发不白。

【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痿,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宗奭】益肾脏,缩小便,取汁同少蜜煎为稀膏,点服治肺气虚寒。【括要】补虚续绝,强阴健阳,悦泽肌肤,安和五脏,温中益力,疗劳损风。

【用量】普通一钱至二至三钱。【禁忌】小便短涩者不宜。(今之前列腺肿大或是癌症均不宜。)

一三五、鸡头实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今之芡实。

【产地】处处有之,产水泽中,俗名鸡头米。【性味】味甘淡,性平,无毒。

【主治】芡实为固本益精要药,主泄泻遗精,带下白浊,治湿痹腰脊膝痛。【日华】开胃助气。

【容川】微甘而涩,能收湿气,故健脾。【灵胎】补脾益胃。

【用量】普通二至三钱。【禁忌】生食动冷气,小儿不宜多食,以难化也,故食芡必细嚼,使华液流通,转相灌输,其功胜于乳汁。

一三六、胡麻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产地】处处有之,昔从胡来故曰胡麻,今名脂麻,有黑白黄三种,其大者曰巨胜子。【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胡麻主长肌肉,补虚羸,滋润五脏,利大小便,其油亦作解毒用。【别录】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赢困。【日华】补中养气,润养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利大小肠,耐寒暑,逐风湿气,游风头风,治劳气,产后羸困,催生落胞,细研涂发令长,白蜜蒸饵止百病。

【廷飞】炒食不生风病,风人久食则步履端正,语言不蹇。

【苏颂】生嚼涂小儿头疮,煎汤浴恶疮:妇人阴疮大效。【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多用为服食,少以入药,便溏者禁之。【容川】麻油因其油质,故主滑利,但性不热,故行缓,无辛,故气不走窜,故下大便也缓。

一三七、麻蕡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今名麻勃(花粉),火麻仁(果仁)。

【产地】大麻处处有之,种者尤多,生圆形坚果,中含扁平之仁,即为麻子仁,入药,其花粉即麻勃。

【性味】麻仁味甘,性平。麻勃味辛,性温。【主治】麻仁为滑润,行血,除风,强壮药,治大便燥,乳汁少,热淋经闭。麻勃为除风,通经,健脑药。

【别录】麻仁治中风汗出,逐水气,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余疾,沐发长润。【开宝】主补虚劳,润五脏,疏风气,治大肠风热结涩,利大小便。

【孟铣】取汁煮粥去五脏风,润肺,治关节不通,发落,产后余疾。

【士良】主润五脏,利大肠风热燥结及热淋。【日华】补虚劳,逐一切风气:长肌肉,益毛发,通乳汁,止消渴,催生难产。【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大便溏者禁忌麻仁,患疗肿者忌麻勃,见之致死,用胡麻针砂烛尽为未,醋合敷之,可解。

麻勃药性一主一百二十种恶风,黑色遍身苦痒,逐诸风恶血,治女人经侯不通。【附方】产后秘塞一老人虚秘,麻仁,紫苏子等分,淘净研细,再以水研滤取汁,煮粥饮之。(本事)月经不通—二三月或半年者,麻仁,桃仁等分,研,老酒浸一宿后,日饮升.(普济)发落不生一麻仁研汁煮粥频食之。(圣济总录)大风癢疾一大麻浸酒,研取白汁,滤去渣,纳瓶中,煮数沸,每饮一杯。(圣惠)健忘一麻勃一升,人参二两,为末,蒸令气遍,每卧服一刀圭。(范汪)

【容川】麻仁油滑,而无辛烈之性,故但能润降,不能速下。

一三八、冬葵了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五脏六腑,寒热赢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

【产地】处处有之,苗叶做菜茹,味甘美为百菜主。【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冬葵子为润燥滑肠利窍要药,主通行荣卫,行津液,利二便,下乳滑胎,治癃闭,水肿。

