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穿越古代 

第一百六四章.汉朝54(137)流誉天下,心怀异志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安静的睡房里,芸汐一个人坐在里面,看着书。

此时,有人在门口敲着门。

芸汐放下手中的书,前去开门。

但当芸汐打开门时,门外并没有人。

这时,她听到外面附近有人在说话:

“我们先把国相与二千石大臣杀了,为此假装宫中失火,国相、二千石大臣必来救火,人一到就杀死他们。”

芸汐(“国相?难道说那话是刘邦的孙子?这让我一时半会都想不起来他是谁。”)

因为古代的皇帝的儿女子孙都很多,这直接让芸汐愣在原地。

——————

说那话的人是刘邦的孙子--刘安。

刘安,西汉时期文学家、思想家, 沛郡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生于淮南国寿春县(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长之子。孝文帝八年(前172年),封为阜陵侯。孝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封为淮南王。

刘安初封阜陵候,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淮南王。好书鼓琴,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即《淮南子》 )21卷,《外书》甚众。又有《中篇》8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20余万言。著《离骚传》, 献之武帝。

流誉天下:孝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举兵反叛,吴国使者到淮南联络,刘安意欲发兵响应。

龙套淮南国相:“大王如果非要发兵响应吴王,臣愿为统军将领。”

于是,淮南王就把军队交给了他。

淮南国相得到兵权后,指挥军队据城防守叛军,不听刘安的命令而为朝廷效劳;朝廷也派出曲城侯蛊捷率军援救淮南:淮南国因此得以保全。

刘安好读书鼓琴,辩博善为文辞,不喜欢嬉游打猎,很注意抚慰百姓,流誉天下。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其中有苏非、李尚、左吴、陈由、雷被、毛周、伍被、晋昌及大山、小山等等,在其主持下编写《鸿烈》(后来称《淮南鸿烈》,也称《淮南子》)。

当时汉武帝喜好文学,对父辈刘安较为尊重。每次给予书信,常召司马相如等文士看过草稿才发出。刘安入朝献上新作,往往为汉武帝喜爱而秘藏。曾受命写《离骚传》,早上受诏,日食时就献上。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每次宴见,谈说政治及方技赋颂,直到黄昏才罢休。

修建孔庙:约在公元前164年后,封地邾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庶民在大别山余脉的一座小山脚下的河畔掘地时,挖出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秦隶“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大字。刘安知道此事后,下令在发掘地建立碑亭,立碑于亭内,并在山脚修建孔庙(问津书院前身)。后来人们将这座小山易名孔子山,将河流改名问津河、孔子河,以此纪念孔子。据史载,刘安在此修建子庙后,曾召集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在此讲学和著书立说。其所建孔庙即为后来问津书院初始,时有伏生、申公、欧阳生等学者常往来其间。

心怀异志:建元二年(前139年),刘安入京朝见汉武帝。当时身任太尉的田蚡,因与刘安原有交情,亲自到霸上迎接。

田蚡“现今陛下没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亲孙,施行仁义,天下无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宫车晏驾皇上过世,不是您又该谁继位呢!”

刘安大喜,厚赠田蚡金银钱财物品。

刘安暗中结交宾客,安抚百姓,谋划叛逆之事。

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发兵讨伐闽越,刘安上书劝谏,说用兵有害无益,得到汉武帝的称赞。可是,他自己却在谋兵。这一年,彗星出现,刘安感到怪异。

有人劝说刘安道:

大臣“先前吴国起兵时,彗星出现仅长数尺,而兵战仍然血流千里。现在彗星长至满天,天下兵战应当大兴。”

刘安心想汉武帝没有太子,若天下发生变故,诸侯王将一齐争夺皇位,便更加加紧整治兵器和攻战器械,积聚黄金钱财贿赠郡守、诸侯王、说客和有奇才的人。各位能言巧辩的人为刘安出谋划策,都胡乱编造荒诞的邪说,阿谀逢迎淮刘安。刘安心中十分欢喜,赏他们很多钱财,而谋反之心更甚。

刘安有个女儿名刘陵。刘安让她在长安刺探朝中内情,结交汉武帝亲近的人。

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赏赐刘安几案手杖,恩准他不必入京朝见。刘安与王后荼所生一子名刘迁,封淮南王世子,娶王皇太后外孙修成君之女为妃。

刘安策划制造谋反的器具,害怕太子妃知道后向朝中泄露机密,就和刘迁策划,让他假装不爱妃子,三个月不和她同席共寝。于是刘安佯装恼怒刘迁,把他关起来,让他和太子妃同居一室三月,而刘迁始终不亲近她。太子妃请求离去,刘安便上奏朝廷致歉,把她送回娘家。王后荼、太子刘迁和女儿刘陵受刘安宠爱,专擅国权,侵夺百姓田地房宅,任意加罪拘捕无辜之人。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第一百六三章.汉朝53(136).不同之处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六五章.汉朝55(138).密谋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