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穿越古代 

第一百八八章.汉朝64(161).历史点评(上)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二、治军作战。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韂,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忧,然虏卒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史记:李将军列传》)。

从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李广治军简易,人人自便,士兵轻松自在,但是如果匈奴突然攻击他,他就吃不消了。士兵只是图眼前的享乐,却丧失了战斗力。

还有一处记载:“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爱惜士卒,人所共知,但是这种把严格要求与关心士卒对立起来,是不可能真正形成战斗力的。

他的孙子说:“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使谓必取。”又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为将治军,宽缓不苛只能造成军纪松散,不能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打胜仗?

同时,《史记》中还用大量篇幅记载了李广深夜射石,孤身脱险的精彩故事,但是,这些却不能掩盖“飞将军”五战匈奴,三次无功而返,两次全军覆没的不佳战绩。卫青治军,史籍中没有正面描写,但通过漠北之战,可以看出端倪。

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里,见单于陈兵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钢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亦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暮,单于逐乘六嬴,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

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撤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与李广相比,卫青治军法度清晰,镇定从容,善于把握战机迂回包抄敌人。

古代中国对带兵作战有很多精辟的总结。譬如说孟子曾针对将帅品德修养和有关指挥艺术总结了“六术”:制号政令,预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

单从孟子总结的六术看,李广称得上是一位善于冲锋陷阵的勇将,却不是那种能调度从容,指挥镇定的帅才。

三、性格品质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 “自汉击匈奴而广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布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 “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言而无信,滥杀降卒,不仅不人道,而且有违军事道德,是谓不信。汉景帝时爆发的七国之乱,李广因得敌军军旗立功,但“以梁王受广将军印,还,赏不行”错过了一次封侯的好机会,按照汉朝的法律,中央官员如果私下接触诸侯王是要严惩的,而李广接触的又是汉景帝最不喜欢的梁王刘武。

广的做法,即使不算是通敌,也是投机,是谓不忠。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将军的心胸。

“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霸陵尉不让李广过关本来是照章办事,李广却心胸狭隘,挟怨报复,竟然在国家任用他的时候,利用职权将霸陵尉斩了,是谓不仁。

同样的遭遇,也在汉光武帝身上发生过,但是光武帝非但不处罚阻止他入城的洛阳令,反而重赏了他。李将军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可见一斑。

相较而言,卫青就显得谦和高明得多。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

青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

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无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的做法既听取了部下的意见,也给了皇帝面子,尊重皇帝的权力。卫青因功当上大将军后,苏建曾向卫青建议,让他招纳一些名流之士,以提高他的威望。

但卫青却说:“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这也正说明了他的谦虚谨慎,不妄自尊大。

随着卫青地位尊宠,“公卿以下皆卑拜之”,独汲黯分庭抗礼,“长揖不拜”卫青非但不为此不满,反而更尊汲黯之贤。

后来李广失道自刎,其子李敢击伤卫青,卫青也不计私怨,并且匿讳击伤之事,确有大将风度。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第一百八七章.汉朝63(160).生平事迹(下)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八九章.汉朝64(162).历史点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