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红装谋
本书标签: 古代  博爱  友情     

第十一章过年

红装谋

除夕

家家都热热闹闹的,崔昭的父亲两日便已归家,祖母也回来了,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虽然日子冷淡,但家里多了很多鲜活汽儿。不仅崔昭的祖母回来了,谢琰的祖母也回来了,每年过年,崔昭和谢琰虽然忙碌,但却是她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两位祖母常常坐在一起,崔昭和谢琰便坐在她们一旁欢笑逗乐。

“娇娇,这一年,你辛苦了。”祖母坐在榻上,将崔昭揽入怀中,爱怜地摸着孙女的头,“若你累了,便回老家,祖母会永远陪着你。”

娇娇是当年祖父祖母给崔昭起的乳名,他们希望崔昭永远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能够恣意,洒脱,一世无忧,在家人面前永远可以娇蛮任性。

“娇娇才不觉得苦呢,娇娇在家中有阿琰的陪伴,给我出谋划策,有祖母的挂念,还有阿弟们的懂事。我们崔家是世家,在外谁不敬我,我有优秀的阿弟们,有家族做我的的后盾,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啊。”崔昭依恋在祖母的怀中。

“好,祖母希望你永远开心。”祖母拍了拍崔昭的手。

“走了,咱们去吃饭,一会儿还要守岁呢。”祖母牵着崔昭的手,两人缓步向前。

祖母坐在主位,崔父崔母坐在两侧,过年了,崔母也换上了较喜庆的颜色,崔昭和弟弟们坐在一起。

“独孤夫子,这一年我们家云清和执安都亏你了。”一大早,崔昭便将独孤夫子接到府内。“老夫人,你这不是折煞我了,云清和执安都乖的很,温顺有礼,帮了我不少忙。”

“这梅花糕是我亲自做的,你们尝尝合不合你的胃口?”祖母笑意盎然地问孩子们。

“母亲,好吃,您做的梅花糕最好吃了。”崔母尝了一口笑着回答,崔父在一旁附和。

崔昭和弟弟们一起品尝,崔昭刚放进嘴里,一些记忆涌入脑海中,崔昭的眼眶已经湿润,崔恒敬很快注意到崔昭的变化,崔恒敬紧紧盯着崔昭,他紧紧的握住崔昭的手,就如同年少时崔昭温柔的牵起他的手,崔昭感觉到手中的温暖,抬头望了一眼崔恒敬,温柔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无事。“娇娇,一切向前,崔氏一族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祖母望向崔昭,眼神中透露着力量。

崔昭笑了笑,望向自己的家人们,无论何时,这世间总有人会关心自己,也有人会念起他,这便够了。

“云清已经加冠,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雎葭,你要留意着。”雎葭是崔母的闺名,崔恒敬已经加冠一段时间了,京城里像他这个年纪的早已娶妻,可崔恒敬自己无心这些,做母亲的也不着急,祖母虽不急着催崔恒敬,但也要提醒萧雎葭这个做母亲的,要关注自己的孩子了。

崔恒敬听了祖母的话可不淡定了,“祖母,孙儿学业未成,当以此为重,成婚之事,可稍后再议。”

“稍后再议什么呀,云清呀,你老大不小了,这满京城里,可都是你云清公子的大名,你不着急,但是也要考虑此事了。不要等到你遇到喜欢的姑娘,可她已经是别人家的了,到时你再追悔莫及呀!”独孤夫子恨铁不成钢,希望自己这个徒弟早开窍。

崔父也在一旁附和,希望崔恒敬早些成婚。崔恒敬只好无奈的硬着头皮答应。

崔昭和崔肃看到这个画面看到有些滑稽,两人对视一笑,这一笑落入了崔恒敬眼中,崔恒敬瞪了两人一眼。

谢府

谢府显得有些冷淡了,祖母和谢琰、谢温铭、谢辰几人一起度过,两位祖母当年曾有约定,带到孙儿成婚,两家才在在一起过年。

尽管人少,谢府内还是充满愉悦和温馨,几人一起欢欢乐乐的度过这个年。

两家都很快吃完了年夜饭,开始守岁的环节。家里都没有分开,待在一起守岁,崔府几人聊着生活琐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崔昭和崔恒敬尚且能忍受,崔肃也能忍受,就是感到心里太无聊,但是师父和哥哥姐姐的教诲还是让他时刻保持着冷静,尽管他还未满十岁,但他的举止之间,似已有哥哥的温润如玉。

崔肃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崔昭和谢琰了解他们,早已备好了孔明灯,“咱们将来来年的希望写下来,希望咱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另一旁的谢府几人也写好了孔明灯,准备放飞。

孔明灯缓缓上升,飞向天际。崔昭的孔明灯上似乎在闪烁着光芒——家人平安,万事顺遂。故人若归,心想事成。谢琰的孔明灯似与崔昭飞向了同一方向——学业有成,平安顺遂。行必成,望平安。

孔明灯越飞越高,带着人们美好的祝福,飞向遥远的天空。

皇宫内

皇室家宴,皇帝皇后坐在主位,两侧坐着魏贵妃和陈美人,下面坐着皇子公主们。

陈美人一向沉默寡言,整个宴会期间也不曾说几句话,魏贵妃倒也安静,这个宴会期间基本是皇帝在说话,皇后应和几句,皇子公主们说几句,皇帝因为程沉穆今年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不由的又感慨了几句。三公主有没有怎样说话,默默的喝着酒。

上一章 第十章崔昭 红装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