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平王朝:定都生乱世,悠悠五百年
本书标签: 古代  大平王朝 

第48章:西北孤忠——守平军

大平王朝:定都生乱世,悠悠五百年

说到西北守平军,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守平军运动的发起者——张译。

张译,字文忠,公元前278年出生。

他是西北贵族家庭出身,但他并不像其他贵族那样,剥削百姓。

他体贴人民,总趁家人不在,偷偷向流离失所的人发放钱粮,让贵族们厌烦,却深得百姓拥戴。

他出生时的那一年,正值平永帝病逝,刘勇和刘实秋相互争夺帝位,后面的事不用我多说了吧。

总之,虽然有些动乱,但起码还是大平盛世。

张译本来以为能够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但没曾想,一次灾难彻底打破了他的宁静……

公元前242年,爆发了八国反动之乱,凉州王向贵族百姓们强制服兵役,张译被强行当了兵,但他不愿为凉州王打仗,一心投靠中央,立下赫赫战功。

从此,张译真正的转折点才开始了。

注意:凉州王是八国反动之乱的发起者之一。

后来又爆发了三蜀之乱,张译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平叛的队伍。

公元前238年,三蜀之乱平定。此时,他40岁。

后来文帝改革,他被奸臣诬陷,被文帝赐官放还凉州,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沙洲牧。

他到家时,已经从当初那个年轻气旺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了,他的家族早已在战乱中破败了。松树林中,那一座座坟墓;院子里那破败不堪的模样,让他心力交瘁。

但要问他是否后悔,他一定会说:“为国奉献,无怨无悔!”

他精心尽力的操劳的事务,将沙洲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命运的齿轮是不会让他在这一刻停下的。

公元前235年~公元前233年,三次中原大战,半壁山河沦为敌手,让人想起了当初的武商国。

此时的张译已经45岁了,但他人老,心未老,他依然有一颗爱国的心。

公元前233年11月,随着复平军运动的爆发,他带领着沙洲几百户人家发动反蛮运动,被叫做“守平军运动”。

守平军向东进攻,拿下武威、张掖等城市,并攻克兰州、银州。

守平军为了与南方的复平军会合,进攻汉中。

经过了极大的战略损失,终于拿下了汉中,打通了南北战场。

但公元前232年五月,随着黄土破攻的失败,使得东蛮帝国转守为攻,守平军遭遇重创,银州、兰州、河口等地再次沦为敌手。

双方对峙在张掖,东蛮军一直都没有攻破这道防线。

后来,中义军、复平军先后失败,给予守平军致命打击,守平军只得在人烟稀少的西北孤军奋战。

再到后来,东蛮军攻破张掖防线,拿下武威。

守平军仅剩沙、瓜两州。然而就在这时候,守平军想的却不是投降,而是坚持到底。因为它相信,一定会出现转机。

但希望却越来越渺茫了,知道一个事件的传来,让守平军最后的信仰……破灭。

那就是:东蛮帝国灭亡大平天国。

公元前231年6月,东蛮帝国攻克建康,大平天国灭亡;

公元前231年十月,东蛮帝国攻克镜澳(澳门),大平天国残部灭亡。

此时的张译,已经四十七岁了,他在收到这条消息时,心如刀割,泪如雨下,痛心疾首。

他仰天长叹:“大平啊!!!你为什么……就被外族亡了!!!”

他挥笔写下一首《望征秦碑①有怀》:

大漠日干阑,西风吹兰州。

羌声城内响,东望心踌躇。

胡天旱白草②,平将叹秦碑。

刘平③以亡④蛮,守平意⑤何在?

【注释:①征秦碑:公元前238年,平文地刘周为庆祝抗罗援安战争的胜利,在兰州修建纪念碑,上面记载了二入安息十二年间的史事。秦,指罗马。②白草: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③刘平:指刘氏平朝。④亡:灭亡,这里是“被…灭亡”。⑤意:意义。】

张译在写下诗后,心里重燃希望:

“就算只剩一口气,就算复平的希望渺茫,我们也不会投降外敌的!”

守平军继续反抗东蛮帝国,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倒,又一次接着一次的站起来。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捍卫主权完整,坚决抵抗外敌,是与山河共存亡的伟大精神!

但可惜的是,公元前229年,张译病逝,终年49岁。

张译病逝后,守平军虽然继续反抗东蛮帝国,但明显是一次不如一次了。

终于,公元前228年,东蛮军百万大军向西进攻,攻破敦煌,守平军运动失败。

上一章 第47章:复平军运动的失败 大平王朝:定都生乱世,悠悠五百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9章:爱国文臣文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