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龙游天下之光景霁天容(完结)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丁五味  龙游天下同人     

贺君归(廿一)遂得结金兰

龙游天下之光景霁天容(完结)

接下来的几天,白珊珊是辗转反侧,司马玉龙也是度日如年。他不禁发笑,自己竟也有这天。

五日后,太后宫里的女官再度送去一些赏赐。这回白珊珊回了一件,说是承蒙太后多番赏赐,无功受禄,深感惶恐,回赠一件,聊表谢意。

女官带谢礼回去呈给太后。太后也不拆开看,笑了笑,这哪里是送给自己的?等回话的可不是自己。随即命人请国主前来。

“龙儿,你等的东西到了。”司马玉龙一进殿门,太后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他。

司马玉龙想了想,笑了一下,有点紧张。

“这个,我就不越俎代庖了,你自己看吧。”太后指了指女官捧着的锦盒。

司马玉龙压下心中的忐忑,强作镇定地打开盖子,里面放置的是一卷什么东西,布料的。拿出来展开一看,一条腰带。看那不甚精妙却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针脚和中规中矩的刺绣,司马玉龙确定那是白珊珊亲手做的。只是,送腰带……

司马玉龙不懂,他蹙着眉将腰带捧到太后面前,向太后投去求助的目光:“母后……”

太后的目光一触及腰带就笑开了,在她的意料之中。她看到儿子懵懂又疑惑的目光,一阵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无奈地说:“傻孩子,姑娘送男子亲手做的腰带,是表明要一辈子拴住这个男人,这下懂了吧?”

“真的?”司马玉龙喜笑颜开。

“国主,盒子里好像还有东西。”女官提醒他。

司马玉龙走回盒子旁,仔细看,先前被腰带盖住了,现在盒子底部铺的锦帕下露出一角白色的纸,他抽出一看,嘴角咧得更大。

“母后”他满脸喜色地看看母亲,又低头看看纸片。

“怎么了?写了什么?”太后疑惑,写了什么能把这傻孩子高兴成这样?

司马玉龙递了过去,太后细看,自己也笑开了。素白的花笺上用簪花小楷写着一句话: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太后实在等不及了,立马又召见白珊珊。当司马玉龙再度说起此事,她羞怯地回答:“长路漫漫,一人孤单,佳偶同行,途不觉远。”

司马玉龙激动得伸手就要去拉她的手,可手伸出去了又觉得不妥,讪讪地缩回来,搓着手对着白珊珊傻笑。

太后除了一个劲儿“好好好”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她舍不得他孤单,她愿意放弃自己原本的坦途,陪他走一条孤寂的路,让他不孤独。

三日后便是大朝会,司马玉龙迫不及待让大内总管宣读了他的亲笔诏书:

白氏珊珊,地华缨绂,门着勋庸,端方识礼,忠孝之至,事君闾巷,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实为良佐,堪配中宫。兹仰承王太后懿命,立为王后,敬告太庙,命以册宝,正位中宫。

另,故将军白武追赠为太尉、上柱国,加封靖国公,其妻白康氏追封为靖国夫人。钦此!

众臣恍然大悟:难怪他们多次上书,国主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各种推脱,后来又说自有主张,原来是已有人选了,他们瞎操心了。不过只要国主肯立后他们就高兴。

接下来便有礼官带着天子仪仗去白府宣旨,府中下人既震惊又了然,心中既高兴又忐忑。不过已经这样了,忐忑也无济于事,只能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样给小姐操办亲事,这可不是一般的亲事。

后来,中书令、礼部尚书和太常寺卿替国主到白府提亲,导致白府门前看热闹的人堵了一整条街,打听清楚后,整条街都炸锅了,纷纷打听这家的小姐。

太后顾念白珊珊家中没有长辈为她操持,府中之人又没经验,因而从大内调拨了不少老练的人过去帮忙。

国主的大婚之期由太仆寺选定在十个月后,那时白珊珊已出孝期。大义名分已定,天下皆知,司马玉龙便不再如过去那般因为顾及白珊珊的名节而多方回避,也不再隐藏感情,不掩饰他的思念。他会在休沐之时去看自己的未婚妻,带她出去散心,去哪里、做什么都无所谓,两个人待在一起就好。

赵羽特地进宫一趟恭贺国主,又去了白府恭喜白珊珊,这亦是他多年的夙愿。

赵羽会比白珊珊早几个月出孝,太后也记挂着他的亲事。他跟白珊珊一样,也是无亲无故,太后把他当儿子,自然也操心他的亲事,亲自为他挑选名门闺秀。

在剩下的日子里,以礼部为首的大臣有条不紊地筹备国主的大婚之仪;司马玉龙一边处理朝政、革新弊病,一边忙自己的婚事,忙得乐此不疲。他从没想过原来自己这么淡漠、克制的一个人,也会因亲事而心花怒放;白珊珊一边守孝,一边备嫁,一边在尚仪女官的教导下勤习大婚礼仪和一切王室礼仪,偶尔还要进宫陪伴自己未来的婆婆和未婚夫;太后一边操持儿子的亲事,一边为赵羽选人,越忙越高兴;丁五味在太医院人缘很好,做得得心应手,混得风生水起,他也在京城置了一处宅子,虽不大,但到底有个家了,他把家乡的老父接到身边奉养。大家都得偿所愿、求仁得仁,一切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司马玉龙因为深入民间,他比任何一个朝臣都了解楚国的国情,清楚楚国的弊病,所以处理起政务来一阵见血、对症下药。他的新举措一条接着一条,从民间到官场,到朝堂,条条直击要害,短短几个月时间,楚国革除积病,日新月异。

忙着忙着就快十个月了,国主的大婚之期越临近,越忙碌,民间嫁娶的三书六礼一样都不能少。大婚前三日,宫里派人开始从白家往宫里搬嫁妆,嫁妆其实多半是太后置办的。大婚前一日,司马玉龙身穿十二章衮冕祭告天地宗庙及社稷,白珊珊的名字被记入玉牒。

天可汗李世民称发妻长孙皇后为"佳偶"、“良佐”。

“碧玉小家女”诗句出自晋朝(司马氏的朝代,司马懿、司马昭他们家的,与司马玉龙无关)孙绰的《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是说碧玉自觉出身卑微,配不上贵公子,以容貌为由婉拒。“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是说贵公子情深义重,碧玉因而接受他的求爱。不是义结金兰,结为兄妹或者姐弟的意思。这也是“小家碧玉”的出处。

上一章 贺君归(二十)腰中双绮带 龙游天下之光景霁天容(完结)最新章节 下一章 贺君归(廿二)凤凰于飞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