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风雨人生路
本书标签: 都市 

编辑部,学篆刻

风雨人生路

我去买了一个西瓜,来到姥姥家。

  姥姥在炕上盘腿坐着,她眼神不济了,差点没认出来我。

  姥爷倒认得我,笑呵呵地张罗着买肉。

  我来到三姨家,三姨一家人都在。

  我回姥姥家取来《鹿鼎记》借给太威,又和他到大姐家看看。

  晚上,我在老舅家吃饭。

  我是很久没来了,老舅家出生了二丫头叫小红。

  她不认生,很讨人喜欢。

  晚上,我和于继红到太威家,刚给她讲了《萧山铁剑》的开头,《射雕英雄传》开演了。

  1988年7月25号星期一

  我和太威,于继红去河里挂鱼。

  只挂到了两条鲫鱼,我看鱼不太厚,就回来了。

  晌午,在老舅家坐一会儿。

  晌午没电,心里很没趣。等来了电,电视里也没有《上海滩》了,不知是什么原因。

  下午,我在三姨家和大威躺着看书。

  晚上,我在姥姥家坐一会儿。

  邻居一个模样挺可爱的小丫头跑过来笑嘻嘻地告诉我:“我姐姐说她长大了要嫁给你。”

  她的姐姐追着她要打她。

  她的姐姐才十二三岁的样子。

  我笑了笑,回三姨家吃过饭后,到姥家的房顶上拔草。

  晚上有《射雕英雄传之东邪西毒》四集。

  1988年7月26号星期二

  早饭后,我告别了姥爷,姥姥,来到大石桥蟠龙编辑部。

  我把稿子和《回头笑看来时路》、《世界末日》交给一个年轻的编辑。

  他叫张庆华。

  齐迎春说张庆华原先也写长篇小说,现在想开了,写短篇了。

  齐迎春还说,高坎有个叫张日安的作家,写了一本《张作霖浪迹辽南》,是他和张日安联名出版的。书里有抽大烟的情节,他还下楼和县里的同志求证。

  他说写作品要真实反应历史和社会,瞎编乱造,云山雾罩的猎奇是没有出路的。

  我离开编辑部,刚下通往青花峪的火车道口,遇到孙波。

  他要去买锹,我陪他去了。

  我们闲骑一趟车子,喝了两瓶汽水,快演《上海滩》了吧?

  于是,我和孙波去了大杰哥家。

  大嫂子在门口推着她的女儿楠楠。

  时间才十点半,呆到十一点半左右,等不来《上海滩》的播出,我和孙波去了打市场。

  我们溜达了一圈儿,突见一家小卖部的电视正演着《上海滩》。

  于是,我和孙波又返回大杰哥家。

  看完《上海滩》后,我和孙波又去市场。

  孙波买了锹和刀片后,和我一同离开大石桥。

  在分水分手后,我一路回韩家。

  到家后,粗略地看了看从大杰哥家借的两本《新春画报》,还有《中国青年》、《南叶》、《光绪与珍妃》、《警察手记》等杂志书籍和五本《辽宁青年》。

  1988年7月27号星期三

  上午,在老房子园子里用锄头铲了豆地、白菜地、葱地里的杂草。

  自打我在大杰哥家看到小学生篆刻的电视节目,便已向孙波表示,我要学篆刻。

  下午,我去拜访景波兄,讨教篆刻之法。

  原来,只是把反向的字往白化石、寿山石上刻,印出来就是正的字了。

  我回家磨了一块小化石,照着景波兄给我写的篆文:作军之印,用针在化石上刻了起来。

  刻完时,方知是反了。

  我又磨了一个大一点的化石和一个方柱形化石。

  刻完时,再去景波兄家。

  他指出了印字的不妥,军字的工整,又将线条扩大一些。

  临走时,他还送了我一小盒印泥。

  在门口,我回头笑着说:“半天学了一样手艺。”

  晚上,出人意料地演了《射雕英雄传》。

  1988年7月28号星期四

  我下地放水,回来后买了五块橡皮,准备刻印。

  据说,橡皮,木头,萝卜都能刻印。

  可是我试试,橡皮太软了,又不好修复,就放弃了用橡皮刻印的想法。

  中午演了《上海滩》,其间随便翻看了一下从春雨那儿借的《日本文学》、《大明海公·五虎剑侠图》。

  下午下地看着,回来在景波所谓很硬的黑质材料上成功地刻了一个‘孙’字。

  我打算刻“孙作君藏书”的。由于初懂篆刻,“孙作君印集”也就应运而生了。

  临晚,去景波兄家取了一本.《篆书字体》。

  1988年7月29号星期五

  刻完“孙作君藏书”,便在几部书上印。又刻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我写了些武侠小说《金童玉女》,中午照常有两集《上海滩》。

  下午扫稻叶,并薅大草。

  快八点回来,吃完饭,我给小雨送去《自然之谜》。

  齐学君应我之言,送来两块小化石,一块是心形的。有

  我想:就刻谁知我心吧,是香港连续剧《霍元甲》的片尾曲名称。

  1988年7月30号星期六

  扫了一天稻叶,中午演完《上海滩》的最后一集。

  又忙又累的劳动中,我仍思索着《萧山铁剑》和《火神爷》的创作。

  1988年7月31号星期日

  又扫了一天稻叶。

  中午写完《金童玉女》之一。

  晚上的野外,野鸟啼鸣,无数只蜻蜓自由自在地飞行着。

  在野外看韩家,碧树围村,寂静无声。远方青山如黛,连接天宇。

  1988年8月1号星期一

  稻叶扫到宽池儿了,右臂上很酸痛。

  中午回来一看土豆、茄子,没劲儿透了,幸好有咸鸡蛋,才有胃口。

  晚上扫完稻叶回来,拿了几块印和诗稿去了景波兄家。

  他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谁知我心刻的比较好。

  对古诗之“只研朱墨做春山,他表示没太懂。

  我说了我的意见。

  1988年8月2号星期二

  天气晴朗,阳光曾照,睡个懒觉。

  这一天除了躺着就是写《火神爷》。

  晚上看《射雕英雄传》

  1988年8月3号星期三

  爸收拾仓子盖,我给递水泥,递水。

  空闲间看完五本《辽宁青年》。

  因为工作到下午,我错过了一次去摸鱼的机会。

  我已着手写《情为何物》这篇稿子了,它的前身是《冰山的溶化》。

  1988年8月4号星期四

  下地搭个四面透风的窝棚,中午拉花儿。

  二点多回家。我去沈家剪了头。

上一章 河沟挖沙,印不印书 风雨人生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分水岭文学社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