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明:开局成为国公嗣子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大明  成长     

2.廷议

大明:开局成为国公嗣子

翌日初晨,张溶坐着马车往宫中去了。

而此时**功则与这个家仆正在屋里闲谈着。

此时**功背着手,望着窗外,对着一旁的家仆道:“昨日的诸公子之邀,我已谢绝。”

“此时本公子最好还是在屋内多看些书,以应对父亲的考问。”

话毕,这个家仆也就道:“公子做的是对的,昨日的成国公之子朱时泰,抚宁侯之弟朱岗,镇远侯之子顾承光在酒楼喝得大醉……”

**功一听,也就庆幸自己没去。

不然父亲知道了,怪罪下来,此事该如何收场?

如今的英国公张溶教子十分严格,特别是对**功,此人将来可是要袭爵的。

而大明英国公的头衔爵位,可是从血与火中打出来的。

比如第一代英国公张辅与其父张玉都是为国征战时死的。

因此张溶早就心念旧事,发誓要让自己以及后世的英国公都要成为捍卫皇室的肱股大臣。

而根据**功对历史的了解,他也看出来了其父的心思。

此时**功对着身边的这个家仆又道:“不论如何,这几日你去告诉那些世家公子们,我旧疾突犯,哪也不去了。”

话毕,这个家仆连连点头。

接着**功又吩咐道:“今日父亲若回到府中后,你第一时间来通知我。”

当然这个家仆也略微明白,**功自从之前昏迷醒来后,心思变得有些不同了。

不光是因为,**功推辞了各位公侯公子的邀请。

而且在与其父张溶的相处中,**功变得谨小慎微了。

而后这个家仆也就拱手应诺道:“还请公子放心。”

而此时张溶正在皇极殿中觐见到了即位不久的隆庆帝朱载垕。

同时而来的还有内阁次辅李春芳与高拱。

三人列坐在侧,俄而朱载垕对着三人道:“三位,朕刚即大位,眼下旧朝弊政未修。朕实在是忧心如焚……”

朱载垕说完这样忧心的话后,座中几位阁臣也都有些触动。

不过此时高拱便立即从座中起身拱手道:“陛下,既然今日英国公也来了,臣就禀明,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开关。”

“陛下之前早就言明,当年成祖爷正是大开国门,任太监郑和下西洋,才有四海来贡的盛世景象。”

“而眼下我朝是为通商引贸,以商贸往来而充实国库。”

朱载垕听罢,他便点了点头。

开海关引资眼下已被定成国策。

于是稍后他对着高拱吩咐道:“此事内阁拟诏,不日通知沿海的布政使司以及市舶司,下发此令。”

朱载垕说罢,此时在一旁久久沉默不语的李春芳也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新朝伊始,除了开关,户部得下播款项,抚恤直隶,山东及河南各地灾民。”

李春芳说罢,张溶也就附和同奏。

接着当朱载垕点头同意后,三位重臣便退出了皇极殿中。

而高拱与李春芳三人迈出殿中后,三人便凑到了一起。

张溶首先开口说道:“开海新政如今刚开始,二位阁臣可要奋力开创局面。”

接着高拱二人也就点了点头,俄而高拱对着张溶问道:“不知贵子如今如何了?”

高拱之前也听说了**功突然发热,症急且猛。

因此他与英国公同为臣僚,也应该问候一下。

而张溶也就道:“多谢高阁老挂念,家子已毫无问题,也就是那几日不慎遭受了风寒。”

张溶这样说罢,一边的李春芳也道:“英国公是靖难以来重要的门庭世家,其子是未来爵位的继承之人,兹事体大……”

李春芳说了一大遍关于英国公嗣子的重要性。

而张溶又何尝不知,他一直对其子**功也是经常教诲,希望他能踔厉奋发,不负英国公之爵位。

于是张溶对着李春芳又回道:“李阁老之言我都懂,今日就在此处别过。”

而后张溶便与高,李二人分道扬镳。

他坐着马车回了府中,到了府门前时,他看到有个门卫径直向着自己走来。

“老爷,公子在书房中不知摆弄着什么,说是要制造武器了,我也是在窗户外听了听,好像是叫什么燧发枪?”

张溶一听,也就又疑惑地说道:“我大明有无数能工巧匠,他能制造出什么武器来?”

接着张溶便走到了**功的书房外,刚推开门便看到桌案上有着一张火枪制造图。

而**功手里则正拿着一把燧发枪。

他看到其父突然走进来,也是震惊不已,一时哑然无话。

“你这是在做什么?”

接着**功就缓缓道:“回禀父亲,这是燧发枪。为当今寰宇十分先进的火枪。”

张溶一听,又问道:“那堪比我朝神机营的火器,哪个为上?”

当然此时张溶也被**功手中的武器给吸引了。

接着**功便又回道:“神机营的配置武器,不如此物。”

张溶虽然惊奇,可他依然觉得,武器制造由工部打理。

**功竟然抛开正题,偏偏在此钻研这些旁门左道。

于是他便一脸不悦地说道:“为父可不愿看到你在这些技艺上用心,今日念你是初次,就不再追究了。”

**功听了,也就只能拱手道:“儿自是遵命。”

而后张溶便叫人带着那张图以及**功手中的这把枪离开了。

**功看到我其父走了,便只能认栽了。

接着他在屋子里左右踱步,心中想着那个家仆去哪了?

而此时那人才匆忙走进了书房内,他目睹了刚才的那一幕,便拱手道:“公子,我来迟了。没有及时通禀,还请公子责罚。”

**功听了,也就道:“算了,不知你刚才去哪里了?”

“公子不知,我刚才正好出了一趟府,在街衢上我听得有人说,那个外地来的按察使殷正茂与次辅张阁老在望春酒楼碰面了。”

**功一听,也就想着殷正茂终于去把握机会了。

接着他对着此人又继续问道:“你出府去干什么了?”

“不瞒公子,我有个多年未见的亲旧到京师来了,我出去与他见了一下。”

上一章 1.国公之子 大明:开局成为国公嗣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回想弹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