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穿越古代 

第四十二章汉朝16(36)汉初三杰(八)假托神道,明哲保身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其实,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上层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故欲废太子孝惠(吕后的儿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的儿子)为国储。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丝毫不能更改刘邦初意。

眼看太子位行将被剥夺,吕后遂求救于“智囊”张良。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大儒叔孙通说得好:

叔孙通“太子天下本,本 一摇天下振动。”

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

张良遂对吕后说道:

张良“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个白头发的老人,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

事情的结果如张良说的一样,刘邦问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今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翅膀亦硬,奈何不得,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

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

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

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没有听从吕后的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

芸汐“不愧是汉初三杰之一,即使病魔缠身但仍然依旧是坚强,这让芸汐都以之赞叹。”

张良“姑娘不也是吗?”

她微微的笑了笑。

芸汐“芸汐只是略懂罢了,怎能够和你比呢。”

芸汐“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的。”

芸汐“天色已晚,那么,我先告辞了。”

———————

张良虽系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以军谋家著称。但他一生反秦扶汉,功不可灭;筹划大事,事毕竟成。历来史家,无不倾墨书载他那深邃的才智,极口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

他本是一位长相俊美的相三代,在大秦统一天下后,身怀国破家亡之恨的他散财买凶杀人,博浪一击后成为闻名天下的通缉犯。幸蒙圯上受书,化身专意天下的可教孺子。秦失其鹿,遂举兵复国。

后偶遇刘邦,竟成知己,遂定君臣之约,其后为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佐策入关、斗智鸿门、下邑奇谋、劝都关中、计安太子、功成不居,无一不展现出千古谋圣的深谋远虑和绝世风范。

———————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时候,一个看似小小的举动,就可能在日后留下很严重的结果。

张良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曲折,但同时也是精彩万分。

张良其实一开始出生于一个名望的家庭,父亲十分的有地位。而后来在张良长大后,他的一生也是经历过了很多的大起大落,可以说十分的颠沛流离。

而他也在遇到刘邦,投靠刘邦后,生活有了好转,才能让实力和抱负得到了展示。并且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功臣。

而张良其实也是十分有能力,很受刘邦重用的人。甚至张良被后世评为了初汉三杰,可以说张良在汉朝一直都是忠臣良师。

并且张良也十分的谦逊,在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后,要给开国大臣们进行奖赏,而此时的张良,虽然是开国元勋,但是却十分的谦逊,很多当时的大臣都开始趁这机会想要抢功,争夺一些奖赏,而张良此时却说,自己当一个留侯就可以了。也不和别人一起抢购田产。面对名誉,张良一直保持这一种谦卑的态度。

尤其在后来,当张良发现刘邦开始对身边的大臣有所猜疑的时候,也是果断地选择了隐居,不再插手过多的国事。

所以可见,张良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帮助刘邦开国,立下了大功,能力非常的强大,与此同时,他也不在乎外界的名誉,是一位靠得住的大臣。

而也正是张良自身的优点,导致后来在刘邦驾崩后,吕后,这样一位坚韧刚毅的女子,也会苦苦地挽留他不要离开。

能够经历过如此多的大起大落,但是依旧不屈不挠不放弃,最终成功地成为一代有名的谋士,并且得到刘邦的重用,同时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实就可以证明,他真的是一位很有能力和才干的人,并且具有很强的政治远见和抱负。

而之所以能够让吕后如此坚毅的女子屈身请求,也可以看出,张良的能力和地位,其实是非常的高的。

正所谓:“历史其实是要给后人留下教训”。所以,以史为鉴。在当下,人们纪念张良的同时,也要明白,学习张良的精神,能够不争不抢,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上一章 第四十一章汉朝16(35)汉初三杰(七)劝都关中,谏封雍齿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汉朝16.(37)汉初三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