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国史诗:未曾达到的巅峰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梦开始的地方

帝国史诗:未曾达到的巅峰

江南方面,苏逸在国内推行的土地改革和减税免税政策颇有成效,国内经济回升明显,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恢复,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全国上下就已经有超过一千座水利工程宣布竣工。

宋宣武六年七月一日,古神节当天,南汉皇帝陆司谦亲自下旨,同意了南越的贷款请求,两国重新建立友好关系,组建“江东联盟”。

不久后,南汉的一千万两白银贷款送到宁杭府,南越上下举国欢庆,苏逸明确向刘世崇表示:“这些钱是国家的救命钱,不能乱花的。”

“苏相不同意的,朕一分不动。”

国家回到了正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崭新的起点,以此为界,和过去说再见,迎接更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苏逸来到了江宁苏州,他登上苏州城外的太清山,眺望着山下,当他看到东西夹山,正南背水,北面平原丘陵一望无际的苏州城时,他心动了。

只见苏逸好像是看到了什么似的,激动万分地指着苏州对身边的韩殇说:“我决定了,苏州!就是苏州!以苏州为起点把它建成和上梁府、上靖府一样的百万级大城市,三年不够,我们要用起码七年时间,把这里打造成天江以南的门户,从这里阻隔宋军的攻势。”

“在苏州搞经济?还是搞军事?”

“推政策,多推一些政策来带动苏州的发展。你别看它现在还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但是它地理位置好,它东西夹山,正南背水,北面是一片平原,它身后的太湖就是保护宁杭府的一个天堑。要想继续南下,就必须要打通苏州,你看苏州这左右两山,如同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只要宋军敢来,必然是有来无回,四面伏兵一出,后路切断,尽管他是十万宋军也要在此全军覆没。”苏逸脸上的神色好像是看到了什么天大的诱惑一般,他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伟大王朝的诞生,一个崭新的盛世的开始,就在这里,苏州!

“来人,拟我诏令。从今日起,迁来苏州安居者,官府平分土地,免费发放种子耕牛及部分农具,按照人头分配土地,每人无论男女老幼,下限一百亩,并奖励农耕。国家没有钱,但是可以给奖励,他们种地种得好了,就再奖励土地和农具,耕牛,并给记账,以后国家有钱了,肯定兑现,给他们发铜钱,发银子。”苏逸说到这里突然又叹了一口气,身后的一众官员不明所以,韩殇也看向苏逸,只见苏逸又说:“不行,苏州城太小了!从明天开始,从工部调派人手过来,设计图纸,设计样式,设计方位,三个月之内再把苏州扩建一圈,并在城内建造一座大型的堤坝,引太湖之水灌溉农田。再把周围山上的空地全部种上树,好安排伏兵。还有军队,军营的位置也要预留出来,必须要留出十万人的军营,国家以后肯定会有的,全都会有的,从这里先开始,下一步就是它的附近。我们很穷,但是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我们慢慢来,不着急,只要肯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

“苏相,现在江宁的省会,是应天府,您这么看重苏州,是不是应该把省会迁过来?”

“必须迁,这个月就要全部搞定,并在苏州省府设立朝廷直辖,苏州及整个江宁自此以后由朝廷直接管辖,有什么命令,先到苏州,再有苏州向周边传递。必须要保证苏州江宁老大的位置,等它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于是在苏逸的一番操作下,苏州大变样了。

苏州被苏逸看上之后,不仅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州府升级为一省省会,苏州城还得到了扩建,以原先城墙为内城,在内城外建造外城,再在外城外建造台城,设置军营、哨岗、烽火台和箭塔、火枪楼等一众守城设施。不仅如此,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苏州人口剧增,短短三个月时间,就从六十多万一举增加到了一百六十多万,直接就超越了上靖府的一百三十万人口,直逼上梁府的一百八十万人口。苏州周边地区活不下去或者说看到了机遇,想在苏州蹭一蹭时代红利的人都来了,苏州一时间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迎来了一次巨大的革新。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苏州三天两头就搞建筑,搞经济,搞农业,搞商业,什么都搞,只要能发展起来,苏逸可以把所有的家底全部投进去。在这种近乎是“暴饮暴食”程度的疯狂投喂下,苏州成为了当时仅次于上梁府的大都市,不仅是巨无霸城市,体量庞大,城墙里三层外三层,城中居民区和建筑区也都是繁华至极,到了晚上更是美不胜收。而在太湖充足水源的灌溉下,政策施行第一年,苏州就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一次收获就顶上了一整个江宁的量,其他州府的收成加起来甚至都赶不上苏州。

初见成效之后,苏逸继续加大投资,这次不仅是发展苏州,他独具慧眼地看中了应天、安和、顺海和常宁府,并在这四个地区相继设立国家政策支持机构,用于传递政令,保证国家对地方发展的实时监控。

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项目,投入非常大,但是相对应的,回报也是让人惊叹不已的。

截止到宣武七年六月,仅仅一年时间,把苏州从一个不起眼的透明小城建设成追赶上梁府,脚踩上靖府的“天下第二城”,南越政府就烧掉了七百多万两白银,相当于宋国南征前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更不用提现在了。

南越朝廷中有人上奏弹劾苏逸,指责他发展苏州一年时间就烧掉了七百多万两白银,花钱如流水,一点都不懂的珍惜,投资过于大胆,于国不利。

但是刘世崇并没有在意这些奏折,他反而大力支持苏逸,建议他以苏州的光速发展为成功的样本,针对国家其他城市也进行“飞升成仙”一般的全方面发展。

因此就有了继“苏州计划”以后南越的第二个大规模改革运动——“四省计划”。四省计划就是从四个省中分别挑选一个最有潜力的州府来进行发展,这是皇帝下旨直接通过的方案。

一个苏州就烧掉了七百多万两白银,而目前南越一年的财政收入仅仅只有一千万两,一个苏州就很烧钱了,这下又来四个,国家的财政压力非常巨大。

(应天府撤去省会身份后即为“应天”,苏州成为省会后即为”苏州府”)

上一章 关系户 帝国史诗:未曾达到的巅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联宋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