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数学使徒(MathematicalApostle)
本书标签: 幻想 

Maschke 定理

数学使徒(MathematicalApostle)

1.3 Maschke 定理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有限群G上有限维 G 模的分解;既然是分解,自然需要“可约”和“不可约”的概念

定义1.3.1 设 V 是一个 G– 模, V 的一个G– 子模是指一个线性子空间 W ⊂ V 满足在 G 的作用下封闭,即 GW ⊂ W ,或者说对任一 g∈G 和任一 ω ∈ W 有 gω ∈ W ;我们也称 W 是一个 G– 不变的子模,记为 W ≤ V

显然{0}和 V 都是 V 的 G– 子模,称为 V 的平凡 G– 子模; G– 子模的概念和线性代数中不变子空间的概念高度接近,可以看作不变子空间这一概念的自然推广

(1)取G=Sₙ , V:=ℂ{1,. . .,n} ,其中数字 1,· · ·,n 仅代表符号,不具有算术意义,则 W=:ℂ{1+· · ·+n} 是 V 的一个一维 Sₙ – 子模;

根据上一节的知识我们知道V 对应的表示就是置换群 Sₙ 的典型表示,记为 X:Sₙ → GL(V) ; X 限制在 Sₙ – 子模 W 上可以得到一个子表示 X|ᴡ:W → GL(W) ,由于元素 1+· · ·+n 在 Sₙ 作用下保持不变,子表示 X|ᴡ 是平凡表示,然而当 n ≥ 2 时 W 显然并不是平凡的 Sₙ 子模;

(2)设群G={g₁,· · ·,gₙ} ,考虑 G 的正则表示,它生成了一个群代数 ℂ[G]={c₁g₁+· · ·+cₙgₙ|cᵢ ∈ ℂ} ,置 W:=ℂ[g₁+· · ·+gₙ] ,则 W 是 ℂ[G] 的一维子空间,进一步由 g(g₁+· · ·+gₙ)=g₁+· · ·+gₙ,g ∈ G可知 W 是正则表示下的 G– 子模;

(3)考虑Sₙ 的正则表示,它生成群代数 ℂ[Sₙ] ,置

W=ℂ[∑ sgn(σ)σ].

σ∈Sₙ

对任一 π∈Sₙ ,有

π(∑ sgn(σ)σ)=∑ sgn(σ)πσ=sgn(π)∑sgn(σ)σ,

σ∈Sₙ σ∈Sₙ σ∈Sₙ

所以 Sₙ 的正则表示限制在 W 上得到的子表示就是 Sₙ 的符号表示

(reducible),如果 V 包含一个非平凡的 G– 子模,否则称 V 是不可约的(irreducible);由于 G– 模总是和 G 的线性表示 X:G → GL(V) 一一对应,我们称 X 是可约表示(/不可约表示),如果 V 是可约的(/不可约的)

我们很容易验证:假设V 有限维,则 V 可约意味着存在 V 的一组基 β ,使得对每个 g∈G , X(g) 均有以下形式

A(g) B(g)

X(g)=( ),(✶)

0 C(g)

其中每个 A(g) 具有相同的阶数;反之也成立

我们看几个例子:

(1)定义1.3.1下的例子说明,对应于Sₙ 典型表示的 Sₙ– 模 ℂ{1,· · ·,n} ( n ≥ 2 )是可约的,有非平凡 Sₙ 子模 ℂ{1+· · ·+n} ;对应于群 G={g₁,· · ·,gₙ}正则表示的群代数 ℂ[G] ( |G| ≥ 2 )也是可约的,有非平凡的 G– 子模ℂ[g₁+· · ·+gₙ] ;

(2)考虑S₃ 的典型表示 X:S₃ → CL(V) ,对应于 S₃– 模 V:=ℂ{1,2,3} ,取 β={1+2+3,2,3} 为 V 的一组基,将表示具体写出就是

1 0 0 1 1 0

X(id)=(0 1 0),Ⅹ(12)=(0 –1 0).

