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重生嫡女之开局就被抄家
本书标签: 古代 

第140章朝堂之上

重生嫡女之开局就被抄家

“飞鸿,你点算各院的人头一人一份,其他送到庄子上去。”萧明睿只交代了飞鸿去顾着,自己却没有起身。

“诶?这是谁送来的。”

“小的黄顺,是大公主让小的来送的。”来的是黄顺,却没有报安国公主府的名头。

“哦哦哦!”大公主给这位爷张罗事儿太正常了,飞鸿应声,“飞云,你推辆板车出来。”转身又问黄顺道:“你急着回不?能不能去趟曲池坊,省的卸车了。”

“小的原本就还要去曲池坊再给爷送一趟的。”黄顺回答。

“行!”飞鸿原本就是锦衣卫,跟着大公主的,不见外加上图省事儿,就数了六十份下来让飞云推进去,自己跟着黄顺一起去趟曲池坊,先给付帆送东西,再拉了其他东西一起回来。

今儿是顺德三十四年腊月二十一,而今年的腊月二十三便是今年的最后一个大朝会。

此时,各地区官员的评定都已经基本完成。

行政上各地的知州尽皆都在京城,而知府和县令,则是要等评定后看是留任还是调任,等知州回到地方后通知,调任的便在春上入京,和新晋的两榜进士一同等候选官。

而军备上,都是各地守将在年节时入京,待得他们正月里回到地方后,才是太守们在春上回京述职。

今日,户部尚书周老爷子已经将全国上下的税务数据整理好提报,并由中书省审核后递交到了皇帝的案头。

周尚书将今年国库的收支和各州府的情况在朝堂上进行汇报,一侧的中书堂下郎进行记录,今年的天陵尚算国泰民安,没有太多的开支,但是涉及到现目前整体正在修建的驿站,却算是现目前户部的外债。

璇玑阁之名早已在京城无人不知,雪津海浙西五州的驿站全部都已改建完成,所以对此提出疑问的,主要都是其他各地的知州和将领。

不等周老爷子解释,就听朱首辅道:“璇玑阁为朝廷建造驿站,安置退伍官兵,提升驿站产出,短期看来虽是需要耗动国库逐步收购,长期却是能够将国库每年投放到驿站的账目节约下来并产生税收的,此事中书省已批示认可。”

朝堂上质疑之声尽褪,中书省都批复了,此事基本就无需再议了,但这璇玑阁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大家心里却都还是像猫抓一样好奇。

周老爷子扬了扬眉,继续汇报屯田事项。

屯田之事关系到粮食税收,所以是户部关注的大项目,同时也是工部每年主要的工作之一,而因着今年的新兵制,此事又与兵部挂上了勾。

三驸马早有准备,将早先魏子熙就做好的耕地机命人用大板车拉到了殿外,今儿上朝的人入殿之前便都已经讨论了一番,此时周尚书提及,便又有人七嘴八舌问起。

周老头也鸡贼,除了各地屯兵屯田处会统一下发以外,各地需要多少台尽皆报到工部备案,按照一千五百两一台从税收中扣除。

意思你们想要拿去用或者卖给谁都行,拿钱来~

毕竟国库和工部已经负责了屯兵屯田处的部分,你们各州各府各县需要多少,衙门配的就那税收抵,卖出去的也从税收上补出来就行,这也算是常规操作。

这下,除了西州知州以外,其他人都开始了不停歇的低声交谈,看要按照多少去报备合适,毕竟各地都不缺乏地主,一千五百两能买得起的人还是很多的。

西州知州于洪民则是老神在在,这玩意儿是咱西州产的,虽然只能结算给西州三百两一台,周老头却心黑得要死,卖一千五百两,可这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可以内购啊,嘿嘿,你们要的越多越好,哪怕只按照三百两出货,可也都是西州的税收啊!

思及此,于洪民也开始参与讨论,他们一行回京述职的都是站在一起的,低声给同僚拱火,需要订购的数量越多越好。

下面的议论声虽不大,却也打破了肃静,陈福见顺德帝使眼色,便左右扬了扬手中的拂尘,大家见状,便安静下来,继续听。

周老头又将关于乐籍的人头税和管理方向跟大家继续汇报。

因着民间的乐籍除了行走的戏班子这些,绝大多是便是青楼妓子,听的每年二两的人头税,一次性缴齐十年便可变更良籍,另外,半年之内免费统一分配到村镇落女户。

在村子里盖房子,如果不用再缴纳落户费的话,三间青砖房的小院子也就一二十两,若是泥坯的,二三两银子也能建起来,而如果要在镇上落户,几十两银子也基本能够够了,而要在县府落户,那就得上百两或是更多。

此时提及落户的费用在半年内是免的,也就是说,只要盖的起房子或者能够嫁出去的,都能脱籍,这对手上有积蓄的妓子来说无疑是条巨大的利好。

但是对于那些还没开脸的小丫头,青楼楚馆就会非常尴尬,更多的是那些戏班子,二两的人头税,那几乎是灭顶之灾,反倒是那些草台班子,大多是良籍,趁着集市的时候卖艺赚取几个铜板的,不受什么影响。

而同样的,乐籍人口的买卖也会陷入一个断崖式的停摆。

“没有转籍且未缴纳人头税的乐籍人士,一律重点查处后,送进新军营以徭役代税。”周老头只说了这么一句,便也没有再多说。

“另,有亩产三十六石的的新粮红薯,每府领用七百旦粮种,推广千亩种植,屯粮三千石十月之前收入府库。”红薯发放种苗后,秋收收上税收,按照一斤十六两,一石一百斤来算,府库可以收到三千石。而府库便是每府进行赈灾储备的粮库,屯粮和粮种都有标准,无灾的情况下,新粮换旧粮,所以市场上不论是粗粮还是精细粮,都有新粮和旧粮的价格差异,亦是根据仓储的情况,有好坏之分,而红薯,只要储存良好,第二年四五月份还能做粮种。

户部说完,工部礼部,刑部,兵部皆将今年的数据和明年需要各地地方上配合的工作一一分配。

上一章 第139章道理 重生嫡女之开局就被抄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41章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