【别录】疗妇人乳内闭肿痛。【孟铣】出痈疽头。

【弘景】下丹石毒。【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禁忌】葵菜心有毒伤人不宜食,葵性滑利不益人,病后食之令人失明。葵菜一功同葵子,孕妇食之,胎滑易生,散脓血,治带下,疗手足长倒生肉刺痛不可忍者奇效。菜根一功同葵子,小儿吞钱不出,煮汁饮之妙,治疮疽恶毒。

一三九、苋实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

一四O、瓜蒂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虫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即甜瓜之蒂也。

【产地】处处有之,取甜瓜之苦蒂入药。【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上焦之实症,以吐取之,浊痰壅塞,全身水肿等实症。【倪注】主治因上焦不通造成之全身性水肿,专治膈上之疾,中风浊痰不出,无法吞咽。仲景方之瓜蒂散。

【药征】主治胸中有毒,欲吐而不吐也。

【用量】普通一钱至二钱。【禁忌】凡虚弱之人禁忌之。吐后不止,可服半夏解之。

一四一、白瓜子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产地】热带地区处处有之。今名冬瓜。其子为白瓜子。

【性味】甘寒。

【主治】泻寒热,甘益脾,利二便,消水肿,止消渴,散热毒痈肿。子能补肝明目。现药物中所用之瓜子,皆冬瓜子也。

一四二、苦菜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产地】处处有之,凌冬不死,诗云谁谓茶苦,即此物也。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苦菜主明目,除热,治痈疮,黄疸,调经脉,去邪气。【别录】肠澼,渴热中疾,恶疮,久服耐饥寒。

【嘉佑】调十二经脉,霍乱后胃气烦逆,久服强力,虽冷甚益人。【職器】捣汁饮除面目皮及舌下黄,其白汁涂疗肿拔根,滴痈上利溃。【纲目】主明目诸痢血淋痔瘘。

【用量】普通二至三钱。【禁忌】脾胃虚寒人不可食,不可共蜜食。贰、中经

本草经卷二,吴普等述,孙星衍,冯翼同辑。中经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去病补赢者本中经。

一四三、雄黄

【本经原文】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恶物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

【产地】产我国西部,南省亦有。【性味】味辛苦,性温,有毒。【主治】雄黄为蚀疮杀虫要药,主辟邪气,疗诸疮,解毒,为外科要剂,亦可内服。【别录】疗疥虫疮,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诸蛇毒,解藜芦毒。

【大明】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虫兽伤。【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用量】普通内服数分,外用无定量。【禁忌】雄黄性热有毒,外用易见长,内服难免害,凡服之中病即止,无过剂也,能柔五金干汞,转硫磺,伏粉霜(以轻粉升成之霜。)与雌黄同,或云雄黄变铁,雌黄变锡。

【吴克潜】按雄黄于疮瘍螫外科,最为急用,以其性能杀虫解毒也,吴俗于五月五日饮雄黄酒,并洒之室角以驱五毒,但须要知道雄黄虽有腐蚀之力,能蚀恶肉以杀虫治疮,但过用终不免侵蚀好肉,故不可多服,外科亦须审慎使用,著名方剂有安虫丸(干漆雄黄巴豆霜),治

吐沫水后腹中必虫痛。雄黄解毒丸(巴豆雄黄玉金)治急喉痹咽喉不通,胸膈气促,金锁匙(朴消雄黄大黄)治一切风热,咽喉闭塞为末,吹入喉中。

四四、石硫黄

【本经原文】味酸温,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产地】产火山地带。

【性味】味酸,性温,有毒。【主治】硫磺为补阳要药,主治脾胃虚寒,寒痹冷癖,命门火衰,能发汗以祛寒痰,及疏利大肠,通常性便秘,杀虫,治疮疥。

【别录】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痛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虫疮,止血杀疥虫。

