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海晏河清(群像剧)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德云社同人文  民国时期 

海晏河清(二十二)

海晏河清(群像剧)

都说上海滩局势波诡云谲,可奉天又何尝不是如此?

鹤家商会做着买办的营生,凭借着会长孟鹤堂八面玲珑的巧劲儿,鹤家商会又得到了伪满洲国的支持。

奉天茶舍里,周九良一袭长衫,素身唱了一折子《淮河营》,赢得满堂喝彩。

奉天城里的人都知道,如今想听周老板唱一折子那是实属不易,周老板可是时不时会被宫里的那位康德皇帝召去唱堂会。

进宫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确切的讲,是进入宫廷的手续极其繁琐,一次又一次的搜身检查,原本是清廷的规矩,但怎奈这位康德皇帝是个傀儡,搜身检查的几道工序里,竟然也有日本的特务。

这才是最屈辱的。

奉天城里除了能在这家茶舍里听到周老板的戏,普通人若要想听周老板的戏,那是不能够的。在这奉天城里,只有三个人能请的动周老板。

鹤家商会会长,孟鹤堂。

日军驻伪满洲国驻军司令,荒川泰幸。

伪满洲国的傀儡,康德皇帝。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同胞被送进实验室,看着一条又一条实验数据被刊登在报纸上,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首《松花江上》,不自觉想要去唱,却又生生忍住,实在忍不住了,就哼一段《哭祖庙》。

黑暗已然笼罩了半壁江山。

周老板起身,拉开了窗帘,窗外,春光明媚。

周九良只觉得寒意彻骨。

也对,东北本来就是一个五月开冻十月上冻的地方,哪里,会有春天呢?

孟鹤堂此时间不可闹笑话,胡言乱语怎瞒咱?在……

孟鹤堂双眼微阖,骨节分明的手指打着拍子,口中哼唱起周九良最爱的《淮河营》来。

这些年,他们就是这样生活下来的,组织上没有给他们派任务,他们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作为暗桩,好好地潜伏在奉天城中。

“竹林”和“老怀表”,没人能想到,这两个毫不相关的代号的主人,居然是一对生死搭档。

周九良孟会长,您今儿怎么又想起来听堂会了?

为了躲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奉天沦陷的那一刻起,周九良就对孟鹤堂改了称呼,他再没唤过孟鹤堂“先生”。

孟鹤堂左右这几天无事,就想听周老板唱几句。

孟鹤堂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声“周老板”就叫了将近八年。

周九良孟会长想听什么?

周九良微微勾唇,似乎是想起了当年的美好。

孟鹤堂那就……《牙痕记》吧。

《牙痕记》,当年孟鹤堂一句一句教给周九良,周九良也爱听,孟鹤堂也总由着他,但凡周九良想听,孟鹤堂无有不应的。

周九良是在戏园子里长大的,这一点和他双师门的师兄张云雷不同,张云雷是因为喜欢所以才拜了胡先生,周九良却是胡先生一手带大的孩子。

要说周九良的身世也是坎坷,出生没多久就遇上了战乱,父母俱亡,他寄身在一个小破庙里头,每日就跟着几个乞丐讨口吃的过活,那日恰逢胡先生义演,一眼瞧准了周九良是吃这碗饭的人,便将他带回戏班子里好生养着,只待他长大一些了,便让他磕了头叫了自己师父,将一身本领都教给了他。

但是乱世之中,若能通些文墨,有些其他本领傍身,便好过只能在台上唱戏好得多。于是胡先生将周九良送进了德云书院,让周九良拜了郭先生为师。这样一来,倒是全了张云雷和周九良之间双师门的情谊。

孟鹤堂是于先生的义子,是于先生一手教养出来的人,又经他举荐进了德云书院。

孟鹤堂和周九良相遇的时候,周九良不过十七岁,看着成熟持重,实则在孟鹤堂眼里还是一团孩气。

缘分就是这样奇妙,两个人慢慢走到了一起,就这样成了一对生死搭档,然后他们才知道,原来德云书院远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德云书院背靠德云社,换句话说,德云书院即德云社。

他们,是被当做武器培养的赏金猎人。

诗书文字,只是一个掩护他们的借口。

周九良胭脂粉好比那迷人的药,蜜糖嘴好比两把杀人的刀……

孟鹤堂九良……

孟鹤堂几乎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周九良先生,我在呢。

一直都在。

上一章 海晏河清(二十) 海晏河清(群像剧)最新章节 下一章 海晏河清(二十二)