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幼师的感悟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桑代克的饿猫实验

幼师的感悟

桑代克将一只饥饿的小猫放入一个装有开门设施的迷笼(如下图)中,把食物放在笼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后观察并记录小猫在笼子中的表现。小猫刚刚被放进去时,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笼外的食物,但没有成功。接着便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逃脱的冲动,竭力想“挤”出笼子。它在笼中乱叫、乱抓、乱跳,在一系列盲目、紊乱的行为之中,偶然触到了开门的设施,逃出迷笼并取到食物。

当第二次将小猫放入迷笼中时,它虽然仍旧表现出类似于第一次的多余动作,但大多是在靠近开门设施附近活动,而且逃出迷笼所需时间比第一次短。

经过多次重复后,小猫明显地表现出在迷笼中错误、盲目的动作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趋势,以至最后一被放入笼中即可触动开门机关,逃出并得到食物。

结果:小猫通过不断尝试,已经完成了一个开启笼门的学习。

通过这个实验,桑代克总结出了学习的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

我们设想,如果我们将一只吃饱喝足的猫放进笼子里,那将会发生什么呢?很有可能它会在笼子里睡觉。因此,桑代克放进笼子里的是一只饥饿的猫,这样的话,猫就会产生觅食的动机,或者说做好了觅食的准备,进而在笼子里反复寻找出去的方法。这对我们教学的启示是: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准备情况,不能学生预习了课文,老师反而突袭考试。

2.练习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猫的反复尝试或者练习,它开笼所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也就是成绩越来越好。这对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练习机会,比如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等,通过这些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或能力。当然,桑代克还特别重视练习过程中的反馈,也就是告诉学生做得是对还是错,这样会有助于学生做相应改进。

3.效果律

桑代克认为,给予学生正的或负的反馈意见可以有效增强或减弱学生已经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也就是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学生做得好、做得对,老师应该进行夸奖和表扬以巩固效果,学生做得错或是不好,老师则应该进行批评和惩罚以减弱效果。桑代克认为,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基于动物实验而总结出来的,固然否定了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其总结的三大学习定律对现在的学生学习仍然有着积极的教学启示,因此,教育者应该作相应借鉴。

上一章 超度学习 幼师的感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