【甄权】下气,治腰肾久冷,除冷风顽痹,寒热,生用治疥癣,炼服主虚损泄精。【大明】壮阳道,补精骨劳损,风劳气,止嗽,杀脏虫邪鬼。

【吴普】治妇人血结。

【李珣】长肌肤,益气力,老人风秘,并宜炼服。【容川】能燃,是水中之火也,其味酸,是得木味,水中之阳,发则为木,故味酸而能燃,又是水中之木也,为温下焦肝肾之猛药。

【灵胎】驱寒燥湿。杀虫化金

【用量】普通五分至二钱。【禁忌】硫磺为救急妙药,但中病便当已,不可尽剂,畏细辛朴消,中硫磺毒,黑铅煎汤解之,或是食鸭肉可解之。

一四五、雌黄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恶创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

【产地】产地同雄黄。【性味】味辛性平有毒主恶疮杀虫虱,身痒,邪气诸毒,治身面白驳,散皮死肌,血气虫积心腹痛,为外科要药,与雄黄功相仿。

一四六、水银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疥瘘痂伤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镕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

【产地】产山西陕西山中。【性味】味辛,性寒,有毒。【主治】水银为杀虫要药,主治杨梅疮毒,及皮肤诸病,润肠下死胎。【别录】以傅男子阴,阴消无气。

【藏器】利水道,去热毒。

【大明】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疥,杀虫,催生下死胎。【宗爽】治小儿惊痫热潮。

【灵胎】除湿热,解疮毒。【用量】普通多配合丸散方用,内服约数分,外用无定量。

【禁忌】水银性沉,与金银诸物同,吞服金银水银者,皆足以致命,饵服者须慎之。

一四七、石膏

【本经原文】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又名寒水石。

【产地】产浙江江苏山东,他省亦有出产。【性味】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主治】石膏为清凉解热要药,主治肺胃三焦气分之热,大渴热狂,能解肌发汗,又能清热止汗。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甄权】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和葱煎茶去头痛。【大明】治天行热狂头风旋,下乳,揭齿益齿。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容川】得石之性多,味虽咸而不甚,且此山之石即能生水,流而为泉,是故此石纯具水性,禀天水之寒,故能清热。

【药征】主治烦渴,旁治谵语烦躁身热。【用量】普通三钱至五钱,大剂二三两。【禁忌】伤寒中风太阳症,少阳症之往来寒热等均忌,真寒假热之症或因里虚引起之虚热症亦忌,有金疮下乳亦忌,胃家寒症者亦忌,恶巴豆畏铁。

四八、慈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今名磁石。

【产地】产山中能吸铁。【性味】味辛,性寒,无毒。【主治】磁石为补肾强阴要药,取其能引肺气入肾,使阴阳安宅,镇惊,明目,通耳,益精。【别录】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搂,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

【甄权】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明之【大明】治筋骨赢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吞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吞下。

【灵胎】补肾降火,强筋壮骨。【用量】入煎剂二钱至四钱,水飞用三分至八分。【禁忌】凡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然体重,难于消化,渍酒优于丸散,凡使火炙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恶丹皮杀铁消金。久则化铁,为铁之母,药性为,石属金,铁为水,故磁石本兼金水两性,而归于肾,故其主治肾,能自肾中吸引肺金之气,以归于根。

【炮制】捡去杂质,捣碎,置铁锅中,煅透,趁热倒入醋渍淬,取出晾干,研粉即得。

一四九、凝水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

【产地】生于卤地积盐之下,精液渗入土中,年久至泉,结而成石,清莹如水晶,亦有带黑色者。

【性味】味辛亦做咸,性寒,无毒。【主治】凝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腹中积聚,疗汤火伤(烧研敷)。【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止渴,水肿,小腹痹。

【甄权】压丹石毒风,解伤寒劳复。

【用量】普通煎剂一钱至三钱。【禁忌】性寒,虚寒之体不宜,入肾走血,除热之功与诸盐同,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制丹砂,伏玄精石。

一五O、阳起石

【本经原文】味咸微温,主崩中漏下,破子臧中血,症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痿不起,补不足。