0 0 1 0 –0 1

1 0 1 1 0 0

X(13)=(0 1 –1),X(23) =(0 0 1)

0 0 –1 0 1 0

1 0 1 1 1 0

X(123)=(0 0 –1),X(132)=(0 –1 1 )

0 1 –1 0 –1 0

我们总是希望将一个大空间分解为较小空间的(直)和,或者将大矩阵分解为较小的分块对角矩阵,换句话说就是希望(*) 式中的 B(g)=0 ;更进一步,我们还希望这种“分解”能够继承大空间的一些性质,比如 G– 不变性,这便是 Maschke 定理的主要内容

定义1.3.3 称一个 G– 模 V 是线性子空间 Ⅹ 和 Y 的G– 模直和,如果 X 和 Y 均是 G– 子模,并且有线性空间的直和 V=X ⨁ Y ;称 V 是完全可约的(completely reducible),如果 V 可以写成一族不可约 G– 子模的直和,相应也有一个线性表示完全可约的概念

显然不可约蕴含着完全可约

在线性代数的课程中我们学习过以下的结论

定理1.3.4 (替换引理)设 V 为任一非零的线性空间, l 是一个 V 线性无关子集(即任一 l 的有限子集均线性无关), S ⊂ V 是 V 的一个生成集,满足 l ⊂ S ,则存在 V 的一组基 β 介于 l 和 S 之间,即 l ⊂ β ⊂ S

Pf考虑由所有满足 l ⊂ J ⊂ S 的线性无关子集 J ⊂ V 构成的类 A ,由 l ∈ A 知 A ≠ ф ;

任取 A 中的链(全序子集) {Jλ|λ∈∧} ,置 J:=∪Jλ ,

λ∈∧

容易证明 J 是一个线性无关的子集,所以 J∈A 是链 {Jλ|λ∈∧} 的上界;

根据 Zorn 引理, A 有极大元,记为β ,可以验证极大性保证了 β 生成 V ,结合 β 线性无关可知 β 为 V 的一组基,并且 l ⊂ β ⊂ S

作为推论,任一子空间总是存在直和补

推论1.3.5 设 X 为 V 的任一线性子空间,则存在 V 的线性子空间 Y 使得 V=X ⨁ Y 为线性子空间的直和

Pf.在定理1.3.4中取 l 为 X 的一组基, S=V ,则存在 V 的一组基 β 满足 l ⊂ β ;设 Y 是由 β\l 生成的线性子空间,则 V=X ⨁ Y

现在要对任一G– 子模 W ⊂ V ,找到 W 在 V 中的 G– 子模直和补

定理1.3.6 (Maschke 定理一般形式)设 G 为有限群,域 F 的特征 p 不整除 |G| , V 是域 F 上的一个 G– 模;设 U 是 V 的一个 G– 真子模,则必存在 G– 子模 W 使得 V=U ⨁ W 是 G– 模的直和

定理的证明比较复杂,限于篇幅不在这里给出,详见 一般形式 Maschke 定理的证明

关于 Maschke 定理,我们作几点说明:

(1)首先域特征p 不整除 |G| ,或者说 |G| 在域 F 中不等于零,是必要的,读者可以验证以下的线性表示是可约但不是完全可约的:

设F 是特征 p>0 的域, G 是由元素 x 生成的 p 阶循环群,线性表示 X:G → GL₂(F) 定义为

1 1

X(x):=( )

0 1

(2)如果基域满足特征p 不整除 |G| 的条件,则此时 Maschke 定理可叙述为:任一 G– 模(线性表示)都是完全可约的;

(3)特别地,任一有限群的(有限维)复矩阵表示必为完全可约

事实上(3)有基于复线性空间厄米特内积的更简单证明

定理1.3.7 (有限维复线性表示版本的 Maschke 定理)设 G 为有限群, V 是一个 ℂ 上的有限维 G– 模;设 U 是 V 的一个 G– 真子模,则存在 V 的 G– 子模 W 使得 V=U ⨁ W 为 G– 子模的直和

Pf.证明的思路是利用厄米特内积构造出“正交”关系

任意取定 V 在 ℂ 上的一组基 e₁,· · ·eₙ ,对 υ,ω ∈ V , υ=α₁e₁+· · ·+αₙeₙ , ω=b₁e₁+· · ·+bₙeₙ ,定义 V 上的标准厄米特内积为

