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神农本草经(讲义)倪海厦
本书标签: 历史  传承中医文化  国医 

自序:

神农本草经(讲义)倪海厦

我国自古相传有三坟,最是深奥难懂,历代以来所有名家都认为能解此三坟者就是最懂中华

文化的人,这三坟就是《易经》,《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今我收集历代各名家对本草

所做之论述,再加上我个人自临床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虽完成这部神农本草经的解说,但

是必然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见谅,后来之高手名医必然可以再增加许多有效之说明与批注,

个人期待所有有志学习中医的人士,能够自此书中得到一定的药物学知识,经方之用药是超

出原书许多。因此我在本书之后增添许多经方的用药,以备将来研习经方时,能有药性之根

据。

本书虽未完善,但是已经包含所有将来研究伤寒与金匮所需的药性知识在内,因此如能熟读

本书,将来研究经方时必然事半功倍,替研习经方者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查询药物时间,将来

一看到处方时,就可以心知肚明处方原因,剂量使用,用药原则等等,所谓开卷有益,即使

看完全书后,只能得到一小点药物知识,这也是值得。

期望我人纪班学员与购买者,在看完此书之后,能更上层楼,学无止尽,大家以此为基础,

再向上向外发展研究,就不会迷失用药方向了。

汉唐中医倪海厦谨记06/18/2006于佛州深夜丑时自家书房

第一章前言

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期,也有人认为

是东汉时期,经过许多医家综合整理,不断收集秦汉时期资料,再整理而成,之后再托名神

农而成之书。姑且不论源起于何时期,但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本草药典。其地位是无庸置疑

的,其原著早于唐代初年已经失传,现在流传的版本是明清以后的学者根据宋代《太平御览》

《证类本草》,和明代的《本草纲目》等书,进行整复编辑后,重新出刊的,以清代孙星衍,

孙冯冀合辑本(1799)最为广传。

原书共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

这些药大多疗效确实,至今仍被使用,其中涉及病症约一百七十多种,包括了内、外、妇

眼、耳、喉、齿等各科的疾病。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强调必须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以免造成药物中毒的后果,其原则是“若用毒药疗病,先起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

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对于服药法也有规定,“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

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因东汉时期盛行签纬神学,故书中时见如“久服神仙不死”、“主杀鬼”、“能行水上”等

用词,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舍弃不用的。

本书所引用的药物药性学,都来自历代的伤寒家,也就是经方家,如陶弘景编录之《名医别

录》,雷公之《雷公炮制论》,唐之名医甄权对药性说明。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孟铣的《食

疗本草》,王好古(1200一1264),字进之,号海藏老人,元代越州人,其著有《汤液本草》,

其好经方,善用硫磺、附子、肉桂、干姜、乌头等峻药,清唐容川的《本草问答》,日本东

洞吉益先生的《药征》,清徐灵胎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等等,千年以来温病与伤寒之争论

不休,由于二派所认定的药性有所出入,是故选用药物的方式也大异其趣、剂量多少也完全

不同,而张仲景所研究的《胎胪药录》早已失传,经方中的药物应该都是出自此书。我们除

了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二书中可以略窥一二外,在其它药典之中实在无

法找出关于《胎胪药录》的药性解说,因此现代有志研习经方的中医们,想更了解经方之中

的每味药性,唯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伤寒与金匮中的处方方向与使用剂量大小,反过来推知这些药物在东汉时期《胎胪药录》一书对于药性的说明了,然而此法必须要非常了解《黄帝内经》的素问与灵枢、八十一难与阴阳大论,才有可能将这《胎胪药录》重新还其原

貌。

由于原神农本草经中之药物,有些己经无人识得,有些不切实际。我将之保留不做说明,同学们可以自行查看市面上的有关本草药性的说明,与此同时我增加在伤寒金匮中张仲景所使用之药物,这些药物并不见于原神农本草经中,但是必然出现在《胎胪药录》之中,我将以我对伤寒金匮中处方内的每味药所理解的药性,为之补强说明,希望后来之学者能将之发扬

光大。更加能够增润本书的内容。

前言:我国医学始于神农、有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复命僦贷季(歧伯之师)理色脉,所以上古是先有药而后有医也,是故治病之道必先于用药,而用药之道必先于识药,此书共分上中下三种药物的说明。其中上药一百二十味,中药一百二十味,下药一百二十五味,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药,合于天数一年之日数。

第二章药性总义

参考本草备要(清·汪切庵)

五味之义一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五色之义一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士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三、五味之用一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四、阴阳之义一寒热温凉是气也,酸苦甘辛减是味也,气为阳味为阴,其气厚者为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也。

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主发泄散表,厚则发热与温,味厚则泄降,薄则通窍,利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肌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

腑。

五、药之相从一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如春季,气薄者降而收象秋季。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天,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天,味平者化而成象长夏,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威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凡药根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之相从也。

六、药色之入经脉一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中唯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而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分布也。

药有相需者,同类而不可离者。

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

两不相合也。

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

七、五脏补泻之义一肝苦急,急食甘而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操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此是其义也。

八、六淫主治一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减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药性须明,而施用贵审也。

五行相生一人之五藏应五行,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十、五行相克一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因为酸主收敛,敛则筋缩,苦能泻气,辛能疏散肌理,咸能渗泄。

十一、五病所禁

酸走筋,故筋病勿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急,收引益盛。

苦走骨,故骨病勿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盛,令人重而难举。

甘走肉,肉痛勿多食甘,肉病得甘则壅气,臃肿益甚。

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

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

十二、五味所伤一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消皮厚而唇开。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药之为物,各有其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以意得也。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稀签香蕾之类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是也,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

凡药火制四,煨炙炒煅也。

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温散。

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藉土气以补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

甘草汤渍,并解毒致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一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饰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楛异

质,或头尾误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顾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炼,思以荡寇克敌,适以覆众舆尸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

千金云:凡药须治择熬泡毕,然后秤用,不得生秤,湿润药先皆增分两,燥乃秤之。

神农本草经(讲义)倪海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本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