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游戏同人小说 > stellairs:开局上交超空间引擎!
本书标签: 游戏同人  宇宙  未来科幻     

no15.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吗?

stellairs:开局上交超空间引擎!

清晨,温暖的阳光洒进卧室

自从秋菊号和风信子号迷失在空间后,地联官方出面解释是一位工程师的参数调整有误,并给家属一笔赔偿

第二次试航将开始

虽然第一次载人试航让人们不敢填报志愿,但总是有人怀揣着对星空的向往报名了

............

第二次载人航行在地球历2200年1月10日开始,一旦成功,“小行星”级护卫舰将会进行全面改装换代

第二次次全国直播开启

“本次参数由苏昌院士和吕旭院士亲自调试,本次星舰上有一千人,目标直指巴纳德星,并对巴纳德恒星系进行一次勘察”

“对此苏昌院士您有什么看法?”

记者将话筒对准飘在太空中的苏昌,画面也转向苏昌,后者兴奋地回答道,“这是人类的钥匙,从此人类不再依偎在地球的怀抱里!”

“唉唉唉,沈羽那里危险啊!”

苏昌离开了镜头方向

载人试航时间到,幽幽的蓝光在海王星轨道亮起,转瞬间消失在星空中

约五个月后,星舰将会返回太阳系

并且星舰上的人将不会有任何遗憾,星舰长五百米可以容纳下一千人,舰内的生态循环系统和食物储备足够一千人吃上一年

地球历2200年5月12日

随着一艘星舰出现在海王星轨道,超空间引擎的载人航行成功了

巴纳德星是一颗M4型的黯淡红矮星,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4%,半径是太阳的15-20%

巴纳德恒星系是宇宙中第二接近太阳的恒星系统,也是第四接近太阳的恒星,前三接近太阳的恒星都是半人马座α系统(南门三星)的成员。尽管它这么接近地球,但是人类裸眼仍然看不见巴纳德星。

在过去天文学家推测巴纳德星的年龄介于70亿至120亿年之间,不仅比太阳古老,天文学家还认为它可能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勘测完后证明巴纳德星的年龄已经达到119.3亿岁!

1998年观测到一个强烈的恒星耀斑,所以巴纳德星其实是一颗耀星,巴纳德星也是一颗变星

巴纳德恒星系共有两颗行星,一颗行星公转周期为12.1年,轨道半长轴约2.7个天文单位,质量约为木星的0.7倍;另外一颗星则为24年、4.1个天文单位和约0.32倍木星质量

和百年前计算的误差不大

可惜了,巴纳德星不适合出现智慧生物,连宜居行星都没有

............

卡尔肖惋惜地看向一旁的核弹,眼睛中充满了不舍,“这些核弹销毁了怪可惜的...”

毕竟毛子喜爱暴力美学,这些核弹曾经是毛子的最爱

可惜上了太空后,核弹便成了战争效率最低的武器,只有直接击中敌方才有一定的效用

吕旭哭笑不得地安慰卡尔肖,“放着这些核弹不管可太危险了,只能销毁了。”

“唉,舍不得啊”

当运输船降落时,最后一批核弹送到指定地点

“唉,等等...这些核弹留着啊!”

“苏昌你等等啊!!”

两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吕旭和卡尔肖看向声音的来源

只见苏昌在前面跑,沈羽在后面追,他跑,他追,他插翅难飞

终于,苏昌被沈羽逮住了

看到着,吕旭和卡尔肖露出了和林鑫他们一样的笑容,从科学家转职为了磕学家

“别别别...我错了别抓着我了...哟吕旭院士,好久不见”

吕旭点头回答,“确实好久不见”

“叶尼列夫院士人呢,我找他,唉,这些核弹你们别动啊!”

开运输船的人听到这话人都麻了

这是该听现在首席科学家的话销毁核弹,还是听未来的首席科学家的话不动这些核弹?

还是先不动吧

“我在这里!”

一个毛子壮汉跑了过来,于是卡尔肖和吕旭也凑近苏昌,沈羽干脆在一旁听着,打算听听他又有什么馊主意

“咳...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需要用到这些核弹。”苏昌一本正经地解释

“要用这些核弹干嘛?”

“叶尼列夫院士,你的电磁动能炮发射钢球的速度到多快了?”

叶尼列夫憨厚地回答,“800km/s”

“还行啊...再接再厉,快快快,吕旭院士,我需要你把全球的核武通通拿出来!”

吕旭听的人都麻了,“要这么多核弹干啥?你要轰了地球啊?你也没说还没说要这些核弹干嘛呢”

卡尔肖脸上豁然开朗,带着惊喜的表情问道,“我说苏昌院士,你不会要电磁动能炮发射这些核弹吧?”

沈羽听的人已经傻了

什么?用电磁动能炮发射核弹??

“额,差不多,就是把核弹装进钢球里罢了”

吕旭:???

沈羽:???

叶尼列夫和卡尔肖一副活见鬼的样子看苏昌

核弹装进钢球里?什么鬼点子?

叶尼列夫不确定地问道,“你确定吗?”

“确定啊,这不是为了提升战舰战斗力嘛...”

好一个提升战舰战斗力,这是想把同等级外星人往死里揍啊?哪个外星文明会想到把核弹装到电磁动能炮的炮弹里面?

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吗?

............

感谢拾awa柒的100金币!今天三更!(嚎叫)

上一章 no14.南门三星的恐慌 stellairs:开局上交超空间引擎!最新章节 下一章 no16.新任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