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穿越古代 

第五十二章汉朝16(46)汉初三杰(十八)开国首功行赏分封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开国首功:在消灭项羽、平定楚地后,诸侯联名上《劝进表》给刘邦,推举他为皇帝。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众诸侯及太尉长安侯卢绾等300多人,恭听了刘邦即帝位的诏书。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

刘邦显得特别高兴。

刘邦“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

群臣众都说不一。

刘邦“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去重用,因此败在我大汉朝的手中。”

从比不难看出,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亦被称为“汉初三杰。”

其后,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

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

龙套群臣:“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刘邦已经压过大家一次,重封了萧何,对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君曰道:

龙套“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

鄂君的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顺水推舟,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 ,并封了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并加封萧何二千户。

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

行赏分封:行赏分封诸侯后,定都的问题又迫在眉睫。起初,打算定都洛阳,后来戍卒娄敬面见刘邦,建议依借关中的险要形势,定都咸阳(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 刘邦征求张良的意见后,当即决定定都咸阳。并封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于是,刘邦暂居栎阳,命丞相萧何营建咸阳。

公元前199年,皇宫竣工,萧何奏请御驾往视。刘邦于是从栎阳到咸阳,萧何接驾,导入游观。最大的一座,叫做未央宫,周围的有二三十里。东西两方,阙门最广。殿宇规模,亦皆高敞,尤以前殿最为豪华壮丽。武库、太仓,分建殿旁,气象巍峨。

刘邦巡视一番后,嫌宫室过于壮丽豪华,责备萧何道:

刘邦“朕之起义,原为救民。现今天下初定,民穷财尽,怎将这座宫殿造得如此奢华?”

萧何见汉帝责怪,不慌不忙地说:

萧何“正因为天下刚刚安定,才好借机会多征发些人和物来营建宫室,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宫室壮丽才能显出威严,也免得子孙后代再来重建。”

刘邦见萧何回答的如此得体,便转怒为喜道:

刘邦“如此说来,朕未免错怪你了。”

萧何听汉帝在安慰自己,接着说:

萧何“微臣此事虽蒙陛下宽宥,但来日方长,难免有误,尚望陛下有以教之。”

刘邦微笑着说:

刘邦“你做事颇有远见,朕记得当年攻破此地时,诸将乘乱人宫,未免有所携取,惟汝只取书籍表册而去,目下办事有条不紊,方便多了。”

萧何亦笑了笑,说道:

萧何“臣无所长,一生为吏,对于前朝典籍,视为至宝,平日得以借鉴。今为陛下一语道破。陛下天资聪慧,事事留意,真非臣下可及万一也。”

刘邦听了大喜,便指着未央宫的四周,对萧何说道:

刘邦“此处可以添筑城垣,作为京邑,就叫长安吧。”

从此,咸阳便更名为长安了。

至此,西汉建都长安,历时两百余年,萧何成为该城的最早规划和设计者。

上一章 第五十一章.汉朝16(45).汉初三杰(十七)留守后方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汉朝16(47).汉初三杰(十九)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