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侯府庶女不好惹
本书标签: 古代 

第75章饶你一次

侯府庶女不好惹

南疆路远封闭,管事告状顺便引咎辞职的家信还没到,元帅都班师回朝了。

元帅一时气得怒发冲冠,觉得自己不是生养了个闺女,而是供了十几年的亲爹。

在帅府吼着找人,吼出了两军叫阵的声势。

全京城的人一天之间都知道了,元帅府的千金不守妇道。

不,简直是把“妇道”两字上茅房的时候就着草纸扔了。

还未出阁,先去全是男人的禁军里住了半年,这还了得!

这将门的千金,别说清白了,这情史怕不是比青楼里的花魁还精彩!

男女之防大过天,男女未交换庚帖定下婚约之前,连私下见面都是名声尽毁,失了清白。

普通百姓都是如此,高门显贵更是变本加厉,千防万防。

此时街头巷尾一时弄的沸沸扬扬,新奇话本和茶馆里说书的先生编的周边故事都层出不穷。

景元帝当时还是个不受宠的皇子,正在韬光养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哪知道有这种奇人,一举一动都在京城百姓们的舆论底线上拿着炮仗使劲轰。

哪怕他不想知道,王府里的幕僚也跟会跟他提点这个人。

劝他为了争储得保护好自己的名声,千万不能跟那种女人沾上一星半点儿的关系。

此时,景元帝被身上女子的喘息扯出了回忆的漩涡,不禁叹了口气。

总是不自觉地回想过去的事情,也是衰老的明证之一。

后来元帅告老还乡,女儿不顾违抗父母之命,嫁给了禁军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百户,从此在京城的贵人圈子里销声匿迹。

再次登上名利场,已经是作为一等国公聂夫人了。

景元帝平衡朝野内外数十年,心里明白。

虽然卸甲归田,前朝兵马大元帅积威之重。

哪怕他敢撸了成国公的爵位,也不敢动聂夫人一丝一毫。

世事流转总是阴差阳错,当年他不敢动那京城武姬的心思,如今也仍不能肖想她的世子夫人。

可见自己虽贵为九五至尊,实则活的狼狈得紧呐。

景元帝就着怀里舞女的手又喝了一杯酒,醉得昏昏沉沉,笑的断断续续。

这时蔺成熙低眉顺眼地凑到景元帝耳边,禀报郡王赵理之觐见。

赵理之是景元帝的同母弟弟,相差二十余岁,向来只管浪荡不理政事。

也大概是这京城里,景元帝最乐意见的人了。

蔺成熙心里自然清楚,所以哪怕景元帝正听歌赏舞玩得不亦乐乎,也赶紧把消息报上去。

果然,听到郡王来了,景元帝这些年沉迷酒色越发下垂厚重的眼皮努力睁开,把酒杯还给舞女,袖子干脆的一挥“宣!”

舞女也是京中,最负盛名的乐坊荷和司的名角儿。

含苞待放的年纪,身软骨酥,小鸟依人的在景元帝怀里窝着。

恐怕是个男人看到这幕,都得嫉妒得颤上一颤。

但是,这世间的情哪里说的清呢?

就如同左拥右抱的帝王已近花甲之年,心里梦里仍是少年读书时骑马持枪从马车旁飞驰而过的少女。

而一舞动京城的名姬,听着年老的皇帝气虚的笑声,心里想的又哪位书生呢?

此时,广阳侯府正一片喜气洋洋。

两道圣旨,被恭恭敬敬地摆在香案上。

广阳侯一朝升官,突然是腰也不痛了腿也不酸了,肩上的那道小伤更是瞬间康复了。

不能对外人道的是,本来那道伤就不碍什么事,要不是府医来的快,差点就愈合了。

但城内流民作乱,近日越发乖张,侯爷觉得自己千金之体。

若是再被一群口袋比脸都干净的贱民所伤,实在是社稷之损,是百姓之损。

干脆趁着这小伤当借口,称病不去点卯。

每日闷在书房,身强体健又无事可干,才打上了侍婢采薇的主意。

可恨的是,那小贱蹄子吃他的喝他的,嘴上叫着主人,却竟然敢反抗他!

亲自下令打杀了毕竟不妥,堂堂侯爷因为风流不得手恼羞成怒,恐怕会耽误他在衙门里的好声名。

好在他的夫人向来懂事,想必已经料理好了。

刚刚接过圣旨,蔺成熙的车马恐怕还没出侯府门前那条街。

第一批客人已经像闻着肉味的鹰,寻声赶到了。

侯爷对妻女的兴趣,显然没有那些各怀鬼胎的贵人高官一半多。

拿到下人送来的拜帖,连个眼神都没往这群莺莺燕燕的身上放。

毕竟后宅里的那些鸡毛蒜皮,血淋淋的在阳光下铺开之前,在男人眼里都不算是个事儿。

只对给他长了大面子的嫡长女,指指点点地留下一句“这次就饶你一次”。

随即就换了个人似的匆匆出了内院,赶着捡钱似的去了外厅。

今天是个大喜日子,侯爷眨眼的功夫就把这些糟心事像个屁一样放了。

端着一副儒雅和善的脸,喜气洋洋在外厅里迎来送往,接待各个消息灵通的贵族亲眷和朝野同僚。

心里不停的盘算着京里各家利益得失,盘根错节的势力,以求在官场上汲汲营营。

内院的气氛,倒和外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萧氏前几天因“偶感风寒”晕倒在府里书房门口,至今还在卧床养病。

头上还戴着防风的锦带,做戏倒是做了个十成十。

刚刚一连串的变故,先是侯爷怒不可遏的冲进来要打死不孝女。

又是绝处逢生接下圣旨,程若华得了个县主之名。

若说县主是什么个东西,也绝不称得上尊贵,只是最低的一阶封号而已。

对于侯府夫人而言,平日里喝茶聊天的夫人小姐们,恐怕都没听说过还有这种封号。

但这个节骨眼上,蔺成熙说的那句“听闻成国公世子与夫人失和”。

还把圣旨专门送到世子夫人的娘家来,那就是明晃晃的圣眷了。

用最低的封号收买人心,可见这么多年皇帝也不是白当的。

成国公比侯爷地位高出不止几阶。

当年,为了让程若华高攀上人家的门楣。

萧氏不知道明里暗里使了多少手段,如流水般花了多少金银。

上一章 第74章逐渐衰竭 侯府庶女不好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6章萧氏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