【产地】产深山山谷,或曰,惟齐山有之。【性味】味咸,性微温,无毒。

【主治】阳起石为补命门壮阳道要药,功能疗阴痿,男女下部虚冷,补不足。【别录】疗男子阴头寒,阴下湿痒,去汗臭,消水肿,令人有子。

【甄权】补肾气,精乏腰痛,膝冷湿痹,子宫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大明】治带下瘟疫,冷气,补五劳七伤。

【好古】补命门火不足。

【灵胎】助阳益气。【用量】普通水飞用,五分至一钱。【禁忌】凡阴虚及阳痿属于失志,以致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与崩漏由于火盛,而非虚寒者,均忌,忌羊血,凡使用火灸酒淬七次,研细水飞用,不入汤药,又石药冷热皆有毒(因不易消化),非可久服之物。为云母石之根,其山冬不积雪,夏则生云,积阳上升,故凡病人阳气下陷,阳物不举者,用以升举阳气,此以阳助阳。

【炮制】拣去杂质,捣碎,置铁锅中,煅透,趁热倒入酒渍淬,取出晾干,研粉即得。

一五一、孔公孽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创疽瘘痔,利九窍,下乳汁。

一五二、殷孽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烂伤瘀血泄利寒热鼠瘘症痕结气,今少用。

一五三、铁精

【本经原文】平主明目,化铜铁落,味辛平,主风热,恶创,疡疽创痂,疥气在皮肤中,铁主坚肌耐痛。

【产地】铁精或铁落为鍊铁时锤打所落之皮甲。【性味】味辛,性平。

【主治】铁精为解热,安神,补血药,能除风热,治风痉,癫痫,善怒发狂。【别录】除胸膈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去黑子,可以染皂。

【大明】治惊邪癫痫,小儿客忤,消食及冷气。

【苏敬】炒热投酒中饮,疗贼风痉,裹以熨腋下,疗狐臭有验。【用量】普通内服一厘至五厘,煎服者虽数钱亦可,近时多用以融化他药中服之。【禁忌】铁性重坠,有碍消化,服原质者宜慎之,患肿者服之,一生须忌盐。

一五四、理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一五五、长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下三虫,杀蛊毒久服不饥。

一五六、肤青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虫毒及蛇,菜肉诸毒,恶创。

五七、干姜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避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产地】处处有之,即以母姜切片,在冬日于风日中透干制成者。【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干姜为除寒散结要药,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四肢逆冷,中寒霍乱,冷痛疝气,寒泻腹痛,开脏腑,宣脉络。

【别录】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甄权】治腰肾间疼痛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宣诸络脉,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

【大明】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肠脏,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红,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好古】主心下寒痞,目晴久赤。【容川】干姜炮制则温而不烈,性轻而上浮,而四逆理中,则干姜不炮,取其性烈,乃能去寒,能温土中之阳,阳出则阴消,为治寒湿之药,补火之药是火能化水也,故能行血。能补脾之火,是以土治水。

【药征】主治结滞水毒也,旁治呕吐咳,下利,厥冷,腹痛,胸痛,腰痛。【灵胎】驱寒除湿,和血通气。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大剂上两许。【禁忌】生姜干姜炮姜禁忌同,久服伤阴损目,误服劫津耗液,凡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胀痛均忌。

一五八、泉耳实

【本经原文】味甘温,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一五九、葛根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

【产地】处处有之,江浙尤多,花名葛花,子名葛谷,根制粉名葛粉,捣汁名葛汁,均入药。【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葛根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主消渴大热,伤寒中风,治头痛,泄泻,开胃气,解酒毒。

【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甄权】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解酒毒。

【大明】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便,排脓破血,傅蛇虫毒,毒箭伤。【之材】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藏器】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开宝】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烦热,压丹石,傅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苏敬】制狗伤捣汁饮,并末傅之。