── ──

(υ,ω):=α₁b₁+· · ·+αₙbₙ,

基于此,我们定义 *:V × V → ℂ 为

1

υ * ω:── ∑(gυ,gω).

|G| g∈G

可以验证 * 也是 V 上的一个厄米特内积;

对任一 g∈G ,根据 * 的定义有

1

(gυ) * (gω)=── ∑ (hgυ,hgω)

|G| h∈G

1

=── ∑(hυ,hω)=υ * ω,

|G| h∈G

于是 g 是厄米特内积 * 下的酉变换;

现在定义

W:=U⊥={υ ∈ V|υ * u=0,∀u ∈ U},

为 U 关于厄米特内积 * 的正交补空间,则有线性空间的直和分解 V=U ⨁ W ;最后证明 W 是 G– 子模

任取 ω ∈ W , g ∈ G ,以及 u ∈ U ,利用 U 的 G– 不变性我们有 (gω) * u=ω * (g⁻¹u)=0,因此 gω ∈ w ,这就证明了 W 的 G– 不变性

推论1.3.8 (复矩阵表示版本的 Maschke 定理)设 G 为有限群, X 是 G 的一个 d 维复矩阵表示,则存在一个固定的可逆矩阵 T ,使得对每个 g ∈ G ,有

Ⅹ⁽¹⁾(g)

TX(g)T⁻¹=( · · · ),

X⁽ᵏ⁾(g)

其中每个 X⁽ⁱ⁾ 均是 G 的不可约复矩阵表示

Pf.设 V=ℂᵈ 是对应于 X 的 G– 模,则对每个 g∈G 和 υ ∈ V 有 gυ=X(g)υ,上式右边为矩阵的乘法;根据 Maschke 定理,有分解 V=W⁽¹⁾ ⨁ · · · ⨁ W⁽ᵏ⁾,其中每个 W⁽ⁱ⁾ 均为不可约的 G– 子模,并且 dim W⁽ⁱ⁾=dᵢ ;

分别取 W⁽¹⁾,· · ·,W⁽ᵏ⁾ 的有序基 β₁,· · ·,βₖ ,按顺序合成 V 的有序基 β ,则对每个 g∈G , X(g) 在基 β 下的矩阵表示形如

X⁽¹⁾(g)

TX(g)T⁻¹=( · · · ),

X⁽ᵏ⁾(g)

其中 X⁽ⁱ⁾ 是 X 限制在 W⁽ⁱ⁾ 上得到的子表示,所以是不可约的

最后作为例子我们分解置换群S₃ 的典型表示

设V=ℂ{1,2,3} 是与典型表示等同的 S₃– 模,我们知道 ℂ{1+2+3} 是 V 的一个一维 S₃– 子模;定义 V 上的厄米特内积 (·,·):V × V → ℂ 为 (υ,ω):=αˉx+bˉy+cˉz,其中 υ=α · 1+b · 2+c · 3 , ω=x · 1+y · 2+z · 3 ;可以验证,对任一 σ ∈ S₃ ,有 (συ,σω)=(υ,ω) ,即厄米特内积 (·,·) 是 S₃– 不变的;

于是我们很容易计算出ℂ{1+2+3} 的正交补空间 ℂ{1+2+3}⊥ 为 ℂ{1+2+3}⊥={α · 1+b · 2+c · 3|α+b+c=0}

可以验证ℂ{1+2+3}⊥ 不存在一维的 S₃– 子模,故为不可约的;

取ℂ{1+2+3} 的基 1+2+3 以及 ℂ{1+2+3}⊥ 的基 2 – 1 , 3 – 1 ,则 X 在 V 的有序基 1+2+3 , 2 – 1 , 3 – 1 下的矩阵表示为

1 1

X(id)=( 1 0),X(12)=( –1 –1 ),

0 1 0 1

1 1

Ⅹ(13)=( 1 0),X(23)=( 0 1),

–1 –1 1 0

1

X(123)=( –1 –1) 1).

1 0

1

X(132)=( 0 1 ).

–1–1

这就得到我们所求的分解

上一章 希尔伯特基定理 数学使徒(MathematicalApostle)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般形式 Maschke 定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