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游戏同人小说 > 脑叶联动:科技与狠活的资料集
本书标签: 游戏同人  脑叶公司  乱七八糟啥都有   

舰队:人类第二次大“航海”时代与繁荣的开始

脑叶联动:科技与狠活的资料集

目前在小说中,大家应该已经听说过各型各样的舰队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人类舰队的起源和发展的故事吧。

早期地球舰队使用的舰船大小、规模、用途都与21世纪的空间站差不多,主要用于运输,22世纪初,人类才真正意义上创造了一支只属于人类的舰队:美亚欧联合舰队。

这个时候的舰队以拉格朗日时代的舰船定义方式来说……可以说什么都不是……整个地球的殖民飞船跟战舰加起来都不超过100艘……那个时期人类的战舰只有4个等级区分:护卫舰、主力舰、雷达舰和巡天舰。他们的装甲厚度最大也才2米左右,依然采用工质核驱动方式。而且体积也很小,哪怕是最大的雷达舰也仅有300M x 200M x 50M的大小,且没有进攻和防御手段。并且技术最落后的一点就是每艘舰船30%以上的电能都来源于太阳能,虽然说当工质能量不足时太阳能仍然可以发电,但这意味着人类的战舰只能在太阳系内活动。

直至22世纪中旬,地球舰队的舰船总数才终于过百,且由于这一时期地球与其他星球殖民地的关系处于交恶和断交状态,因此太阳系内的舰船总数是一个飞跃的形式往上增长的。且在此期间出现了新的时间计数单位:火星天、火星月和火星年。

在太阳系内文明处于互相交恶的阶段中,光是在19.3个地球年(相当于10个火星年)中太阳系内服役的舰船就增长了近1000艘,谷神星争夺战爆发以后在相同的时间内正式开始服役的舰船更是增长了超过3000艘。不过舰船质量并没有大的提高,基本保持原貌。

太阳系内所有地质行星最终被一个统一的政府所管辖,这就是地球圈政府。

随后,人类开始向太阳系的外围进发,在此过程中木星工业政府、土星诺玛运输政府和海王星矿冶政府逐渐成型。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在舰船这一方面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各类舰船型号也逐渐转变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样子:体型庞大、装甲厚实、动力强劲、火力凶猛。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曲率引擎技术已得到突破,并实现了小型化,使得护卫舰也能装上曲率引擎。(然而到现在护航艇跟战机都没有装上曲率引擎,更加小型化的技术仍然没有完成)

舰船种类也得到了突破,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战列巡洋舰、战列舰、要塞舰和航空母舰。这已经和现在的舰船种类大致相等了。

而在以后,还会有新的舰船加入:堡垒舰、支援舰、战争母舰和方舟。(其实方舟本来就有,在原生人类的手上,原生人类看到他们创造的人类终于进化至高等文明阶段后才将方舟移交至新人类手中,这也是小说正文中所说的“逐光2号计划”和“星火计划”的来源)

这个时候的地球舰队已经没有多少存在感了,取代他们的是象征着人类荣耀的舰队:太阳系舰队。

人类的第二次大航海时代发掘了整个太阳系,其探索范围一直延伸至太阳系边缘处两光年范围的奥尔特星云。

再到后来第二次大航海时代末期的8个甲子年(也就是最后四百八十年,整个大“航海”时间大概持续了20个甲子年左右),人类开始向4.22光年外的比邻星进行殖民,也是在这一时期,从海王星至天王星轨道中间的一个平衡点处,中间共振现象被发现了,人类向共振点中投放了无数的通讯信标……

在漫长的无线电静默和等待之后,人类收到了来自另一个星系的第一声回响,跨星系通讯成为可能。

当出口定位实验成功时,人类的足迹第一次出现在了银河系彼端(潘多拉星系,距离太阳系1100光年左右,通过曲率回响传输信号只用了两个甲子年左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星系被确认与其通信,一个跨时代的名称被定义了:拉格朗日银河。

经历了数个甲子年的时间后,大质量物体跨星系传输成功,大规模的移民和开拓成为可能。

4.22光年外的比邻星,成为了第一对大型星门选址地点。编号L001和L002的星门开始准备建造。

在大“航海”时代最后的一个甲子年中,第一对巨型双向星门被建立,并证实了之前人类种种猜测的可能性。正是随着拉格朗日之门的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航海时代剧也便就此落幕。

紧随其后的是第三次大航海时代,银河系开拓时代。

这个时候太阳系舰队也没多少存在感了,因为有一支全新的舰队正在兴起:那就是象征着人类的荣耀与不屈精神的“开拓舰队”,所有的人类舰队都可以从广义含义来定义为“开拓舰队”,他们无处不在,永不停歇,坚毅而又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未知的未来。

上一章 空间站资料 脑叶联动:科技与狠活的资料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长程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