【容川】葛根其根深,能以地中水气,上达于苗叶,其苗极长,象人身之太阳经,从膀胱水中,达阳气于经脉,以卫周身,故入太阳经。葛根气味较平,故发散而不伤血,根深能引水气,上达苗叶,故兼能升津液以治太阳之痉。其根色纯白,属金,又能吸水气上升,是金水相生之物,故又能引津气治阳明之燥,故入太阳阳明二经。与升麻不同,葛根根实,故升津不升气,升麻根空,有孔道以行气,故升气而不升津。

【药征】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

【用量】普通二钱至六钱。

【禁忌】多用反伤胃气,升散太过也,丹溪日已见红密点,不可服葛根升麻,恐表虚反增斑烂。

【吴克潜】认为葛根为解热之剂,与麻黄桂枝同为伤寒要药,然麻黄发汗解表,乃解太阳皮表之邪以退热,桂枝发汗解肌,乃调和营卫解肌腠之邪以退热,麻黄治表实(汗不得出),桂枝治表虚(汗出恶风),而葛根发汗,主治则在病将由太阳而入阳明,热甚或呕或痢,必须汗出以解之,此三药之发汗不同之处。

【倪注】葛根为升津之要药,故仲景使用于太阳痉病,与下热痢,因能升津也,口噤用之也因其升津之性也,故伤寒论中之葛根汤实为仲景先师为温病立下之处方,今之温病学家误解仲景先师无温病之识,故曰北方无温病,为南方有之,因此分出温病学,殊不知伤寒论中的葛根汤就是治疗温病的第一优先方。

【炮制】捡去杂质,劈成0.6一1厘米厚长条块,去灰屑即得。

一六O、瓜篓根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今名天花粉。【产地】产我国陕西者良,他处亦有之,为山野自生之蔓草,根名天花粉,实名瓜篓实,皮

名瓜篓皮,中含仁甚多,名瓜篓仁,俱入药。【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瓜篓实为润肺降气要药,主祛痰止嗽,涤胸中垢腻,润心肺及胃,治吐血,天花粉主消渴,烦满大热,通乳消肿。

【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大明】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

【吴克潜】瓜篓根实,皆能润肺治痰,此其同也,其中仁以清胸中痰火,润肠涤秽之功为主,其根治时热大渴,痈疮肿毒。皮能润肠消炎并行。一般治痰剂有宣有下有消有攻有润,而瓜篓实为润也,润剂之别是瓜篓清而润,苏子温而润,莱服子消而润,麦冬补而润,牛蒡杏仁散而润,补以治痰则有五味子之收敛,除湿健脾以治痰则有半夏之温而燥。

【倪注】按伤寒杂病论之用根为生津要药,滋润太阳经之燥与胃经之燥,实为去心包积痰之要药。

【容川】花粉清热,入气分,色白味苦而有液,故泻热之功轻,入胃生津之力重。瓜篓实能治膈间之结气,因篓之膜似人胸之膈膜,又似人腹之象,又治大腹之气,因子有油而气烈,包有瓠而味苦,捣烂合用,能解膈膜之痰火

【药征】主治胸痹也,旁治痰饮。治消渴。【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脾胃虚寒作泄者忌,恶干姜畏牛膝,反乌头,忌铁。

六一、苦参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湿,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本经原文】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产地】产河南四川,各地山野及田畔湿地亦俱有之,根黄白色类牛蒡,甚苦,入药。【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苦参为燥湿胜热健胃杀虫积要药,主治积聚,症瘕,恶疮,疳症,泄血中热,清湿养阴。

【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除伏热,肠避,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虫。【甄权】治热毒风,皮肌烦躁,生疮,赤癞,眉脱,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弘景】渍酒饮治疥杀虫。

【苏敬】治恶虫胫酸。【纲目】杀疳虫,炒存性,米饮服,治肠风泻血并热痢。【括要】遍身风疹,痛不可忍,肺热生疮,遍身皆是:瘰疬结核,下部疮痛,诸般实症用之有效。

【灵胎】清心肝火,去小肠热。【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禁忌】久服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忌。

上一章 本经3 神农本草经(讲义)倪海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本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